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持续推进,河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总体情况向好。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取得新成绩,进入“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呈现新特征、人口结构产生新变化、消费催生新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的向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统筹推进“十大战略”,并进一步明确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路径。
2022年2月18日,省政府公布《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明确了我省“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到2025年,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二、深度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要求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文章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战略眼光,增强风险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
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节奏、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合力,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
文章指出,要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
文章强调,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主要目标
《规划》明确我省“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到2025年,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兜底保障有实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加大,公共服务财政、投融资、用地、税费减免、人才培训、财政补贴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向适度普惠转型发展。到202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0%,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率达到99%以上。
重要领域有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一批高水平医院和国内领先的重点优势学科,四级医疗中心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县域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建成中医药强省。高标准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新增5所高校、7个重点学科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水平,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职业教育支撑技能社会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优势扩大,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高品质服务有突破。建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旅游带国际影响力不断彰显,全省旅游业综合贡献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建成国家文化创新高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总人口的37%以上,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力争迈入体育强省行列。发展多元康养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康养目的地和康养产业集群。
改革创新有作为。教育、医疗、养老等重要公共服务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供给模式、治理机制、管理体制等一大批改革成果落地见效。政府公共服务“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质服务资源“一卡共享”、数字化服务“一码同扫”。率先推动郑州都市圈城市部分民生服务待遇互认、标准互通、准入互许、成本共担和资源共享。
社会保障更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不断优化,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断提高,转移接续更加顺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5%,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80万人、1100万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向适度普惠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主要任务
一是努力让每位学生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高中阶段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园)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实现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全面提升我省职业教育水平,重点培育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不断拓展学生学历、技能、就业通道。
二是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便捷普惠的健康服务。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优先健全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疾病联防联控。继续扩大普惠型医疗服务供给,积极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力争建设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105个县域医疗中心提质升级,实现县级“三所公立医院”全覆盖,300所乡镇卫生院达到或接近二级医院水平。鼓励发展高品质健康服务和智慧医疗,满足群众高端服务需求。
三是努力解决“一老一小一青壮”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水平,着力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失能半失能专业照护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保护母婴身心健康,基本建成方便可及、成本可负担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全省90%的县(市、区)建有1到2所综合性托育机构,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工程,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劳动保护,逐步实现就业扶持政策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是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农业转移人口纳入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工伤失业保险服务,争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加强对低保、特困、残疾人、孤儿的救济和帮扶,推动省辖市、县(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80%以上的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市县公益性殡葬设施市县乡全覆盖。
五是努力丰富人民群众公共文化体育生活。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创新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场馆,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发挥我省文旅资源大省优势,加快建设郑汴洛世界级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总结推广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等成功经验,以创意与科技手段,不断满足群众品质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服务。
★河南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不足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需要增加。在教育、医疗、体育等方面的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诸如基础教育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护士数、人均体育场面积等,由此造成的“大班额”“看病难”“健身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需要提升。历史欠账、地方政府财力薄弱等多种因素叠加,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如教育方面,学前教育仍是河南省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入园难虽初步缓解,但普惠性还有待提高。全省普通高中财政投入居全国后位,债务亟需化解。
三是公共服务供给结构需要调整。城镇基础教育资源短缺与农村“空心校”等问题并存,“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县级医院专科能力不强,人才短缺,县域病人外转率超过18%。
四是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急需多样化。由于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投资体量大、回报周期长、投资收益率低、社会资本吸引人才难等特点,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而且举办水平也十分有限。虽然河南省出台了很多支持社会办医、民办教育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服务主体和提供方式还比较单一。
★河南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要广覆盖,实现应保尽保。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作为社会保障扩面重点。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动中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等单位和人群积极参加失业保险。逐步启动我省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将全省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优先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二是要提层次,强化互济能力。规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完善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管理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省级管理。
三是要保待遇,兜牢保障底线。落实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机制,合理确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四是要建机制,完善支柱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强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大力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落实落地。
五是要优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向银行网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打造社会保险“15分钟服务圈”,着力推动实现社保业务“全省通办”,推动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格局。
★河南保障转移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