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2024年4月2日,省长王正谱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听取今年我省民生工程推进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
二、深度解读
★省长办公会精神
2024年4月2日,省长王正谱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听取今年我省民生工程推进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
王正谱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固基础、补短板、抓普惠,扎实推进年度20项民生工程,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抓进度,细化分解任务,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加强调度指导,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按时完成。要抓质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开展实地督导,加强全流程监管,对已完成项目适时开展“回头看”,切实把民生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要抓宣传,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及时总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要抓谋划,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精准对接百姓需求,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团省委发布2024年10项青年民生实事
2024年4月,团省委发布2024年10项青年民生实事,进一步推进河北青年友好型省份建设。
这10项民生实事分别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省级层面举办9个班次培训,全省全年培训青年政治骨干2万人;实施“靓青春·河北青年文化艺术季”行动,不断丰富青年文化体育生活,全年覆盖青年10万人;实施“创青春·金团助青企”行动,年内至少对1000名青年创业者提供信贷扶持和保险保障;实施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组织各级团干部与大学生结对,全年帮助3000名省内毕业生就业;实施青少年关爱行动计划,开展“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结对帮扶18岁以下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1000名,深化“童心港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全省项目点开展活动不少于150次,服务农村留守儿童不少于3000人次;实施“我为家乡产品代言”项目,力争全年举办农产品大集不少于100场,帮助农村青年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收致富;实施新时代希望工程项目,希望工程学生资助项目全年资助家庭相对困难学生不少于1000名,希望科技实验室项目筹集50万元善款,在乡村学校捐建希望科技实验室;开展“高质量发展看河北”红领巾研学实践活动,打造少先队育人品牌,举办红领巾研学实践活动不少于100场次;实施“三生石婚恋交友”项目,搭建婚恋交友平台,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活动不少于300场,覆盖5万人次;实施青少年健康管理计划,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质升级,发挥基层联系点作用,提供送课入校、心理测评、心理辅导等服务,全年覆盖20万人次,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主题宣传活动,覆盖青少年4万人,实施优学计划,为家庭困难、品学兼优青少年捐赠价值200万元的近视防控眼镜2000副,助力近视防控政策落实。
★雄安新区4个重点民生和疏解配套项目集中开业开园
2024年4月1日,雄安新区举行重点民生和疏解配套项目集中开业仪式,雄安新区健康中国传播大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健康管理中心、雄安新区未来健康传播中心、雄安白塔幼儿园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业开园。
雄安新区健康中国传播大厦是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规划打造的重点项目,旨在传播健康理念,促进健康产业集群效益形成合力,为公众提供全面、权威、科学的健康信息服务,助推健康中国建设。雄安新区未来健康传播中心位于新区健康中国传播大厦内,旨在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文化交流等相关活动,传播大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健康管理中心是雄安新区首家专业化高品质健康管理机构,实施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致力于提供个性化、科学化、连续性的健康评估和直通北京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雄安白塔幼儿园是一所由中国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负责运营管理、中国儿童中心提供专业支持的儿童友好幼儿园,该幼儿园将与新区公办幼儿园形成市场互补、错位运营,着力打造优质安全的学前教育品牌。
★2023年实施20项民生工程成绩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带着感情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03万户。新开工改造棚户区14.59万套、老旧小区1816个。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设区市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得到巩固,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0%以上,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89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627万亩,新增4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农村面貌明显改善。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提升户厕40.12万座,新建和美乡村示范村334个。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716公里。保障水平稳步提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措施不断强化。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重点民生领域实现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改善。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行。我省体育健儿取得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平安河北建设扎实推进。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风险,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23年重点民生工作推进情况
(一)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新突破。一是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取得重要进展。群众持社保卡就能实现省内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7个高频场景一卡通用,电子社保卡覆盖率已达到81.8%。2023年12月底,京津冀三地联合签署“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将为群众带来更多便利。二是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广度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我们主动对接京津,2023年新签署社保经办、工伤鉴定等8项协议,让三地更多百姓受益。我们牵头组建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建成京津冀(河北三河)全国首家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京津实现特殊工种企业名录、特殊工种岗位名录、工伤保险协议机构互认,让京津冀社保数据可以共享。三是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出台支持新区人才工作十五条政策措施,发布2023年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当年建成并晋升为省级产业园。
(二)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同比增加0.2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53%。一是真金白银稳岗拓岗。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十七条措施,全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34.05亿元、惠及46.5万人,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52.63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82亿元。新发创业担保贷款25.99亿元,同比增长32.88%。在全国率先推出“人社惠农贷”,共投放419.38亿元,惠及农村居民27.76万人次。二是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六进”校园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52.29万名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1250.4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94.38万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现务工就业。三是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新创建省级劳务品牌30个,全省劳务品牌共257家,累计带动就业1000万人次。
