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7月5日,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楼阳生强调,要牢牢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围绕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破冰布局,聚焦“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凝练一流课题、实施重大项目,强化科研组织、协同攻关、应用转化,以技术升级实现优势再造,以原始创新引领换道领跑。
7月27日,为了加快推动我省材料产业“换道领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以科技创新驱动我省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材料产业支撑。
二、深度解读
★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河南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的目标方向
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基石和支撑。当前,大国博弈的焦点在制造业,区域竞争的重心在制造业,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主要赛道也在制造业。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目标方向上突出以下三点:
一是瞄准高质量、筑强基本盘。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的重大要求,坚持“二三一”产业结构价值取向,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引领,把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贯通起来,将制造业比重稳定在30%以上,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挺进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方阵。
二是开辟新赛道、重塑竞争力。河南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后期,制造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建设制造强省,必须立近谋远、换道加速,外引内育、精准落子。换道领跑,“换”是抉择,“道”是路径,“领”是目标,“跑”是状态。要通过高位嫁接、抢滩占先、前瞻布局,加快制造业价值链跃升、产业链优化、竞争力重塑,向着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不断迈进。
三是育强企链群、挺进中高端。把培育优质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梯次培育机制,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把做强产业链作为产业振兴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延链补链、育链强链,锻长板、补短板,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把集群集约发展作为换道领跑的重要路径,大力培育和打造先进制造业特色集群。
★河南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的重点举措
概括起来,主要是实施“三大专项”、开展“七个行动”、强化“六项保障”。
实施“三大专项”。一是传统产业提质发展专项。聚焦钢铁、建材、化工等8个传统产业,加速基础材料延链高端“新材料”,加快优势装备转型智能“新装备”,拓宽汽车产业智能网联“新赛道”,打造食品轻纺现代时尚“新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到2025年,传统产业比重降到30%左右,传统产业新型化率达到60%,跨入新兴与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二是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专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7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芯屏网端器”生态、高端装备问鼎“大国重器”、新型材料筑基高端前沿、生物医药“康养一体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产业“高占比用能”替代、节能环保“装备+服务”全链条提升。到2025年,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规模化倍增,总体规模达到2.6万亿元,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三是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专项。重点推动未来产业在技术、产业和应用实现重大突破,在氢能与储能、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形成规模化生产与应用,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新赛道,形成“技术+产业+应用”链式发展格局,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示范区。
开展“七个行动”。一是创新高地建设行动。以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企业、攻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新品为重点,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二是集群强链提升行动。重点打造10大制造集群和30个产业链,逐链编制推出产业链图谱,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盟长“双长制”,分别由省级领导挂帅,分业分链攻坚。三是项目投资支撑行动。实施制造业投资万亿提升工程,强化新技改支撑,力争每年签约先进制造业项目1000个、开工2000个、竣工达产2000个。四是优质企业培育行动。深入开展头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和民营企业对标提升活动,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每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十四五”期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0家。五是数字融合赋能行动。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每年新建150家左右智能工厂(车间),培育100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六是绿色制造降碳行动。深入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创建,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的绿色供应链发展模式,率先在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等行业推动碳达峰,支持建设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七是开放合作发展行动。制定发布产业转移指南,深化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合作,力争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年均增长10%以上。
强化“六项保障”。主要是从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用地、服务和组织等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入手,推动要素链、制度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耦合,为换道领跑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支撑,着力打造一流的主导产业发展生态。
★河南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五大专项行动”
一是创新强链行动。着力优化产业链创新布局,围绕重点产业链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解决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建设一批产业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二是数字融链行动。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数字经济的产业链,分行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率先在“两高”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推动5G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建设,促进产业链互联互通,打造河南省独具特色的产业数字化应用新场景。
三是转型延链行动。开展新技改提升行动,加快传统产业链转型升级,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全覆盖。提升传统产业精深加工能力,推动产业链向终端、高端环节延伸,鼓励传统资源型产业链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转型。
四是服务稳链行动。分产业链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大企业将更多省域内中小企业纳入供应链体系,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本地配套率。加强产业链备份体系建设,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服务好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企业。
五是招商补链行动。强化产业链招商补链,利用好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国家级平台,引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针对我省产业链缺失的关键项目、技术、平台和人才,鼓励各地加大针对性招商,给予重点支持和重点服务。
★河南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质发展四项工程
一是实施新技术嫁接工程。依托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制等科研组织方式,分领域组织新材料、新装备、核心零部件等攻关计划,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克一批、转化一批国际、国内前沿新技术。持续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等新产品推广政策,着力形成传统产业“技术研发—高位嫁接—规模生产—新品应用”的良好生态。
二是实施新模式提质工程。智能化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标杆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服务化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品牌管理、供应链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绿色化方面,要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创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实施清洁生产提升计划,分行业研究制定碳达峰方案,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实施新链条重塑工程。要着力强化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后端服务全链条培育,推动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以精深加工、高端与终端产品制造为代表的一批“新制造”优势产业链。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库,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补短板项目,“十四五”期间,力争实施500个投资亿元以上高位嫁接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到200个以上。
