一、背景链接
11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稳步实施“十四五”规划,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更大贡献。
王君正指出,近年来全区发改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深度解读
★基本内涵
从时间轴上看,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从追赶型“大踏步迈进”,到局部领先的“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空间轴上看,高质量发展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高质量发展,不能为从东往西转移落后生产模式开绿灯。高质量发展理念要贯彻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方方面面。
★重要意义
第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要素低成本的吸引力、驱动力明显减弱,正面临高中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两头挤压。同时,我国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依靠要素低成本的粗放型、低效率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能持续,现在必须也有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需求方面看,以往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境外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高涨带动的。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一直艰难曲折,国际贸易更是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也处在调整减速期,大量低端产能又不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因而许多生产能力无法在市场实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水平上的动态均衡,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经济发展方面集中表现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超过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消费结构也随之加快升级换代,消费需求已经从满足数量型转向追求质量型,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供给结构仍然主要重视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因此,一方面有不少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居民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近几年,我国居民境外购物和跨境网购每年达数万亿元。居民对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供给缺口也很大。这充分说明,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也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这一根本性转变。现在,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总体上处在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差二三十个百分点,源头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不少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这也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存在问题
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还不够强,创新平台体系亟需加快完善;二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还有待进一步提振,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三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性还不够牢靠,关键核心技术与前沿技术掌握不足;四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统筹区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城市形态和功能品质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六是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还有不少短板,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对策措施
第一,强化科技创新,奋力推进更高质量的发展超越。深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依托相关龙头企业和科研平台,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组织重大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深入打好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持久战。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科技创新走廊、沿海科技创新产业带,形成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培育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加快建设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器件等创新实验室,带动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深入打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主动战。高质量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大力培育发展5G、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努力打造数字应用强市。
第二,深化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更有效率的发展超越。努力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在投资准入、贸易便利、金融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实施自由贸易港部分政策,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用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合作平台,继续吸收海外技术和资本,持续推动更多福建制造、福建产品、福建服务走向世界,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作表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运用好数字福建建设成果,创新行政方式,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国企国资、财税、金融、土地、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
第三,推动共同富裕,奋力推进更加公平的发展超越。让居民收入更高。实施城镇职工、农民、困难群体、高端人才“四大群体增收计划”,拓宽低收入群体增收渠道,健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机制,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着力增加工资性收入。让公民素质更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让全民体质更强。深入实施健康福建战略,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构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加快中医院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医疗资源统筹整合和扩容提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体育消费需求。让社会保障更稳。坚持应保尽保,健全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共有产权住房、人才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推进棚户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发展权益。
第四,加快绿色转型,奋力推进更可持续的发展超越。保持绿色发展方向不改。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培育绿色消费习惯,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计划。保持生态文明底色不变。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争取新增一批改革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创建美丽示范区。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保持污染防治力度不减。深入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创新推广水土流失治理经验,扎实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重要指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把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时代。
在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区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资源优势。清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将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独特作用、贡献重要力量。我们要围绕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打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用好外力、增强内力、凝聚合力,切实把政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奔向共同富裕,确保GDP年均增速达到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8%、10%以上、继续保持增速全国领先,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主要成效
1.2022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要聚焦聚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把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各级各部门的大事来抓,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奔向共同富裕,全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重要指示,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拉萨核心增长极,实现人口和要素的规模聚集,优化拉萨城市布局,建设重要的国际文化旅游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三小时经济圈,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加快拉萨—山南一体化进程,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圈,发挥其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建设边境沿线发展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强边境城镇建设,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战略物资储备能力和边境地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民族手工业和边境互市贸易。繁荣发展铁路经济带,以川藏铁路建设为契机,发挥青藏铁路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布局,稳步提高沿线城镇化水平,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三区”建设。藏中南重点开发区实现互联互通、促进要素和产业聚集,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现代服务、商贸物流、高原生物、绿色工业。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加快完善流域规划布局,推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等流域水风光综合开发,快速推动藏电外送规模化发展,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接续基地。藏西北生态涵养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重要江河源头生态保护,引导人口适度聚集,加强重点城镇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高原特色牧业。
