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更丰富、粮果更优质、品牌更响亮……连日来,关于我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区正在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深耕广袤大地,沿着优布局、调品种、强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把农民手中的“土饭碗”变成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的“聚宝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我区是农业大区,拥有丰富的光热、土地、农产品资源,农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布局优化、品种优化、产业优化推进我区农业提质增效,是做好全区“三农”工作必要且有力的抓手。
“土饭碗”必须捧得牢,但它的价值要升级为“聚宝盆”。2019年,我区的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已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林果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加工番茄、辣椒、哈密瓜、打瓜、孜然、红花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这些沉甸甸的发展成果是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之源。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只有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让广袤土地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
要实现“土饭碗”向“聚宝盆”的转变,首先要实现“硬件”的升级。比如我区今年着手的3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一个瞄准了土地这个最大最根本的硬件升级,一个为生产设施设备的动能更新换代,单是农村电网改造中解决“不通动力电”这一问题,就为优质农产品初加工不出村提供了可能。硬件的升级夯实了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
要实现“土饭碗”向“聚宝盆”的转变,必然要依靠“软件”的升级。“自治区有专家组、地州有团队、县市有骨干、乡有技术员、村有明白人”的五级林果技术服务体系让科学技术为我区林果业做强培优赋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发展模式让我区既有“大而优”的大宗农产品品牌,也有“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春光最可贵,农时不等人。农业发展从增产转向提质,是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的关键,我们要拿出只争朝夕的拼劲儿,抢抓转型的关键时机,确保各族人民在一载又一载的岁丰物成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新疆日报网,有所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