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说的是,遴选本没有大神,努力得多了,也就成了大神。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意外大于惊喜,毕竟自己也曾觉得一场主观性的考试,答得再好也未必能对上阅卷人的口味,所以此次中央遴选能得85.5的成绩,纯属意外。 但意外决不是偶然,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你或许只看到了他表面的光鲜和亮丽,却未必体会得到他背后付出的汗水,甚至是泪水,只是他习惯了以阳光待人,所以他经常自嘲自己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内心装着一个自转的小太阳,不论顺境逆境,永远光芒四射。 送走考察组的那一刻,我就长舒一口气,不论结果如何,我能做的已经到此为止,一切静待天命。我相信,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运气也不会差到哪去。 所以,今天应邀写下这篇文章,和网友们一起说说大神是怎么炼成的。
一、强大的内心世界 遴选学习是一个相当枯燥、孤独的过程,常常会有一种快坚持不下去的感觉,别人都在健身休闲、娱乐应酬等等,你的生活却简单地只剩下工作和学习,有时甚至连家庭都顾不上,所以你的身边能出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已是非常不容易,而且基本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事,很少能象学生时代那样坐下来认认真真讨论一下遴选题目怎么答,如何运用最新的热点去进行案例分析,大作文如何结构?如何展开?这些问题基本上只能靠自己去琢磨,但很多人往往都是囫囵吞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时候我也尝试去和我身边的同事讨论一下案例中的题目在实际中如何操作?但是他们给出的答案往往并不令人满意,毕竟基层工作本身就有很多不规范之处,我曾经把老师给的一道模拟题,问我们当地的信访局长,要是咱们某个水源地附近有养殖场,老百姓说受污染来上访,怎么办?他给出的答案令我啼笑皆非。所以,遴选路上很孤单,没有人可以陪你。但我很幸运,一直以来有人陪。上周是感恩节,我给两个老师分别发了短信,一个是我考研路上的,一个是我遴选路上的。那时候,我已经参加工作,而且在一个乡镇上,没有微信,QQ也不太方便,我和异地的老师就用手机短信交流,每次我在看书过程中有问题,第一个就会拿起手机发给她,她总是在上课之余耐心给我解答,有些回答至今依然记得。现在,我又多了一位良师,他在北辰,虽然他很忙,话不多,点中的却往往是死穴。
二、娴熟的兵法韬略 遴选也是一场战争,是一场你与出题人之间的无形之战。出题人总是想方设法地推陈出新,希望能够考出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字表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考生,我们不仅要从战术上学会讲话稿分哪几部分?情况报告的标题怎么拟制?等等具体问题,还要学会腾挪悬移、运筹帷幄的总体布局能力,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战略思维能力了。拿今年的中央遴选最后一道真题来说,很多人之前都预测到可能考“两学一做”,但预测到热点并不是说你就会答题了。题目是“两学一做”讲话稿,站位是市委书记,场合是动员部署会,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如果你是市委书记,你对你写的那个答案满意吗?你能想象一个动员部署会都是什么人参加吗?当你坐在台上,用你所谓的漂亮的花里胡哨的小标题能把下面坐的局长们、县长们、县委书记们说服吗?能把这项工作安排部署好吗?能够会议开完就自觉抓落实去了吗?甚至有些人都分不清题目考的是讲话稿的第二部分还是第三部分,那就不管从战术上还是从战略上都还差了一个档次。所谓“身为卒位,胸为帅谋”。所以中央遴选考试,它不是一场简单的考试,每一道题目的背后都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考量。所以有些同学说,遴选培训课太专业、跟不上,那是因为你可能还太肤浅,还停留在对仗工整、四六句等等雕虫小技上。有这一身小技巧,省遴选、市遴选也许可以获胜,但中央遴选却还差了一筹。甚至有些人用不好小标题的技巧,出现以文害意的现象,那更是要不得的。所以,思维第一,内容第二,技巧第三。
三、深厚的日常积累 我工作的部门是综合部门,每天能够接触到各个省级部门最新的政策文件,省市领导的各种讲话以及上报的总结报告等等,但没有时间细看,只是粗略扫描式阅读,对于开阔视野还是非常有益处的,所以如果在工作中有机会看文件,还是要多看。当然,还要会看,最好是边看边总结归类,每一类文章不需要多看,真正看懂看透才是关键,有了这个思维框架然后就是广涉猎填充内容的事了。至于人民日报、求是、半月谈、瞭望周刊等等杂志,确实都是好文章,但我因为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看,当然还有个中国政府网的APP推荐大家下载,每天国务院新出台的政策、召开的会议都会及时推送出来,吃饭的间隙也可以浏览一下。辅导机构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有中央、省级的具体政策应用案例,也有市县、乡级的应用案例,可以很好地弥补工作局限性,体会不同层级机关背后的工作思维和运转逻辑,你就能达到跳出问题看问题的高度了。再就是不断的练习了,古语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觉得是用兵一时,练兵千日,所以说考场的3个小时,是用尽我们多少年的心血啊。多做题,做完后请老师批改,老师批阅一套我自己再对照思考一遍,我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差距在哪里?如何避免老师指出的问题?话说思维的问题还真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就能扭转,自己也需要不断地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建构更加系统的思维。尤其是参加工作时间相对较长的人,思维更加稳定,不一定能够接受他人的思维并改变自己,我就是用最笨的办法,把老师的批阅意见放在我的答题纸上面,订在一起,有空就翻一翻,在不断的分析、比较、反思中有了质的改变。事实证明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遴选没有捷径可走,非经一番寒彻骨,哪能体会梅花香?
所以,遴选本无经验,如果非要说什么经验,那就是你在喝咖啡的时候我在学习,你在旅游的时候我在学习,你在喝酒应酬的时候我在学习。遴选不是一次旅行,没有风花雪月;遴选也不是一场演唱会,没有鲜花掌声;遴选就是一场修行,一场思维蜕变与理论积累的现实突围,北辰,感恩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