四是实施新生态构建工程。统筹各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发挥相关基金作用,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强化企业用地、用能、用工保障,对于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在环境容量、碳排放、能耗等指标方面给予倾斜。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提高重点产业链服务与治理能力。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相关内容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兴则经济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省。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省发展的基本盘,不仅要稳住,而且要加快改造升级。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推进科技赋能增效,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开展新技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推进产业链绿色化改造,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率先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推动碳达峰。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装备、食品、轻纺、新型建材等产业迈向中高端。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就能跑出动能转换的“加速度”。要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发展基础较好的领域,大力补链强链延链,培育“链主”、形成生态,增强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行业话语权。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节能环保、5G等极具潜力的领域,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打造材料强省。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这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要加强跨周期战略谋划,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在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领域,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培育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推动类脑智能产业孵化和应用,积极建立未来网络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体系,超前部署生命健康科学、前沿新材料,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顺应新趋势、服务新智造、满足新消费,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服务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家政物业、商贸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发展多式联运,做大做强航空经济、口岸经济、临港经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培育壮大多元金融主体,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积极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市场,完善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功能,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创新发展,支持鼓励企业上市。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打造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发展工业设计、工业软件、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打造设计河南。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先进制造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立足电气、矿山、盾构、起重机械、轴承、农机等优势领域,推动传统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实施中铁装备产业园、富士康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洛轴高端轴承产业园、卫华智能起重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培育一批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十四五”末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高端装备占比30%以上。
聚焦品牌高端、生态有机、质量安全,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大力发展肉制品、面制品、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推进酒业、奶业振兴,实施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双汇(漯河)第三工业园、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三全食品航空港工业园等项目,培育2个千亿级、10个百亿级龙头企业。“十四五”末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培育知名品牌100个。
围绕做强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5G、先进计算等产业链,加快超聚变服务器、紫光股份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新东微电子中试基地等项目建设,形成服务器150万台、PC机300万台产能。力争“十四五”末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方向,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建成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二期项目,加快建设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和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宇通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推动与一汽、东风集团产业合作,提高产业配套及后市场服务能力。“十四五”末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大力发展先进金属、先进合金、精细化工和绿色建材,实施宝武铝基新材料、鹤壁镁基新材料、平顶山尼龙新材料等项目。做强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实现从材料到器件到装备的跃升。
聚力发展高端创新药、现代中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实施华兰生物流感疫苗开发及产业化、真实生物新冠特效药开发、安图生物诊断仪器产业园等项目。做强宛西制药等知名中药企业,建设南阳、信阳、洛阳等中医药产业基地。打通生物医药与康养产业链条,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聚焦量子信息、氢能与新型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6个重点领域,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规划建设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加快氢能全产业链研发和一体化布局。大力发展“区块链+”新型业态,培育碳基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集群,形成“研发+产业+应用”链式推进格局。
做优现代服务业。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培育30家左右全国领军型物流企业,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天使风投创投基金,支持郑商所优势再造,提升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功能,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打造设计河南。在科技中介、信用服务、会计、咨询等领域引育一批品牌机构。建设一批文旅文创融合项目,培育壮大沉浸式文旅、研学旅游、考古旅游等新业态。
做实各类开发区。完成开发区整合,精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和功能布局,确保产业用地占比不低于60%。全面推行“三化三制”和“管委会+公司”改革,剥离社会管理事务,强化经济发展主责主业。以“亩均论英雄”,设置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等约束性指标,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力争新增2个规模超千亿元、5个超500亿元的开发区。
三、实战应用
例题1:近年来,鹤壁市实施“换道领跑”战略,聚焦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多业兴旺”的发展新路径。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政务信息发布在政府门户网站。要求: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语言凝练。不超过700字,25分。
【参考作答】
数智赋能产业转型 河南鹤壁“换道领跑”
近年来,鹤壁市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四优三新”主导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产业格局由“一煤独大”变为“多业兴旺”的发展新路径。
改造传统产业,唤醒“老树新芽”。为破解发展难题,鹤壁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向绿色化改造要效益,推动技术改造提速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鹤壁已经形成电子电器产业、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产业、绿色食品产业、镁基新材料产业4个优势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3个新兴产业的“四优三新”主导产业发展体系。
培育新兴产业,驱动“多业兴旺”。鹤壁市坚持将数智赋能作为‘换道领跑’的关键之举,持续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519家数字经济关联企业相继落户,推动形成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目前,鹤壁市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园区6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4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6家,科技创新能力全省第四,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五位一体”。聚焦“四优三新”主导产业,鹤壁市实行“营商环境+产业生态+招商体系”模式,创新推出了以“服务管家”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向全市企业选派了2521名服务管家、9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和1766名首席金融服务员、警务专员、法律服务专员,实现了三次产业、“四上”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全覆盖。
例题2:假如你是省工信厅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材料,围绕保障物资和产业链稳定,写一篇简报。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15分。
【参考答案】
强化“三个保障” 护航企业发展
为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河南省工信厅积极主动作为、凝聚工作合力,有效保障了省内重点企业稳定发展。
保障要素齐全,稳住企业发展“基本盘”。梳理企业需求,健全信息联络机制,对接协调国家工信部和其他相关省市,保障省外上游供应企业和下游产业链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企业生产证照、厂房、关键原辅料等生产要素供应,助力企业稳产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