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2年昆明市“米袋子”工程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抓好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夯实“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惠粮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围绕粮食作物总播面积和总产量2个底线指标,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为重点,坚持示范带动,层层压实“稳面积促增产”责任,把粮食安全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二、目标任务
2022年省级下达昆明市粮食生产底线指标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0.90万亩,总产量104万吨。其中,大春粮食计划播种面积237.38万亩;杂交稻旱种0.7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6.10万亩。全市计划开展绿色高质高效整体推进示范项目28片,结合重点生态保护区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绿色种植2.40万亩,生态种植0.06万亩,农作物晚秋间套种计划种植84.61万亩;推广以地膜覆盖为重点的抗旱节水节肥综合高产配套技术84.65万亩。
三、主要措施
(一)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1.稳定稻谷播种面积。坚持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力争稻谷播种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筑牢“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把推广杂交稻旱种作为稳定稻谷生产的重要举措,推进水稻“上山”行动,2022年确保杂交稻旱种达到0.70万亩。支持石林县实施5200亩、宜良县实施1500亩、嵩明县实施300亩以上杂交稻旱种。把推广优质稻作为粮食需求侧改革的切入点,进一步提升优质稻覆盖率。恢复滇池流域水稻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
2.扩大大豆播种面积。围绕“扩面积、提单产”多途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2022年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种面积达到6.10万亩,在寻甸县种植3万亩、石林县种植1万亩、东川区种植1万亩、禄劝县种植0.50万亩、晋宁区种植0.10万亩、阳宗海种植0.50万亩。采用玉米—大豆、烤烟—大豆套种,马铃薯—大豆、水稻—大豆间作等模式种植,鼓励适宜区域开展大豆轮作。
3.扩大油料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充分挖掘油料生产潜力,力争油菜播种面积达到6.50万亩以上。在石林县实施2片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安宁市、禄劝县等11个县(市)区实施6.50万亩粮油轮作。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引进、选育和推广适宜昆明市生产的高油高产多抗、品质优良、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探索发展“油菜+”模式,最大限度增加种植效益。
4.优化玉米、马铃薯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原则,稳定籽粒玉米面积,增加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确保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127万亩以上。以市场需求和增粮增收为目标,构建种薯与商品薯协调发展、冬春马铃薯与夏秋马铃薯措峰发展的生产格局,力争马铃薯全年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以上;合理调整马铃薯品种结构,提升马铃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
(二)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
1.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指示要求和农业农村部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要求,全面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控时序进度,严抓项目管理,高质量完成2022年21.88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健全落实管护运行机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着力抓实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抓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在寻甸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10万亩,落实财政补助支持政策,完成粪肥还田10万亩以上,扶持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初步构建市场化运作的粪肥还田长效机制,明显减少化肥使用量。切实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轻连作障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在富民县实施2万亩、东川区实施3万亩、禄劝县实施3万亩、晋宁区实施1.20万亩、呈贡区实施0.10万亩耕地轮作。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开展秸秆还田等综合措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
3.严守耕地红线,持续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要全面贯彻落实“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认真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跟踪监测耕地撂荒情况,统筹利用撂荒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三)全面落实“藏粮于技”措施
1.提升科技增粮水平。聚焦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切实提高单产水平。抓实“新品种”推广,以滇禾优615、楚粳48、云粳37、石糯2号、云甜玉8号、青薯9号、合作88、云薯304等品种为引领,建立分区域、分作物、分层次的良种示范、良种推广基地,依靠加快良种繁育和良种推广,提高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应用水平。抓实“良法”配套推广,围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工等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科技增粮水平。
2.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新技术”为引领,集成推广水稻精准定量栽培、水稻氮肥后施、玉米覆膜栽培、马铃薯膜下滴灌等技术,推进粮食生产提质发展。以“新农资”为引领,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集成示范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以及缓控释肥、水溶性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的应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3.推进粮食生产环节减损。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大力推广发芽率高、适宜机栽、机收、易储存等优良品种。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合理确定用种量。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区域、不同农艺推广专用化收获机具,强化作业规范指引,确定适宜收割期,加强机手培训,规范机具作业速度、喂入量等操作要求,降低机收损失。
(四)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1.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严格落实重大病虫害防控责任和措施,按照不发生大面积连片成灾的要求,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推进绿色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水稻“两迁”害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坚持“治早治小、全力防控”的原则,提早做好防控物资准备,聚焦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期做好监测预警,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农业农村、水务、应急、气象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监测预警,及早制定完善技术预案。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灾。做好救灾物资准备,支持灾区尽快恢复生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五)提升粮食生产保障能力
1.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围绕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精准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精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杂交稻旱种补贴、轮作休耕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继续实施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项目,巩固提高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险种参保率,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
2.强化粮食生产农资保障。全力以赴为抓春管、备春耕保驾护航,努力保障农资供应。抓住春季用种、用肥、用药高峰期,加强农资供需监测调度,协调产销对接和余缺调剂。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防范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法行为,确保广大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3.发挥粮食安全考核“指挥棒”作用。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属地责任,按照面积、产量“只增不减”的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出台有力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结果应用,进一步放大考核效应,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扬和政策资金优先扶持,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通报和约谈,切实做到奖罚分明,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
4.发挥产业优势,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鉴于全市粮食主产区域与脱贫区域高度重叠,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资金和项目要向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倾斜。各级技术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指导做好巩固脱贫成果,支持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抓好“米袋子”工程对确保实现全年增粮目标、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要把抓好“米袋子”工程作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早做好面积规划,层层压实种植任务,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组织、引导农资经营企业抓好农资调供、贮备,切实抓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购销工作,做到不误农时,保证生产需要。要统筹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切实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整顿,确保“放心”农资的市场供应,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干部、科技人员广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化种植、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切实抓好农机服务,大力推行农机化作业,统一组织好机耕、机播(插)、机防、机收等工作,切实减少劳力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要抓好营销服务,规模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广泛开拓营销市场,落实订单生产、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抓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积极创建品牌,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各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兑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三)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督查考核。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县两级要把“米袋子”工程目标任务、重点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农业工作考核,要落实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要派出督导组到生产一线督导粮食生产工作,及时通报情况、总结典型经验,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米袋子”工程粮食生产任务。
附件:昆明市2022年“米袋子”粮食生产底线指标实施计划表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