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9月25日,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科技委主任周祖翼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等部署要求,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勇于创新、担当作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省战略,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
二、深度解读
★深刻认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
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和世界大势出发,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有力支撑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内大循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强大科技作支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促进经济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之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国家将科技创新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在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单边制裁方面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举措,大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打压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部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问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不会被迟滞甚至被打断。
科技自立自强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引发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进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竞争格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各国竞相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的赶超战略机遇,我们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先一步,赢得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
★2024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加强健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主要内容
周祖翼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福建实际,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部署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深刻把握科技强省建设目标要求和面临形势,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有力推动我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有力支撑省域综合实力整体跃升,更好增进人民福祉,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周祖翼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强省建设重点工作,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战略重点,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全省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一要突出“抓源头”,着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好科技开放合作,力争在若干前沿基础技术领域推出一些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持续提升我省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更多海外创新资源汇聚福建。二要突出“强主体”,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要突出“优平台”,着力打造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辐射带动高新区创新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行业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引进先进研发机构,加快构建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四要突出“活机制”,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推进科技领域放权赋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五要突出“聚人才”,着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坚持以用为本、更加精准有效引进人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让福建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
周祖翼要求,要深入落实科技强省建设组织保障,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增强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本领,切实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要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政策的集成度、精准性,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要营造创新生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方向、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之志,坚持自立自强、努力推出更多科技成果,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助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优良学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共同推动我省科技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将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坚定走好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8%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科研资金向企业倾斜,优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等政策,实施更加精准有效补助方式,将企业研发投入情况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紧密挂钩,鼓励企业放心投入、大胆创新。技术攻关请企业参与,支持企业领衔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任务和工程,大幅增加各类科技专家库中企业专家数量权重,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让更多企业参与到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卡脖子”攻关中来。成果转化予企业便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搭桥”行动,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省创新实验室加强对接,联合开展订单式定向研发转化,促进更多技术创新在企业抽枝散叶、开花结果。
发挥机制保障作用。落实好新一轮科技管理机构改革任务,全力破除制度藩篱,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完善重大科研攻关机制,强化“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导向,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建立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清单,组织实施10个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允许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实行单列管理,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免除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后顾之忧。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跨部门协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加大“科技贷”投放力度,扩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规模和覆盖面,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新项目投资。
发挥平台载体作用。坚持建管并重、量质齐升,更好汇聚创新资源、链接创新主体、驱动产业变革。着力建平台,建成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在产学研用间搭起便捷畅通的桥梁。深化福厦泉科学城、省创新研究院建设,建好7家省创新实验室,筹建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着力提能级,完善绩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快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组提升,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着力优服务,推动科研设施开放共享,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政策,在种业创新、生物医药、纺织鞋服等领域打造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强赋能,更高起点建设数字福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精细育才,整合设立省青年科学基金,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托举”计划,建设一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实践基地,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更多能工巧匠。精准引才,开展引进首席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团队科研经费稳定支持机制试点,做热做旺“院士专家八闽行”“人才福建周”等活动。推进福州、厦门等地高水平引才聚才平台建设,服务保障好人才的工作和生活,进一步集聚海内外高端智力资源。精心用才,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人才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竞相施展才华。广聚人才切忌叶公好龙,必须徙木立信,以千金买马骨而引来金凤凰。
★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升的农村科技工作重要机制创新。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与农民、企业等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开展。
2019年10月,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新时代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1年3月,总书记在福建考察,点赞科技特派员制度。他指出: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
★福建如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专项行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实施分类辅导和重点扶持方式,筛选万家以上具备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加速培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精准施策和靶向服务,重点打造科技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集成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成长企业。加大种子企业储备和上市扶持力度,下大气力培育优秀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业增加值“双倍增”。
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专项行动。构建企业主导的融通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合作开发、委托研发、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整合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做优做强更多龙头企业。
三是探索实施“100家重点企业创新计划”。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遴选20家龙头科技企业、4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40家初创期科技企业,予以靶向指导和扶持,努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企业。
★福建如何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聚焦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建立10个产业重点攻关技术目录,拟组织实施22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一批区域重大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龙头骨干企业。
二是建立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重大任务攻关机制。坚持创新不问“出身”,强化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针对福建省产业链技术和产业集群关键共性技术短板,聚集全国科技研发资源,攻克福建省科技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突破。
★福建如何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一是高水平建设省创新实验室。以更加灵活机制建好福州光电信息、厦门能源材料、泉州化学工程、宁德能源器件等4家首批省创新实验室,在生物制品、柔性电子、海洋科技等领域新建一批省创新实验室。争取国家在福建布局建设新能源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福建基地。
二是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加强规划、明确重点,择优发展、重点推进省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
三是高质量引进和建设重大研发机构。持续推进省部、省院会商共建,启动中国农业科学院、省政府第一轮科技合作,深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与省政府新一轮科技合作,继续争取在闽布局建设一批大项目、大平台、重大科研设施和新型研发机构。
★福建如何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一是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各设区市“因城施策”“因企施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差异化举措自主推行研发投入激励,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二是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国家激励创新税收政策,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科技创新券等财政奖励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三是引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国有企业从业布局,增加高科技行业比重。加大国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的考核比重,建立完善国有投资绩效免责、容错纠错机制。
四是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引导各类金融资本通过“投贷债补”等多种渠道,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探索“银证担”模式,通过政府融资性担保为科技型企业增信,提高政策风险分担比例。用好用足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扩大“科技贷”服务对象。鼓励发展科技保险、专利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着力发展风险投资,推动设立产业引导母基金和天使投资母基金,并放宽盈亏要求。
五是加强科技投入统计工作。切实把统计数据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
★福建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情况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大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成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推动民营企业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研究出台《福建省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近期若干措施》等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营造有利于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流动的政策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实施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近5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平均增长率为13.9%,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中,民营企业投入占比从2017年22.1%提升到2022年的56.6%,总投入达到480.1亿元。
二是完善平台建设,推动民营企业紧握创新驱动的“关键之钥”。先后完善了省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的管理办法和支持举措,相继推动设立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3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6家,研究形成布局合理、动态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其中,民营企业牵头设立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3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7家,占比分别达28.7%和85.9%。尤其在新能源领域,培育了金石能源“高效太阳电池装备与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宁德时代“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为全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