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担任福建省领导后提出“海洋强省”战略。2024年,是“海上福州”战略构想提出30周年。近日,全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专题部署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备考福建遴选,应熟练掌握福建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和进展情况,准确把握向海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工作举措。
一、背景链接
2024年7月11日,全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扬帆远航,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建”,为新福建建设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二、深度解读
★基本情况
福建自古以来就有“闽在海中”的说法,是我国的海洋大省之一。福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全省海域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为陆域面积的1.1倍;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岸线曲折率居全国第一位,有大小海湾125个,全省海岛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
★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率先吹响了“向海进军”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都为福建做好海洋工作、发展海洋经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坚定信心决心,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勇于“向海求新”、善于“依海图兴”、切实“耕海谋强”,奋力谱写向海图强新篇章,推动福建从海洋大省蝶变成为海洋强省。
★取得成绩
福建省是海洋大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决策部署,不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海洋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福建力量。
牢记使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福建深入实施《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近3年每年完成海洋经济重点项目投资均超千亿元,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国的1/4,大黄鱼、鲍鱼、海带等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奋楫扬帆,向更加广阔的蓝海挺进。福建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初步形成绿色石化、海洋旅游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以及海洋渔业、航运物流、海洋信息3个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厦门海沧、漳州诏安、泉州石狮等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园区初步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开工建设,创新深远海养殖装备“党建引领共富、企业村民共营、利益成果共享”模式。
科技创新,激发“海上福建”建设新动能。近年来,福建海洋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全省首个省级海洋高新区——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船用动力电池、电池动力推进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已占国内市场份额近四成,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成功。
悠久的海洋历史塑造了福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风貌,激励着福建人民搏风打浪、走向世界。近年来,福建港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厦门、福州、湄洲湾等港口跨入亿吨级大港行列。“蓝色朋友圈”不断扩大,“海丝”和“陆丝”在福建实现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纳入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已达122条,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座港口。中印尼“两国双园”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福建不断探索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之路,推动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优良,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持续高于85%,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福州滨海新城岸段、厦门东南部海域、漳州东山岛南门湾—马銮湾段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厦门实践”成为美丽中国、活力海洋建设的样板,为全球海湾型城市高水平生态修复提供了经验借鉴。
★领导要求
周祖翼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上福州”战略30周年为新起点,锚定“海上福建”建设目标,扎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科技兴海,进一步壮大海洋创新动能。加快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健全多层次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催生一批海洋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优化提升海洋科创环境,深入实施海洋龙头企业培优扶强行动,精心办好一流涉海学科,支持海洋领军团队建设,推动各类海洋人才在福建施展才华。加强“数字海洋”建设,提升海洋数字化治理水平,整合汇聚数据资源,力争实现海洋产业与资源分布一张图。
二要坚持产业强海,进一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牢固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更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大力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现代海洋服务业,推动海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涉海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海洋经济发展基础。强化“以港通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港口群,推动港口运行高效能,打造港口服务升级版,扩大港口辐射经济圈。
三要坚持生态护海,进一步呵护海洋良好生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海洋,实施“碧海”工程,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安全,切实加强陆海污染协同治理,切实强化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美丽海洋,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海蓝天。
四要坚持开放活海,进一步深化海洋交流合作。深化海洋区域协作,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深化闽台海洋融合发展,促进闽台海洋文化交流,更好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深化海洋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侨的作用,积极吸引利用外资,推动更多福建海洋产品、海洋服务“走出去”。
周祖翼要求,建设“海上福建”、发展海洋经济,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强化责任落实、重点区域建设、项目支撑、要素保障、改革创新,统筹提升建设“海上福建”的工作质效,推动福建海洋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实际工作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海上丝绸之路
基本情况: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千帆出海、万舟竞渡,如今,福建已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取得成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福建始终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发扬爱拼会赢、敢为人先的优秀传统,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积极担当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福建区位优势突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衔接贯通东南沿海大动脉的重要作用,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围绕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建组织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数字丝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初步构建起海陆空网“四位一体”大通道。
