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试真题
材料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的乡村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和问题,其中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振兴乡村文化,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重建社会信任,满足广大乡村人民群众心理需求。
乡村文化,通俗点说就是在农村的土地上,由当地村民结合本地的特色创造出来的文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形态。城市人到农村去体验农村生活,欣赏村庄的景观,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当人们到了村子里,能够切身感受到当地村民的行为处事方式和一个村庄集体约定要遵守的礼仪和道德规范,这就是乡村的精神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的根本。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特色,有的以山水文化出名,有的以建筑特色见长,这些属于物质文化;有的乡土民俗历史悠久,还有的村出现过比较有影响的名人,作为亮点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为乡村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乡村的传统文化是一代代农民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共同智慧的结晶。村庄中的人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又有着地缘的乡村情谊,结合中华传统的儒家思想,凡事讲仁义,求天地人和,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乡村文化,包括传统的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民歌戏剧、祭祀活动、民俗活动、手工艺等。这些传统乡村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其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智慧。这种从农耕文明就开始的乡村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在不断适应村民生活的基础上发展传承的,具有深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和理念,使得农民对村庄有极大的认同感,并引以为豪,从而能够自主自愿地保护好乡村的一砖一瓦,并教育下一代依然这么做,这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极大的作用。
乡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乡村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上,还表现在乡村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上。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所在,必须敬畏。
材料2: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是农民获取精神食粮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一般年初无规划,平时无安排,年终无考核,任其自行消涨。就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看,农民休闲娱乐形式较为单一,很多农民在家都是以务农为主,经常早出晚归,少部分人则是以电视为娱乐,大多数人都没有时间参与到文化娱乐活动中,精神文化很难跟上物质发展。在很多农村农闲时一些年轻力壮的人都忙于外出赚钱,而年纪较大的人则会通过打牌等活动来消磨时间,休闲娱乐形式单一,很难丰富村民精神文化,加上居住分散,乡村电影放映不再受欢迎,有时一场电影只有十来人观看。
一些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农村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许多农民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更是比比皆是。部分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及受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限制,农村农民缺乏精神食粮,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加上少数农民缺乏现代文化意识,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和谐稳定,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有些农村仍然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就是其中的突出问题。有的干扰农村基层政权,通过,“拳头”、欺骗、贿选等手段插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争当村干部或扶植代理人,干扰和左右村级事务;有的欺压村民百姓,强拿硬要、随意殴打、寻衅滋事,甚至雇黑用黑形成帮派势力;有的侵占集体资产,非法占有集体土地;有的农村宗族势力依仗人多势众,搞“大姓为官”、选宗族代言人,其中一些恶势力恃强凌弱、横行霸道、为害一方,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农村,但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破坏治安稳定,侵蚀基层政权,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材料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之本,是中国乡村文明的底色。传统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风俗文化,蕴含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厚植农耕文化,要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进农村的各项文化工作,培育文明乡风。
村落的自然风貌、建筑风格、农耕器具、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都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美丽乡村,一方面,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为核心要素,留住原生、原味的乡村风情和文化质感,留住“乡愁”乡韵。另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村庄规划、村落布局、村容整修全过程,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美丽乡村成为宣传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把传统的家规家训、乡规民约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家训、新村规,并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另外,要强化制度约束,使农民群众心有尺度、行有准则。
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村民中心、文化广场等思想文化阵地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形成文明生活方式,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新时代,乡贤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变化。新乡贤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士,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隐居民间的绅士,而是指心系乡土、有公益心、愿以自己的知识才能服务乡里的社会贤达,如退休的党员干部、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等。培育新乡贤关键是要创造回流机制,让那些具有较强引导力、感召力的人才,乐于回乡、乐当乡贤,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心的强大正能量。
乡村文化建设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导向作用,更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其成为直接参与者、推动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宜的文化建设规划,这样才能凝聚起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选拔优秀专业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才干出色、品格高尚的乡土文化专职人才队伍;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利用好乡村文化能人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探索建立有效的吸纳、培养乡村文化能人的体制机制,使传统艺术、工艺等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问题:
1.简述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不超过150字,15分)
2.针对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不超过250字,25分)
3.论述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不超过800字,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