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11月6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举办2022年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发布暨诚信企业银企对接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申报的“完善诚信计量体系 打造诚信经营标尺”案例成功获评。宗明副市长在会议强调,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11月25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和《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加快构建与高水平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诚信建设示范区,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诚信建设示范区试点方案》。
二、深度解读
★社会信用体系内涵
社会信用体系也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或国家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信用体系是以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核心;以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形成为动力;以信用服务行业主体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为支撑;以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作保障的国家社会治理机制。
它的核心作用在于,记录社会主体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信用优劣,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并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可以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降低发展成本,降低发展风险,弘扬诚信文化。
它是一种社会机制,具体作用于一国的市场规范,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即从以原始支付手段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向以信用交易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的健康转变。这种机制会建立一种新的市场规则,使社会资本得以形成,直接地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扩大一国的市场规模。
★社会信用体系历史脉络
◎理论层面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把诚信建设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制度层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务诚信建设迈上快车道。从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到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到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制度”;再到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政务诚信建设正逐渐步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要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加大对诚实守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
——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体系和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将建立诚信记录、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作为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为突破口,推动建立各地区各行业个人诚信记录,强化应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发挥政务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的重要表率和导向作用。要加强电子商务全流程信用建设,完善市场化评价体系,强化信用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
“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应用,推广惠民便企信用产品与服务。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机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加强征信监管,推动信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支持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长三角企业和个人借贷信息全覆盖,充分发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作用,加强信息归集共享整合。探索金融税收改革,研究与跨境金融相关的税收制度,吸引新机构新业务集聚。
构建多层次家政服务供给体系,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病患陪护等综合性家庭服务,加强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构建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完善地方标准,推进家政产业化发展。
加快建设信用长三角,强化长三角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建立重点领域行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打造一批区域性信用服务产业基地。
创新市场监管和市场主体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开展跨条线跨部门联合抽查,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全面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和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
★《上海市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有关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信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信用应用为核心,以共享、创新、协同、开放为关键,围绕“信用监管、信用平台、信用市场”等要素,充分发挥点面结合、示范带动作用,着力优化信用服务,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有效提升信用整体影响力,全面建设符合开放要求、具有中国特色、展示上海特点、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信用体系。
◎工作目标
到2023年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系统化、规范化、创新型的信用应用新格局全面构建。信用数据开放度、信用市场活跃度、企业诚信感受度、市民信用满意度逐步提升。努力打造全国信用数字化转型高地、信用应用创新高地、信用产业集聚高地,力争率先形成国内一流的诚信社会发展环境,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引领城市。
——信用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充分发挥上海信用产业基础、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信用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服务信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信用应用创新国内领先。注重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落实和社会应用需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全力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多层次信用应用,形成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场景,实现更加科学的政府管理、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更加精准的社会治理和更加高效的市场交易。
——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更具活力。通过政策引导、完善配套、优化布局,打造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效应强的信用“名品”,培育孵化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信用“名企”,创立一批突出产业特色的信用“名园”,努力将上海打造成为国内信用服务人才和产业交流交汇的“首选地”之一。
◎重点任务
(一)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1.完善信用承诺制,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大幅提高办事便利度。明确实施告知承诺制的事项范围和适用对象,建立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推动承诺信息和履约情况依法依规纳入公共信用平台。(市政府办公厅、市司法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信用中心按职责分别负责)推进投资承诺制,提升项目落地速度。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探索构建政府定标准、企业做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的管理模式。(市发展改革委、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分别负责)鼓励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内信用承诺制度,开展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
