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有些大城市大拆大建搞建设,然而上海却搞的是符合当地文化的富有烟火气的小型建设,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需要考生首先认识到题目中两种城市建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厘清题目,进而对于如何进行城市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答案解析: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经说过:“城市的生长,并不是单纯的疆域扩张,而是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过程,使其焕发出全新的时代能量。”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很多大城市纷纷兴起“新城区”建设热,大拆大建大搞建设,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却也造成千城一面。反观上海等城市,从过去的一拆了之,到如今的原地翻建、抽户搬迁、有机更新,参差多态的“吐故纳新”,留下了城市的“烟火气”,也为城市的更新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以大拆大建的方式来改造城市是不可取的,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样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致使一些本可以继续使用的建筑过早“夭折”,而要重新再建,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一拆一建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最后,大拆大建导致花样百出的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甚至出现像被称作“李拆城”的李春城、“季挖挖”的季建业等人,既引起大量民愤,还滋生严重腐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因此,想要搞好城市建设,还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真正地政绩工程是要建到老百姓心里的,是看病不再难和贵、是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体会,绝不是四处林立而又无人问津的空中楼阁。要改变城市建设的拆迁文化,让城市留住不断有历史积累变迁的痕迹,留住体现城市品质的载体和要素。
第二,创新改造形式。城市建设规划应更加注重城市建成区存量的改造和提升,注重修补、修复、提升,注重微改造、小动作,由大拆大建向小拆小建、不拆而建上转变。
第三,广泛征求民意。城市建设过程中领导干部要下一番调查研究的功夫,真正摸清本地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对其历史与文化价值有明确认知,在改造之前广泛征求专家特别是当地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努力将城市升级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城市建设告别大拆建,才能留得下记忆,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