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导读
重庆六大历史文化: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大后方)文化和统战文化。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居于四川盆地东部,以重庆为中心的广大区域中存在的,从古代巴国、巴族以来,到近代时期的地域历史文化。巴渝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的基础性文化形态。
★革命文化
重庆的革命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重庆人民勇于追求真理、挺立潮头、坚韧顽强、开放包容,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敢想敢干、不屈不挠、舍生忘死、屡仆屡作,为建立新中国而建立的不朽功绩。
★三峡文化
“三峡文化”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长江三峡独特的自然景观为载体而产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群落。它以文化名人为主体,以描写自然景观为特征,以抒发家国情怀为核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心理、文化传统、民风习俗。
★移民文化
移民是重庆最典型的特征。重庆既是“湖广”移民进入四川后定居、繁衍、创业的重要地域,也是再向全川扩散或“二次移民”的“中转站”。因此这一历史是重庆城市的历史文化根脉,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八方杂处的移民文化成为重庆独特的文化形态。
★抗战(大后方)文化
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抗战文化、红岩精神。
抗战文化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周恩来、董必武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培养形成的伟大的红岩精神,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化,全国各抗日党派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共同创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捐弃前嫌,共赴国难,相忍为国的民族精神,等等。
红岩精神是抗战精神在重庆的独特内涵,是包含在抗战文化及其精神中的,是一种政治文化。这是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命名的,是中国革命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和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
★统战文化
统战文化主要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土地上,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与国民党、广大中间力量团结合作,结成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形态。
二、背景链接
5月13日,市委召开传承历史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座谈会。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挖掘弘扬重庆人文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重庆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深度解读
★中央和国家层面部署
1.基本内涵——是什么?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2.重要意义——为什么?
历史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对策措施——怎么办?
①习近平总书记谈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2022年1月,习近平在山西平遥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022年1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指出:冬奥村是冬奥会的重要场所和重要遗产。你们统筹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把冬奥村建设成为永久设施,赛后转化为人才公寓,这个做法很好,有利于丰富北京“双奥之城”的文化内涵。
2021年10月,习近平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3月,习近平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时表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0年9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2019年8月,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2019年7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018年10月,习近平在广州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2016年11月,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2016年4月,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重要文件部署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意见指出: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
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准确把握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内涵。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以具有保护意义、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城市、村镇等复合型、活态遗产为主体和依托,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保护传承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目的是在城乡建设中全面保护好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分级落实保护传承体系重点任务。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体制。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编制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及省级规划,建立国家级、省级保护对象的保护名录和分布图,明确保护范围和管控要求,与相关规划做好衔接。市县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落实保护传承工作属地责任,加快认定公布市县级保护对象,及时对各类保护对象设立标志牌、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编制专项保护方案,制定保护传承管理办法,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地方长期未申报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按相关标准列入保护名录。
加强保护利用传承。明确保护重点。划定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范围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明确保护重点和保护要求。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大力实施原址保护,加强预防性保护、日常保养和保护修缮。保护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重点保护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外观、结构和构件等,及时加固修缮,消除安全隐患。保护能够真实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历史地段。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以及古井、古桥、古树等环境要素,整治不协调建筑和景观,延续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注重整体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依存的文化生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严格拆除管理。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不破坏传统风貌,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切实保护能够体现城市特定发展阶段、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既有建筑,不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古民居。对于因公共利益需要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不得不拆除的,应进行评估论证,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推进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加大文物开放力度,利用具备条件的文物建筑作为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促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融入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妥善处理新城和老城关系,合理确定老城建设密度和强度,经科学论证后,逐步疏解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相适应的工业、仓储物流、区域性批发市场等城市功能。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加强重点地段建设活动管控和建筑、雕塑设计引导,保护好传统文化基因,鼓励继承创新,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公共开放空间,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加强多种形式应急力量建设,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统筹乡村建设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及历史地段、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弘扬历史文化。在保护基础上加强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挖掘其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分层次、分类别串联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廊道和网络,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在城乡建设中彰显城市精神和乡村文明,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接受文化熏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纪念活动、文化年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创新表达方式,以新闻报道、电视剧、电视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市级层面贯彻
1.重庆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什么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秀的人文精神积淀。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统战文化、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形成了重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历史文化。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重庆历史文化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亟待树立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部分领导干部对历史文化保护缺少敬畏之心,没有树立保护历史文化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
二是法规制度刚性不强。历史文化保护法规体系有待补充完善,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立法工作滞后。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历史文化保护的责任人不清,各级政府和部门分工不明。普查认定、督促修缮、活态利用、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