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8月10日,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王东峰在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和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二、命题预测
1.请简述“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意义(200字)。
2.请结合材料,概括河北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400字)。
3.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括河北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解决对策(400字)。
4.河北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请你结合给定材料,写一篇会议纪要(400字)。
5.河北省政府“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专项督查组赴全省各地进行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假如你是督查组工作人员,请你帮组长写一份督查反馈大会上的点评要点(600字)。
6.结合我省实际,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1000字。
8.请结合给定材料,围绕“构建河北亲清政商关系”,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
三、理论原点
★基本情况
今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政策。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推出40多项新举措,涉及降低就业门槛、健全惠企服务机制、提高投资审批效率等。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确定了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新举措,更大便利创业创新,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近日国务院又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对向全国推开全覆盖改革并在自贸试验区加大改革力度作了新的部署,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
★重要意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去我国在中低收入发展阶段,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和大量物质投入实现了快速的规模扩张型增长。随着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变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人民对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也更加迫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助于继续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利于激发市场更大活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有益于推动需求层次提升,使需求潜力更加充分地释放,使经济发展在新的更高水平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度超出需求,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的空间还远未达到。经济结构要优化升级,就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各类要素在行业内、企业间、区域间实现更高效率配置。
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近年来我国资源要素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生态环境约束更加强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转换增长动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增长动力变革,就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获得更加高效稳定的制度基础和更加优厚的发展条件支撑。
★对策措施
一是进一步推动优化就业环境。梳理压减准入类职业资格数量,持续动态优化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政策。完善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措施。
二是进一步推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精简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和手续。提升金融、社保等惠企政策覆盖度、精准性和有效性。从严查处行政机关为特定中介机构垄断服务设定隐性壁垒等违规行为。规范改进认证服务。优化涉企审批服务,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
三是进一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提高投资审批效率,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全过程审批行为和时间管理,规范预先审查、施工图审查等环节。
四是进一步推动激发消费潜力。着力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清理违规设置的二手车迁入限制。对市场急需、消费需求大的新技术新产品,优先适用国家标准制定快速程序。加快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五是进一步推动稳外贸稳外资。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清理规范口岸收费,减并港口收费项目,实行口岸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制度。
六是进一步推动优化民生服务。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和动态调整机制。实施证明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更多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七是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把有效监管作为简政放权的必要保障。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实施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监管。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推动建立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优化营商环境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是体现“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指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识营商环境,这是检验“两个维护”、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必须主动作为、奋发有为。
优化营商环境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必须以优良营商环境,稳住市场主体,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市场“择木而栖”,必须通过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汇聚各方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从而提升整体区域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敲响理念创新“鼓点”,营造多重领先优势的治理结构。政府应与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凝聚共识、建立互信,提升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治理能力。要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投资的热度、法治的力度、人才的满意度、创新的活跃度、国际水平的高度作为评估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五个重要维度。要优化产业链思维和方法,深化对新业态、新产业的认知,重视发挥新技术手段在“放管服”和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要紧扣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要求,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发展和完善系统性、基于科学理论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将之纳入国家治理评价体系。
打造体制机制“亮点”,营造多元共治共赢的市场环境。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政府智慧监管水平和信用监管效能。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成立服务企业的专业组织,推动其参与目标与利益整合、权力与利益分配以及协同方案规划过程。要充分吸纳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制定修订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紧扣世界银行及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明确的考核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制度,形成更具独立性、公信力和有竞争力的评价格局。
破除精细服务“堵点”,营造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务环境。着力破除审批服务、投资贸易、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的“堵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及企业各类要素成本和财税社保负担。要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网络。要高标准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瞄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痛点和发展难点,提供针对性服务,助力产业生态体系升级。
攻克制度保障“难点”,营造平等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注重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及其合法权益。要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市场主体利益关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及企业信用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要加强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和保护创新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工作模式,切实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要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
扫除主体需求“痛点”,营造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环境。注重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健全企业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回应、协调企业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要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把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创新创业指数报告,针对初创型和高成长型企业,分类制定资金扶持、人才培育等一揽子支持政策,以完整、成熟的金融支撑体系破除融资难、融资贵等企业发展“痛点”。要以本地重点创新中心为抓手,推进与知名国际机构平台的深度合作,加强与全球主要创新城市和地区的合作交流。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跨界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产业和社区共融发展。
四、地方实践
★基本情况
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省9项重点改革之一,把民营经济作为全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环境优化,切实加强领导包联和政策支持,推动“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生历史性新变化。“十三五”时期全省市场主体从327.7万户增加到692.9万户,今年上半年达到704.3万户;2020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63.3%,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62.5%、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79.6%,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同比增长11.8%,高于全省GDP增速。
★存在问题
一是简政放权还有差距。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在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办事便利程度不够。
三是在强化监管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双随机、一公开”有些地方还没有做实;基层执法力量需要整合,执法人员专业化素养需要提升;一些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服务意识不强,简单粗暴、任性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也接到不少来信反映这些情况。
★深化“放管服”具体举措
持续推进精准放权。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建设、沿海高质量发展、开发区能级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等重大发展战略,创新“照单点菜”放权机制,逐步稳妥下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助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审批效能。制定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分级权限事项清单,实行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分级办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推进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编制涉企经营前置、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大力精简各类重复审批、取消不必要审批事项。
持续改进监管手段。进一步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领域全覆盖监管、“互联网+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完善行业信用监管、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梳理分级分类监管企业清单,对“三新经济”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切实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年底前实现省、市、县三级应上事项100%全流程网办。扎实推进村(社区)综合服务站提升工程,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设置和业务办理标准,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更多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具体举措
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全面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切实提高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对接服务“三件大事”,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供给水平,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按照“四个一批”原则推动各类企业进园入区、整治重污染企业和退城搬迁、钢铁和石化等产业向沿海转移,围绕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深化“万企转型”和民营企业“百千万”提升工程,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康养和现代都市型农业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新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积极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扩大海外市场,有效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深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突出问题,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小微企业资产少、抵押难问题,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深化政银企对接,大力支持企业股改和上市融资,健全科技成果专家评价机制,打造科技与资本网上对接平台,全面解决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
深入做好支持服务保障工作,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着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规划、土地、用能、资金、物流等问题,全面规范执法司法行为,有效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五、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框架1
着力在“放”上回应“群众点菜”,让服务精准化。
着力在“管”上推进“化零为整”,让服务扁平化。
着力在“服”上打通“最后一米”,让服务温情化。
框架2
“放管服”改革五个“为”
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
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