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提问:本人91年女副乡长,现有机会遴选到市局,但只能保留职级待遇,任普通机关干部,是否值得?此外还补充到:市里距现住址50公里。
这名网友来提问,说明她还在犹豫。我想起身边的两个例子:
十多年前考公务员的时候认识了几名考友,其中有两位一起考上了乡镇岗位,而且两个乡镇还挨着。小A能力很强,工作也积极,恰逢老主任退休,没两年就提拔为党办主任,又过了三年就当上了副乡长——那时他还不到30岁,意气风发;小B有文采,但是性子直,和领导拍过几次桌子,虽然每次都是“据理力争”但是大家仍把他看做“刺头”,在单位郁郁不得志,最后抓住借调的机会到了县办工作。十年后,小A还是那个副乡长,只是嗓门更大了、头发更少了、肚子更圆了……而小B留在了县办,后来还参加了市里组织的遴选,现在是市委办的正科级干部。前两年小A上小学的女儿想调换班级,还是托小B帮的忙。
小C是我的高中同学,人长得精神、脑瓜子也活,名牌大学毕业后考入市局机关工作,四年时间就当上了副科长。正春风得意之时,突然换了科长——空降了某位领导的夫人。新科长上任后和小C横竖不对付,工作积极会挨批评,不积极也不行。机构改革前,小C机缘巧合遇贵人相助到了省厅工作,没两年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科长。新上任的厅长很欣赏他,调来身边当秘书,去年提了副处。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事儿传到原单位后,原来经常刁难他的科长还专门发短信表示祝贺,并极力邀请他常回去看看……
这两件发生在我自己周围的事儿让我感触很多。公务员是一份特殊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单位的“钉子户”更不是领导的“家奴”。单位离了谁都能正常运转,好的领导也一定希望我们能展翅高飞——正所谓“人往高处走”,万万不要被自己的“愚忠”感动自我。很多时候,平台远比个人的努力要重要的多,真正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到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回到网友的提问——实职干部变普通干部,值得吗?平台提升了,待遇基本不变,当然值得!
从工作内容上说,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尽管中央一再为基层减负,但是随着社会治理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的持续提高,基层公务员长期面临人少事多、情况复杂、积重难返等突出问题。很多基层干部长期加班加点,甚至疲于应付,连正常的请假休假都是奢望,更不用说挤出时间梳理总结、系统学习。在更高的平台工作,业务相对较“专”,工作内容从执行向协调转变,参加培训的机会多,加班加点的情况也能缓解节很多。此外,裙带关系、地方主义、“主仆”思想等也是基层干部工作之外的烦恼。越往上走,人员素质相对越高,正常的工作交流和相处反而更加容易些。
从个人发展来看,平台越高、机会越多。提问的“女副乡长”举棋不定,说明其能力非常突出,很好的适应了基层工作,目前也有一定的“实权”。但是权力即责任,如果没有时刻紧绷神经、为民服务、谨言慎行、有所作为,所谓的权力就会成为枷锁和牢笼。此外,在县里向乡科级正职进步,难度极大。前几天公众号中发布了一篇名为《在县城,提拔为正科有多难?》的文章,非常全面的介绍了县域的官场结构和提拔比例。以“女副乡长”目前的能力水平,到市局机关工作,提拔正科是“板上钉钉”,冲击副处是“常规操作”,有好的机遇会发展的更好。
从家庭保障来谈,市县之间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抹平。家庭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更是干好工作最强大的后盾。这名“女副乡长”31岁,可能孩子还小没考虑到教育问题;父母也相对年轻身体硬朗,没有后顾之忧。但是优秀的干部一定是“以工作为重、兼顾家庭”,城市中优秀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眼前也有现实问题——“市里距现住址50公里”。任何困难都不是无法解决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事儿要一件一件办,万万不要放大困难吓唬自己。以我自己为例,农村贫困家庭,考入省城的时候没有什么积蓄而且收入也不高,面对高昂的房价当时也很犹豫要不要去。慢慢通过亲友、同学的帮助和小两口的共同奋斗,也在省城买房安了家,工作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日子过的清苦,但是生活还是很有奔头。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改变总是痛苦的。希望这名“女副乡长”能够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作出选择。生活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不论身在何处,干好事、顾好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面朝大海、无愧于心,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