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遴选跟实际工作关联紧密,工作干什么,遴选就考什么。当年备考只是有个浅层感受,上岸之后,才对遴选作答和实际工作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关于题型种类。案例分析、法定公文、事务性文书、大作文,目前的遴选题型无非就这几种,万变不离其宗。在工作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函、信息、讲话稿、总结等等,都涵盖在遴选考试的题型里,可以说,遴选考试就是紧紧围绕日常工作所需来出题,针对性非常强,确保考生一旦在遴选中突围,上岸之后“来之能战”,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北辰遴选培训班里不只有备考的考生,还有一些不备考、只为提升能力的在职公职人员,他们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文字能力,这也从侧面说明遴选考题和作答技巧的实用性,与实际工作所需能力的匹配度很高。
关于作答字数限制。从150字左右到2000字左右不等,遴选考题通常都有字数限制,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字数不够或者超过一定比例都会被扣分。为什么要限制字数呢?在基层时候,我们写材料通常是从组织领导到狠抓落实等各方面都说个遍,一篇材料几大页。而在省级部门,一方面由于职能职责分工较细,写材料往往是立足职能干啥写啥,直击重点要点,文章精练而且实在。如果不是大材料,不成文的篇幅要求是一两页纸即可。另一方面,考虑到上级领导忙于公务,呈报给领导的文字材料应当是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因此篇幅字数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长篇大论当然不可取。既然工作中有要求,遴选必然会以此为参照,限制作答字数,考验考生提炼总结文字的能力,确保招之能用。
关于作答篇幅比例。遴选作答中,大作文“无三不成文”,大多是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字数相差不能太多;案例分析或者是法定公文中部分内容,每个小点的作答篇幅要大体相同。就是说,段落之间、论点之间,篇幅比例要均衡,如果篇幅相差太多“厚此薄彼”的话,毫无疑问会扣减分数。在实际工作中,公文材料同样注重比例分布,比如,写工作情况、工作措施、存在问题、工作建议等等,一般不能少于三点,每个部分的篇幅比例相当,如果写材料不注意这些细节,将被打回修改甚至重写。遴选考题的题干中虽然没有针对作答篇幅比例作出明确要求,但比例均衡胜过篇幅不均,这种“潜规则”无疑与工作中文字材料的体例要求有高度关联。
关于答案源于材料。有的考生特别是笔杆子考生对自己的作答非常满意,文采飞扬,金句频出,角度新颖,但考卷得分不高,问题就在于脱离材料“盲目”发挥。遴选作答一定是基于材料,适度拔高。从实际工作来看,省级部门的材料,展开论述的内容并非各种大道理或者空洞的内容,而是来源于各种调查数据或者实例实况,也就是真正的用事实说话。不管是案例分析、法定公文,还是事务性文书、大作文,遴选考题中给定的文字材料就相当于实际工作中的数据、事实,考查的就是作答是否基于材料,是否实事求是、客观陈述,讲究的就是客观严谨,而不是想当然地无视材料自圆其说。
经过公考的竞争,遴选挑选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主打的就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所以,一定要围绕工作干什么,遴选就考什么的思路,有的放矢做好全面备考准备,争取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