(三)社保体系不断健全。一是社保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顺利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全年基金收入1655.35亿元、支出1628.86亿元。失业保险2023年1月1日起实行省级统筹,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待遇计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个人养老金制度在石家庄市和雄安新区先行先试、平稳运行,让参与群众老年生活更有保障。二是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3年底,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13.39万人、815.19万人、1153.53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扩面任务。三是社保待遇水平持续提高。连续调整全省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由年初的123元提高到138元,1100多万待遇领取人员受益。失业保险金月平均标准提高210元、达到1600元。
(四)人才活力持续增强。一是加快推进技能强省建设。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全民数字提升、乡村工匠培育、康养人才赋能等工程,开展补贴性培训47.98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1.1%。二是积极推进专技人才工作。出台了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25个系列78个职称评审条件。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新招收引进博士后242人。举办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大会等系列活动,2.6万余人才达成引进意向。三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出台调整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标准,为17所高校提高了绩效工资水平,全省96家公立医院实行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五)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一是扎实推进欠薪治理。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畅通维权渠道,2023年全省办结欠薪案件1.36万件,同比下降27%。在全国首创以项目为单位建立“农民工工资维权中心”,更好维护农民工权益。二是持续提升劳动关系调处效能。探索建立京津冀劳务派遣合规用工协同共治机制。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结案率达到99.7%,保持全国前列。
★2024年重点工作部署
(一)全力服务保障重大国家战略。一是加快推进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持续巩固提升省内“一卡通”,推动更多群众高频事项纳入三地一卡通用范围。主动对接京津,力争2024年底前30项京津冀“一卡通”应用项目落地见效。二是深化京津冀人社协同。发挥“五省六方”劳务协作联盟作用,举办京津冀鲁苏“就业直通车”活动。大力推进三地社保经办服务“同事同标”。三是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编制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举办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等。
(二)深入实施就业促进工程。一是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等机制。二是稳市场主体。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1%政策至2024年底,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三是稳重点群体。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和政策性就业岗位。多渠道帮助农民工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四是强创业扶持。组织好“创业环境优化”“创业主体培育”等系列活动,用好创业担保贷款、人社惠农贷等资金。五是优就业服务。开展“春风行动”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创建省级劳务品牌40家。做好河北福嫂进京就业工作,强化京冀劳务对接合作,与北京共建京冀家政服务员培训输转基地60家。
(三)兜住兜准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二是深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2024年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分别计划新增参保24万人、16万人、13万人。三是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发放工作。
(四)加强技能和专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技能强省建设。重点抓好部省共建技能强省协议落实。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河北省职称评审监管办法,出台博士后工作政策文件,对博士后人才全方位提供支撑。三是创优人才服务发展环境。高标准办好“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大会”等活动,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河北创新创业。
(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大根治欠薪力度。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压茬开展欠薪治理系列专项行动。二是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师技能等级认定协同,制定区域电子劳动合同管理服务规范。三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大风险隐患防范和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力度,落实包联化解责任,确保全省人社领域信访形势稳定。
★2024年实施20项民生工程具体内容
(一)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成棚改安置房7万套。
(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27个。
(三)口袋公园建设工程。新建口袋公园157个。
(四)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程。通过做好村庄规划、提供设计和施工技术服务、开展“建材大集”等工作举措,指导帮助群众全年完成2.16万户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任务。
(五)“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建设改造农村公路6000公里。
(六)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全省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0所,校舍面积50万平方米。
(七)农村厕所改造工程。改造卫生户厕29.79万座,建设公厕2692座,恢复重建粪污处理站144座。
(八)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为全省孕妇(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免费提供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服务,在孕期开展唐氏综合征和听力障碍筛查、诊断和干预,实现目标人群应筛尽筛。
(九)普惠托育服务扩容工程。新增普惠托位5000个左右。
(十)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程。组织开展全省1160万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建立学生电子健康档案,举办脊柱侧弯防控技术培训班,组织脊柱健康知识宣传,推广普及龙引操,对脊柱侧弯学生开展自愿性干预治疗,保障青少儿脊柱健康。
(十一)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支持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条件,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十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3000人以上,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对全省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十四)就业促进工程。创建省级劳务品牌40个,优化升级50家创业孵化基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
(十五)精准助残服务工程。全年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辅助器具适配、职业培训和就业、托养、助学、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评定补贴等服务25万人次以上。
(十六)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救助我省符合条件的农村和城镇低保、特困等“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妇女520名。
(十七)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对重点人群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5万件以上,让重点人群享受到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十八)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2万场以上。
(十九)体育惠民工程。建设或提升标准化体育公园和小型体育主题公园200个,建设更新行政村(社区)新型健身器材400处,建设乡镇(街道)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等300个。
(二十)“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培育五星级巾帼家政基地100个,选树五星级“河北福嫂”300名,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5000场。
三、实战应用
例题1.针对群众诉求,你认为有关市县供热主管部门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群众采暖遇到的实际问题,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要求:措施得当,切实可行,表达清晰,语言简练,不超过700字。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