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3月18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会议指出,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并公开发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四川工作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标志着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为成都未来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重大机遇、提供了战略指引。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推动《总体方案》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深度解读
★重要表述
1.中央部署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成都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2022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2022年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正式发布。《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成都度身定制的重大战略指引,赋予了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时代使命,明确了打造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的发展要求,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明确了任务书和路线图。
2.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要求
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加快现代化国际都市建设进程。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增强全球性航空枢纽和国际铁路港功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天府新区做强总部经济和商务会展、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核心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公园城市先行区。成都东部新区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等现代产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建设模式,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创新高地。
3.四川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
支持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深化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积极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实施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发展,支持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启动建设成德、成眉市域(郊)铁路,加快建设成资市域(郊)铁路,大力推进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前期工作,推动既有铁路公交化运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重大意义
从建设公园城市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被赋予了发展的新战略定位,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公园城市建设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对城市发展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将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径、树立新示范。
★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2.工作原则。一是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统筹生态、生活、经济、安全需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发展潜力,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强化规划先行,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聚焦重点、创新突破。突出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和建设要求,聚焦厚植绿色生态本底、促进城市宜居宜业、健全现代治理体系等重点任务,探索创新、先行示范,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三是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顺应国情实际、树立国际视野,根据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特点,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四是稳妥有序、防范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稳妥把握建设时序、节奏、步骤,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发展定位。一是打造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充分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率先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二是打造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城乡融合更为深入,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三是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践行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的理念,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全面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率先探索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
4.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性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城市治理体系更为健全。到 2035 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衔接融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全面形成,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成熟定型,人民普遍享有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生活,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面建成。
★主要任务
1.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眼构建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公园体系、生态系统、环境品质、风貌形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是构建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融合格局;二是建立蓝绿交织公园体系;三是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四是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五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六是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
2.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推动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为人民群众打造更为便捷、更有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家园。一是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三是增强养老托育服务能力;四是提供优质医疗教育服务;五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六是建设品质化现代社区;七是提升文化旅游魅力。
3.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围绕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壮大优势产业、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相统一,使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一是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二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四是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五是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六是建设人才集聚高地。
4.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为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提供保障。一是增强抵御冲击和安全韧性能力;二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构筑智慧化治理新图景;四是建立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机制;五是建立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
★重大保障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示范区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根本保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完善实施机制。四川省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督促做好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成都市要强化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力量,确保示范任务落实落地,探索建立健全公园城市建设细则、标准、地方性法规,强化依法治理。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按程序报批。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四川省协调配合,在公园城市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成都市先行先试,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要素供给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统筹指导,适时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领导要求
2022年3月18日上午,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参加2022年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做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都市要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公园体系、生态系统、环境品质、风貌形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对策措施
建设好公园城市示范区,是事关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成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战略思维系统把握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基本原则,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1.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一是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坚持创新发展。建设公园城市,核心仍在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是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成都要借助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公园城市的新模式,走有特色有创新的发展之路。二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创新发展。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成都要善于破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与实践这一时代性课题,通过公园城市建设走出“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这就尤其显示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示范性意义,给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绿色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真正示范和榜样作用。三是在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创新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精神财富,实质是新时代鲜活的关于什么是绿色发展、坚持什么样的绿色发展、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事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中国美丽。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要创新思维,善于以经济学思维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以我国“双碳”工作的历史性任务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为双轮驱动,以公园城市建设为载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新技术、转化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2.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一是统筹好城市与农村、城内与城外的关系。既要全面推动公园城市、城市公园建设,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公园城市建设要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重视城乡统筹发展,重视城乡品质共同提升,将城市中心、环城生态区、远郊区纳入主体框架之中,从全局出发,优化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二是统筹“顾全面”与“抓重点”的关系。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等战略机遇叠加,为成都与周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成都处于空间结构优化期、发展动能转换期、地方品质提升期、城市转型攻坚期,成都建设以协调为新优势的综合型公园城市,要统筹推进事关成都发展的各项工作,既抓重点,又顾全面,处理好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成都城市综合竞争力。三是统筹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成都是一座美丽的休闲城市,必须构建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体系,发展生生不息的自然哲学,倡导适度消费,崇尚简朴生活,反对无节制高消费、“猎奇”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必须将人的活动同遵循自然规律、维护整个“生”的系统联系起来。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一是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系统观为引领,坚持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建设公园城市,要全力避免以生态文明之名搞伪生态文明的现象,避免以工业化的思维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造成更大的破坏。成都建设公园城市,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更加尊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二是既要有“颜值”更要重“内涵”,更加重视因地制宜,处理好“自然规律”与“人工改造”的关系。生态是公园城市的本底,绿色是公园城市的直观视觉体验,但这不等于“绿颜色”城市。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要重视以自然之力扩绿、增绿、修绿、护绿。要以成都自然生态本底为第一优势,探索自然资源本真度较高、后期管护资源占用较少、长期运营成本较低的建设模式。反对以工业化思维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严防“大树进城”,严防以破坏生态的方式建设生态,不搞泛生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