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到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如何让小种子迸发大能量”越来越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意义分析
农为邦本,种为农本。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种子会引发大麻烦。历史上,19世纪40年代,一场马铃薯晚疫病让爱尔兰马铃薯歉收,由此引发爱尔兰大面积饥荒,导致100万人死亡,大批人逃往北美。当时要是有土豆良种,这样的灾难就不会发生了,这可谓是“一粒种子”改变了爱尔兰的命运。现实中,我国在大豆、玉米、高端蔬菜等方面的育种技术,仍然存在诸多的“卡脖子”问题。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蔬菜种子进口2.24亿美元,占进口额的一半以上,比如西兰花等蔬菜,“洋种子”占比超过80%。我国一些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受制于人的威胁并未完全消除,这就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对策措施
破解种子“依赖症”,打赢种业翻身仗,必须加快种业自立自强步伐。
首先,建强种子库,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强种子库是中国走向种业强国的基础。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初步调查发现,在湖北、湖南、广西等6省份375个县71.8%的粮食作物地方品种消失,其中不乏优质、抗病、耐瘠薄的特性品种,这就说明我们还需下更大功夫做好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同时,对种子好不好、强不强加快精准鉴定,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
第二,突出企业在种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前十强仅占国内市场15.8%的份额,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分工合作,对在市场上不能得到回报、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由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导;对于其他商业化的领域,则应保证充分的市场化竞争程度。
第三,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一颗好种从研发到最后落地,往往集结着几代人的努力,如果任由“拿来主义”盛行,那么必会导致种业市场的无序竞争,乃至“劣币驱逐良币”。做好了知识产权保护, 科研人员才不会有后顾之忧,企业方不会担心遭遇侵权假冒。
结尾
端牢中国碗,须有中国粮;充实中国粮,须有中国种。育优中国种,才能增强中国农业“芯动力”,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才会棒棒的。(河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