2.开展信用分级分类,加快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建立健全科学化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构建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动态监测体系。(市发展改革委、市信用中心牵头)全面推进各行业领域信用分类评价管理,加快行业信用评价标准建设,深化评价结果在行业日常监管、政策资金扶持、招标投标、表彰评优、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融合应用,根据企业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
3.强化信用激励惩戒,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和管理,推动信用奖惩机制规范化运行。大力推进守信激励,为守信主体提供容缺受理、简化程序、信用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等激励措施。(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持续实施农民工工资支付、交通运输、电子商务、信用服务机构等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治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高级人民法院等牵头)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建立健全各领域信息联动处理、修复意见反馈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提供便利。(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
(二)全方位优化公共信用平台数字化支撑体系
1.全面提升公共信用平台总枢纽服务能级。推动市公共信用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长三角平台、各区和行业信用子平台的互联互通,搭建一体化、集成化的信用智能中枢。(市信用中心牵头)健全完善与市大数据资源平台的协同联动机制,围绕数据、技术、业务,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调用规则,实现各类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逐步形成与部门应用系统的深度融合。(市信用中心、市大数据中心牵头)加快推进市公共信用平台二期建设,提供智能分析、监测预警、风险提示、信用图谱等功能服务,构建集信用数据归集和多维应用于一体的基础性信用平台,更好地服务政府和市场应用。(市信用中心牵头)
2.深化信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依托市区两级大数据资源平台和市公共信用平台,结合信用应用需求,推动公共信用数据向区级子平台落地共享,支撑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依托公共信用主题库,推进公共信用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共享,依法有序丰富公共信用平台数据资源,带动信用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依托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加大公共信用数据开放力度,建立数据开放清单,对公共信用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数据开放类型、开放条件等,促进信用数据价值最大化发掘。根据本市公共数据管理有关规定,加强信用数据保护,完善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市信用中心、市大数据中心、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
3.加快推动信用产品科技赋能。引导信用服务机构、大数据公司等市场主体,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强公共和市场信用信息的融合,开发信用评价、关联分析、信用指数、风险预警等产品,不断提升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政府管理、市场交易、社会治理等应用场景需求。(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三)全力打造信用服务市场发展集聚地
1.加大市场培育。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加速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信用服务机构。加强市、区信用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相对集聚的信用服务产业园区,形成对上下游信用生态链强大吸附力。(市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牵头)进一步释放政府用信需求,推动市场供给和公共需求相适应,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参与行业信用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设立国有控股市级企业征信机构,探索推动地方公共信用信息、金融信贷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融合共享。(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金融对外开放等国家战略,支持信用服务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服务企业境外投资。(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牵头)引导征信机构积极参与长三角征信一体化合作,充分发挥长三角征信机构联盟作用,推动跨区域信用信息的查询共用,参与建设长三角征信链。(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
2.规范行业发展。推进企业征信机构备案管理,加强个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和个人隐私保护,促进征信市场健康发展。强化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业务监督管理,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提升机构行业公信力。(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
3.强化行业自律。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自身信用建设,支持建设行业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服务行业统计。建立机构产品、服务名录,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做强“长三角信用论坛”等服务品牌,开展行业内交流合作。(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牵头)
★领导要求
宗明副市长在2022年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发布会致辞中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商务诚信、实现诚信兴商的重要基础。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坚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政府治理、服务市场主体、服务群众办事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提升信用服务能级,加强社会诚信宣传引导,为全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坚强有力支撑。下一步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请对上海市如何积极营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出对策。要求:措施可行、重点突出、语言简洁,6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强化组织协同保障。发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做好日常工作组织推进和指导督促。各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推动落实好本区域、本行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科学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好与本行动计划的有效衔接,将行动计划中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立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政府机构和各区政府的年度政务诚信评价,提升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落实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严格履行各项法定和约定义务,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为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表率。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信用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校信用管理相关专业和学科建设,开展包括学位教育、在职培训等多层次信用教育工作。鼓励信用服务机构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共同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信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能够突破信用产品关键技术、带动信用应用跨领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前瞻性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
四是优化信用建设环境。大力弘扬诚信核心价值观,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公务员、科研人员、律师、会计师等重点职业人群和青少年群体的诚信教育,加大诚信知识教育普及,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各类媒体积极宣传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大力普及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强化正面引导,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信守诺的社会风尚。(60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