(2)培育壮大区内市场。立足区内市场,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增加公共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3)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与居住证制度并轨步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同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政府投资安排向农牧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政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推进撤地设市、撤县设市(区)、撤乡设镇(街道)。沿边、沿江、沿景区、沿交通干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大县城和边疆明珠小镇建设工程,5年建成150个。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城镇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城镇道路、给排水管网、防洪排涝设施等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继续实施县城供水设施提升改造,提高城乡水质安全和供水保障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居住社区设施补短板行动,加大老城区、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力度,推进社区生活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强供暖供氧技术研究,加快实施高海拔和边境县城供暖供氧项目。有序推进森布日等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区建设,做好搬迁群众服务管理工作。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健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管道、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进出藏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构建以铁路、高等级公路和运输机场为骨干,普通国省道为主体的区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有序推进进出藏公路快速化,加快推进现有进出藏和通口岸公路提质升级规划建设。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推进川藏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滇藏、新藏铁路部分路段和拉林铁路二期前期工作,加快中尼铁路日喀则至吉隆段前期工作,协调推进青藏铁路格拉段和拉日延伸段电气化改造及外部配套供电工程规划建设。提升综合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快电源、电网、油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油气和其他新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加快雅鲁藏布江中游、澜沧江上游西藏段水电开发,研究推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规划建设并适时启动相关工程,加快推动金沙江上游(藏川段)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完善西藏电网骨干网架,加强与西南电网互联。科学开发光伏、地热、风电、光热等新能源,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大力推动“水风光互补”,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优化水利设施空间布局,加快推进重点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和审批,统筹推进宗通卡、桑德、索朗嘎古、易贡湖、狮泉河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跨境河流水资源战略储备与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布局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骨干传输网络容量,推进千兆光纤宽带建设,实现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覆盖,大力推广卫星通讯,加快消除通信信号盲区,推进边境地区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工程。加快数字化发展,实施“数字西藏”建设,实施安全维稳、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卫星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信息工程。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86以上,整体水平达到西部中等水平。
(5)推动高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夯实产业基础、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清洁能源、旅游文化、高原生物、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边贸物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和标志,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天然饮用水产销年均增长20%以上。着力打造产业发展载体。发挥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藏青工业园国家级园区龙头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达孜工业园,建设拉萨国际数字经济园区,到“十四五”末,园区总产值和工业产值增长50%以上。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柳梧新区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建设,推进优势项目和企业向重点产业园区聚集。积极创建高原特色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国家检验和评测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品牌战略。将“地球第三极”打造成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培育、发展、保护机制,推广“地球第三极”农牧特色优势产品、藏医药、旅游文化、体育赛事等系列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着力完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各项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高原特色产业综合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地产产品研发推广应用,对本土资源加工类产品出藏运输费用给予财政补贴,增强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能力。
(6)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藏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区。构筑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优化区域创新布局,重点推进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创新集群建设,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骨干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中心,推进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西藏,推进藏医藏药、生态等领域省部、省院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西藏分中心,支持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发展,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藏医药、绿色建材、民族手工业等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力争在高原特色农牧业、藏医药、高原医学、生态环境等领域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推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先行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组织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会商协作机制,加强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协调联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流动机制和奖励机制,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建设自治区科技智库。
★主要成效
西藏自治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总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境外疫情向我区蔓延,确保了区内疫情零新增、零扩散。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抓好青稞增产、牦牛出栏等短平快富民产业和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加快推进川藏铁路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进度,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要求
第一,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成果。2019年底,西藏最后一批19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标志着西藏全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各族干部群众把脱贫与当年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相提并论,说明了这件大事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但西藏经济基础、产业基础都比较薄弱,存在较大返贫风险。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要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要培育扶持吸纳就业的能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多渠道市场就业。要培养更多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办好职业教育,科学设置学科,提高层次和水平,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
第二,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要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揭示环境变化机理,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研究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举措。要完善补偿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同民生改善相结合,更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
★领导要求
1. 王君正在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稳步实施“十四五”规划,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更大贡献。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各级发改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认真对标对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既定部署,观大势、谋全局、抓要事,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实效性,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