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好队伍应该是“心齐气顺劲足风正人和”,一个好团队应该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团队怎么带、队伍怎么建,如何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队伍带得有模有样,重要在于让人人明事理、懂规矩、守纪律、重程序、讲团结、有所为,这不失为队伍建设的秘诀。
一是明事理。简单地说就是懂事,就是明白事情的道理、弄清事物的规律,知道“你为什么而干”“你是干什么的”“你能干什么”“你该怎么干”。现在不少人就因为平时稀里糊涂地干、不明不白地活、似是而非地过,结果出了毛病、有了问题,踩了底线、越了红线,都还浑然不知,成了政治上的糊涂人、思想上的迷茫人、理论上的跟风人。明事理,才会政治上明白、思想上清醒和理论上自觉,才会有一个准确的人生方向和清晰的角色定位。
二是懂规矩。规矩是什么,就是约束和规范言行举止的那些理儿。现实中,有的人总觉得规矩可有可无、可硬可软,总是把它当作“橡皮筋”,或者当作“雨伞”来用,有的则弃那些“老理”不用或把“老理”乱用,搞自己的歪理,给自己留空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有老规矩,也有新规矩;有硬规矩,也有软规矩;有约定俗成的,也有形成条文的。规矩是不能坏的,也是不能破的,更是不能逾越的。规矩一旦破了、坏了,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一个团队里,不懂规矩就是不懂事、不知理,人人都得知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真正养成按规矩说话办事的好习惯。
三是守纪律。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视纪律为羁绊,把纪律当摆设,甚至认为纪律是侵犯人权、限制自由,千方百计、挖空心思钻纪律的空子,成了“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革命纪律性,无往而不胜。纪律是成文的规矩,是刚性的规矩,是步调一致、同行同向的保证,没有纪律只会是一盘散沙,各吹各的调、各走各的道。缺乏纪律约束的队伍只会是散兵游勇,缺少纪律要求的团队充其量只是一个“俱乐部”。用铁一般的纪律来约束人,养成在铁一般的纪律下行动,这支队伍就能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四是重程序。如果说团队是一台机器的话,程序好比是机器运作的链条或者说是生产线,它把一个个生产要素井然有序地带动起来。然而,一些人常常不重视程序,有的忙时急时不考虑程序,在程序上“偷工减料”,有的则在程序上顺我者用、合意者用,不顺或者不合意者弃,搞变通、打折扣,甚至把程序当作幌子,实则搞程序“空转”,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凡事严格走程序,“规定动作”一个不少,即便出了难免的差错也“情有可原”,而不重程序则可能“罪加一等”,这正是程序正义之所在。
五是讲团结。团结出战斗力、出形象、出干部,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告诉我们,相互补台好戏一台,相互拆台共同垮台。有的团队内部你争我斗、追名逐利,搞得乌烟瘴气、生态恶劣,于事业发展无益,于个人进步无助。好团队应该是你落下我捡起、你忘记我提醒,相互抱团取暖,互帮互助。当然,健康的团结,不是搞团团伙伙,更不是搞江湖式的“金兰结义”,是讲团结但不结团,靠团队但不靠团伙,这样的团结才会有生命力,才能筑起事业发展、个人进步的生命线。
六是有所为。有为才有位,一个人和一个团队的影响力是干出来的。现在有的人面对新常态不作为、慢作为、不会为、不善为,好比大象屁股推不动,或者像算盘珠子一样拨一下动一下,这种状态怎么能干出成绩?无所作为又怎能有地位、有位置。久而久之,不作为、慢作为、不会为、不善为的人只会靠边站,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缺少干事创业的干劲和韧劲、缺失干事创业的那么一股子“气”、一股子“劲”的人只会被边缘化。
干事创业靠什么?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有很多答案,包括靠带头人、靠创新创造、靠观念理念、靠制度机制等,但说到底还是靠这支队伍有梦想、能坚持,靠这支队伍能够明事理、懂规矩、守纪律、重程序、讲团结、有所为。
中组部研究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局副局长) 徐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