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等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新的要求。
二、深度解读
★法治政府的内涵
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定位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
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
(一)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并强调指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作”。从实践角度讲,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都需要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的先导、示范、支撑和带动作用。由此可见,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中具有承上启下、示范带动作用,是一条具有引领意义的轴线,是共同推进的“着力点”、一体建设的“支撑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抓得实不实、好不好,也是检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否落实、“四个意识”树得牢不牢、“两个维护”践行得到不到位的“试金石”。
(二)法治政府建设是完善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各级政府承担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政府依法行政和治理的能力水平,是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必由之路。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法律制度,坚持一切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三)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必要保障。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保障,而法治政府建设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支撑和必要的保障。法治政府,意味着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这种约束和规范并非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而是为了保障政府能够更加科学、公正、有效地行使权力,从而为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消除各种不公平竞争,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城市管理、食品药品、医疗保健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广泛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和制度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
(一)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和重点,发挥着示范和支撑作用。首先,各级政府承担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是国家治理的具体实施者和推进者,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其次,各级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是制定、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法治国家建设的水平和程度直接取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水平和程度。再次,各级政府是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国家机关,是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最直接的国家公器,人民群众对法治国家的认识和评价,很多都是来自于对各级政府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具有示范性和支撑性的主体工程,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法治国家基本建成的主要标志。
(二)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先导和前提,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虽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都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法治社会建设更多依靠、依赖于法治政府建设。其一,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宗法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传统上是一个人情社会,“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信关系不信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法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的现象尚未从根本上杜绝,法治社会建设的依然不扎实。其二,由于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社会组织发展、社会自治力量与社会治理需求还有差距,人民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其三,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既需要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又需要自我约束,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防止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真正确立起法治的至上权威,教育、引导、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共同追求和行动自觉。
(三)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基础。法治政府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始终注重引导、带动、保障法治社会建设。一是法治政府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性质和方向,作出部署和安排,在体制机制上要着眼于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积极支持公正司法,全力推动全民守法。二是各级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积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的法定化,把全部政府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尽量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软法”规范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支持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法治社会建设。三是各级政府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切实加强信访和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主要内容
《纲要》共由十部分组成: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主要明确新发展阶段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
二是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要围绕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三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主要围绕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四是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主要围绕强化依法决策意识、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五是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主要围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六是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围绕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引导、规范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七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主要围绕加强行政调解工作、有序推进行政裁决工作、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八是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主要围绕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九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主要围绕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十是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主要围绕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强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拓展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刻阐明了法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使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更加衔接协同。
三是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要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进一步彰显了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的鲜明导向。
四是《决定》各个章节都涉及法治建设,将法治融入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实化细化了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决策部署。
五是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专章部署,从5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着力破除制约影响全面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
★下一步如何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作出系统部署,把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摆在重要位置,将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必须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将加快推进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条例等立法项目,进一步推动政府行为的法治化。同时,严格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推进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
二是加强政府立法审查。这次全会首次提出“加强政府立法审查”。司法部作为国务院法制机构,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府立法审查制度机制,创新政府立法审查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审查质效,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在这项工作中,尤其是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升制度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到今年年底基本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同时完善监督制度、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综合协调,加快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
四是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高度重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特别是加强涉及经营主体行政复议的工作。去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构新收案件38.5万件,同比增长了42.7%,办结了35.2万件,行政复议案件的数量首次超过了行政诉讼的案件量。其中,办理土地管理领域案件17000件、知识产权领域案件2899件、生态环境领域案件2764件;全年办理各类经营主体申请的行政复议案件达到39800件,为经营主体挽回经济损失103.9亿元,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其中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更好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能体系和组织结构,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使市场和社会运行更加规范有序。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夯实法治政府建设支撑保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是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着力实现政府立法质量和效率并重并进,增强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努力使政府治理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审查,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加快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设,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完善行政裁决制度,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让人民满意,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注重以制度建设引领和规范政府职能转变,既通过修改完善不合适的法律法规,扫除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障碍,又通过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固化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引导和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围绕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优化协同高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增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优化整合提升各级政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
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着力实现行政决策、执行、组织、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覆盖、无缝隙,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坚持将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纳入监督体系全局统筹谋划,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积极发挥政府督查的激励鞭策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督查的职责、机构、程序和责任,增强政府督查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着力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推动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W县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清晰,5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认识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有待提高。不能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相关规定,拍脑门决策,违法决策现象时有发生;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部分规范性文件违法设定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随意减损和限制管理服务对象权益,被市政府督查责令纠正整改。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执法程序不规范。部分部门还存在贯彻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严不实的情况,特别是作出重大执法决定未经法制审核的问题,导致我县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被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纠错率出现居高不下。三是执法队伍不强,执法能力不足。目前从事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中,部分人担当精神不强,法律专业知识欠缺,执法能力不足,所办理案件质量较差。部门法制机构设置不到位,法制审核人员配置不足,法制机构监督指导执法活动不规范不到位。一线专门执法大队的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法律素养缺乏,勉强获取行政执法资格后也不能依法办案,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差距较大。
例题2: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撰写一篇天津市开展行政执法“典型差案”评查和“示范优案”评选工作的经验材料。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清晰,9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天津市实行“优差双评”,实现执法队伍“五个有力提升”
为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力整治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天津市开展行政执法“典型差案”评查和“示范优案”评选工作,评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努力实现执法队伍担当作为精神面貌、服务群众宗旨意识、业务素质能力本领、严格依法履职水平、扎实细致工作作风“五个有力提升”。
一、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开展评查工作。聚焦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种痛点、难点、堵点,坚持双管齐下,实行“典型差案”和“示范优案”同步评查,通过“示范优案”及时总结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实现正向引领,通过“典型差案”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实现反向鞭策,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
二、坚持建章立制,建立评查工作体系。一是建立评查组织机制。成立“典型差案”评查和“示范优案”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的案件评查工作。二是建立案例征集机制。突出重点执法领域,覆盖市区镇(街)三级,通过媒体监督、纪检问责、法治督察等渠道,实现案例征集多领域、多层级、多渠道。三是建立案例审查机制。组建线索核查和案例审查组,对线索进行多方核查,对案例进行全面审查。四是建立专家评审机制。组建专家评审智库,由20余名评审专家对候选案例逐一评审打分,推荐提出建议案例。五是建立案例审批机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通报评查情况,逐件讨论案例。最后,由评查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确定“典型差案”和“示范优案”。
三、坚持以评促改,加强评查结果运用。一是抓好传达通报。向全市印发行政执法“典型差案”和“示范优案”,组织全市各区各部门通过党委(党组)会议、专题会议、业务培训等方式,对案例进行传达通报。二是抓好差案整改。明确整改部门、整改目标和整改时限,强化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实效。三是抓好学习培训。将“典型差案”和“示范优案”纳入各类执法培训重要内容,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四是抓好总结提升。发掘“示范优案”中的创新点和闪光点,提炼总结升华好的经验做法,健全完善执法工作标准规则,打通了行政执法与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有效衔接,倒逼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质效提升。
四、高分框架
★讲话稿框架
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紧盯重点,强化举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
三、加强领导,扛牢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坚持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