在海上,持续提升“丝路海运”,全球已有31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丝路海运”联盟,联通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1座港口,“丝路海运”已经成为全球业界共商港航合作、共建丝路通道、共享经贸繁荣的重要平台;
在陆上,加密开行中欧班列,实施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在空中,扎实建设“丝路飞翔”,打造福州、厦门两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机场等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已开通国际航线85条,通达全球主要城市;
在网上,积极赋能“数字丝路”,发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遥感卫星,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卫星数据服务中心,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海洋测绘等相关服务。
2.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十年来,福建通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互补、贸易互通、产业互促,实现了联动发展、共襄繁荣。福建引进了中沙古雷乙烯等优质产业项目,有效带动省内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十年来,福建累计对9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近1400个,一大批福建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实现了产业链全球布局。十年来,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约4.4万亿元,去年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7351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42%。
福建近1600万海外乡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约80%集中在东南亚。福建把东南亚作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目前东盟已经成为福建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和重要的外商投资来源地。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福建还拥有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海丝中央法务区”、金砖创新基地等制度型开放载体。十年来,福建充分发挥这些平台集成化、系统性的开放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产业投资、跨境电商、商事服务、科技创新、能源资源等重要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民心相通持续增进。“一株草,万里情。”20多年前,来自福建的菌草技术开启“全球之旅”,沿途播撒下友谊的种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中国智慧,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民相亲,心相通。福建“海丝”文化底蕴深厚,借助海外闽籍乡亲的力量,积极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分享数字福建、海洋强省、生态省建设、摆脱贫困等福建经验,促进文化认同和民心相通,福建“朋友圈”越来越大,已经与相关国家建立了124对友城关系。
下一步工作思路:
新时代新征程上,福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能级,充分发挥核心区先行示范作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进一步彰显福建的担当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
福建将畅通“大通道”,完善“陆海空天网”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贯通南北、联接东西、通江达海、联通全球;搭建“大平台”,用足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开放载体,持续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源要素在福建集聚,促进双向投资贸易,共享丝路繁荣;塑造“大品牌”,持续推进“丝路海运”“两国双园”“海丝中央法务区”等旗舰工程,打造更多具有福建特色的国际合作品牌。
★《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1.出台背景
建设海洋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指导,对福建提出了“四个更大”等重要要求,为福建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福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3752公里、居全国第2位,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10.9公里、居全国首位,全省有海岛2214个、居全国第二位,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
福建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以贯之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福建实际和区位优势,在新的起点上研究制定《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形成了“1+N”的工作思路。行动方案中的每项任务分别由牵头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力量,坚持市场化运作,吸引央企、民企和省属企业参与项目建设。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陆海统筹、湾港联动。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统筹陆地、海岸、近海、远海空间布局和资源开发,打造安全高效陆海通道,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好湾区经济文章,促进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联动发展。
二是坚持科技兴海、创新驱动。统筹优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筑海洋科技创新基地。推进海洋科技关键共性和配套技术攻关,突破制约“海上福建”建设的科技瓶颈,推动海洋经济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海洋资源永续利用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出发,促进开发与保护并重,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海洋开发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加快建设美丽海洋,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四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树立国际视野,秉承开放包容理念,扩大高水平向海开放,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与海洋开放开发协同互促,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3.目标任务
(1)主要目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2023年、“十四五”末、2035年三个阶段性目标。
到2023年,海洋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海洋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打造海洋渔业、绿色石化、临海冶金、海洋信息、航运物流、滨海旅游等6个千亿产业。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5%左右。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920万标箱。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7%左右,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达82%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37%。
到“十四五”末,在“海上福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基本建成海洋强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8万亿元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30%左右。海洋基础设施体系跃上高水平,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50万标箱。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展现高颜值,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8%以上,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达83%左右,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7%。
到2035年,在“海上福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跃上更大台阶,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海洋基础设施、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稳居全国前列,海洋开放合作水平迈上新高度,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和我国科技兴海重要示范区,为我省落实“四个更大”新要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重要支撑。
(2)重点任务。按照“1+N”的工作思路,《三年行动方案》重点突破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新领域新业态,提出了11项重点任务。
一是促进海洋信息产业实现倍增。构建海洋信息通信“一网一中心”,培育海洋信息服务与设备制造业。二是大力发展临海能源产业。发展地下水封洞库储油,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培育“渔光互补”光伏产业,做强液化天然气产业。三是建设海上牧场。加快养殖业蓝色转变,实施深海装备养殖示范工程,培优做强水产种业,拓展远洋渔业发展长板,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和品牌。四是推进临海产业现代化。壮大海工装备和海洋船舶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绿色石化基地,锻造临海冶金优势产业链,培育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五是做大做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智慧港口,着力打造厦门国际集装箱干线港,扩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建设福州国际深水大港,推进湄洲湾港南北岸合理布局和泉州港重点港区统筹开发,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延伸航运物流服务价值链。六是构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高地。建设“蓝色药库”载体平台,发展海洋创新药物与海洋生物制品。七是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积极发展邮轮产业,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岛,培育海洋旅游精品,加快发展休闲渔业。八是深化海洋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海岸带美化提升工程、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程、海洋环境风险处置工程,打造碧海蓝天、洁净沙滩。九是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深入开展海洋碳汇科学研究,推动海洋碳中和试点工程。十是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创建一批海洋创新平台,推进一批海洋科技研发项目,转化一批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引进一批海洋创新人才。十一是推进海洋开放合作。深化“海丝”核心区建设,深化闽台海洋融合发展,深化海洋经济开放合作。
4.实施保障
为落实以上重点任务,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做好实施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调整成立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加强与央企、民企等骨干企业合作,鼓励引导省属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海洋资源开发和涉海项目建设。三是强化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建立运营“海上福建”建设投资基金。鼓励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海洋项目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四是强化改革创新。深化福州、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实验平台。五是强化正向激励。对海洋重大项目多、海洋经济增长快、海洋强省建设业绩突出的市、县(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概括近年来福建发展海洋文化事业产业的主要做法。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800字以内。
【参考作答】
近年来,福建坚持以文赋能、以文兴业,大力实施海洋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繁荣海洋文化事业产业,着力提升海洋意识,营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浓厚氛围。
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彰显时代活力。开展海洋文化建设研究等各类课题40多项,出版《蓝色福建 向海图强》丛书、《向海》(中英文)等图书,展现海洋文化的时代价值。举办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侯官论坛等活动,推出海洋强国主题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推动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强化对海洋文化遗存遗迹的整体性保护和活化利用。参与实施“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等项目,组织开展全省“海丝”文物专项调查,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态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海洋文旅融合发展,构建蓝色海丝等3条旅游带,举办“大海,请回答”海洋文化公开课特别直播活动、“海丝国潮非遗文化时尚秀”等,推动蟳埔女服饰等非遗产品宣传展示,2023年“蟳埔簪花围”话题全网点赞量超80亿次。
加大海洋文化新载体培育力度。推出高甲戏《围头新娘》、闽西话剧《王景弘》等一批文艺精品,举办海洋文化嘉年华、闽台对渡文化节等活动,推出“践行大食物观”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海洋文化公开课全网传播活动,打造“向海”专栏、“海洋季风”日播节目带、“海上福建”电视专区等专题性常态化传播路径,全方位展现福建向海图强、向海而兴的生动实践。
以海为媒,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举办厦门国际海洋周、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国际海岛论坛、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福建省海洋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在马尔代夫等地举办“海丝”主题展和文旅推介会,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亮相中马建交50周年圆桌论坛,在“四海传福”全球主题宣传活动中推出“深蓝印记”专题,持续推动“文化出海”,让更多的福建海洋故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例题2:近日,全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部署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请结合给定材料,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一篇评论员文章。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800字以内。
【参考作答】
谱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11日在福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部署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我们要扎实用好这一独特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增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责任感紧迫感,推动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以实际工作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福建自古有耕海牧渔的传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多年来,福建始终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向海图强。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持续拓展海洋开放合作空间,推动更多海洋优质项目在福建开花结果。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海洋科技创新持续突破,海洋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有效,人海和谐理念深入实践,为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海洋兴则福建兴,海洋强则福建强。福建发展海洋经济势头向好、潜力巨大。我们要锚定“海上福建”建设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扬帆远航。要加快打造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夯实海洋科技创新的根基,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壮大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化海洋开放合作,推动更多福建海洋产品、海洋服务“走出去”。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聚集平台,精心办好一流涉海学科,营造良好用人环境,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持之以恒走好人海和谐发展之路,推动福建从海洋大省蝶变成为海洋强省。
福建的优势在海、潜力在海,海洋强省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持续推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传承弘扬海洋文化,奋力谱写向海图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