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重点抓实抓好十二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六项是“抓实抓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以“千万工程”经验赋能乡村振兴,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二、深度解读
★重要指示
总书记对山东“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同年6月,视察山东时指出,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2021年10月,在东营考察调研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3年9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考察了枣庄石榴种植园,强调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四个方面”做法
山东省有5.4万个行政村,东中西资源禀赋、村庄形态、文化习俗等各不相同。实践中,山东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基层探索实践,明确了片区引领、示范带动这一工作思路,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因村因地制宜,抓村连片、示范带动,推动面上整体工作提升。具体推进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布局。立足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以县域为单位做好规划布局,制定阶段性目标和推进计划,久久为功、有序推进。在片区选取上,注重选择位置相邻、功能相近、产业相融、有发展潜力的村庄连片规划建设,推动片区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目前,全省已启动建设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余个,构建起梯次建设、分类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是坚持全方位推进。聚焦群众需求,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行动,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在工作推进上,协同推进乡村“五大振兴”,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和美乡村全面发展。
三是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完善乡村振兴的组织方式、投入方式、管理方式,在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等建设上,推广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做法,激励和动员群众参与。在乡村治理上,积极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有效做法,引导群众参与村级事务、人居环境整治等,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四是凝聚工作合力。2023年,出台了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16条“硬措施”,从加强规划管理、保障乡村发展用地、健全投入机制等方面强化政策供给,并统筹行业部门、金融单位等力量加大支持、同向发力。出台了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办法,推动90个国有企业与102个示范片区建立结对关系,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等行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抓好片区建设。
★“四个方面”成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强化措施、创新实践,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稳中有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坚持抓村连片有效路径,片区示范引领不断增强。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示范片区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连片规划、连片建设,推动片区内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目前全省创建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多个。在面上,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全省农村路网规模达到26.4万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管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分别达到50%以上、95%以上。
二是坚持扛牢农业大省责任,稳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聚焦“提单产、深挖潜”,构建农业“1+4”生产体系。“1”就是深入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2023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粮食总产达到1131.1亿斤,连续3年站上1100亿斤台阶;“4”就是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大潜力”,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均在高基数上实现稳定增产,蔬菜产量预计超过9000万吨,肉蛋奶总产1685.6万吨、同比增长6.62%,水产品总产首次突破900万吨、达到914万吨、同比增长3.5%,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山东贡献。
三是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我省农业产业化优势,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31.9亿元、同比增长5.1%;一产增加值650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抓特色产业。构建“13+N”培育体系,重点培育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等13个优势特色产业,枣庄石榴、沾化冬枣、黄河口大闸蟹等一批“土特产”全面开花,累计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1个、企业产品品牌700个。抓龙头带动。启动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339家、在全国率先过万家。2023年全省农产品出口1476亿元,连续25年领跑全国。抓平台搭建。积极推动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形成寿光蔬菜、沿黄肉牛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总数分别达到15个、10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涉农县全覆盖。抓联农带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发展到58.1万户、农民合作社22.8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5万家。密切利益联结,把农民增收嵌入农业全产业链中,让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四是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行村党组织“跨村联建”,选派3万余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强化治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美德信用进乡村,推行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做法,在34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信用+”试点,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建设示范创建。强化乡村文化建设。全面启动“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创新推出“黄河大集”“村村有好戏”等活动,举办“村BA”、和美乡村篮球赛、“村歌嘹亮”等“村”字号文体活动,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264个、省级文明村镇4295个。
★“六个聚焦聚力”举措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山东要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塑造新优势。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山东将重点抓好“六个聚焦聚力”,不断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成效。
一是聚焦聚力示范片区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化抓村连片、示范带动,今年新建设省级示范片区70个以上。在面上统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和美乡村全面发展。
二是聚焦聚力单产提升行动,全力抓好粮食稳产增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集成发力,今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三是聚焦聚力“四个潜力”和特色产业发展,全力做好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持续深入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四大潜力”,启动实施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
四是聚焦聚力龙头企业提振行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00家、行业领军企业100家,推动企业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五是聚焦聚力农业农村关键支撑,全力服务保障“三农”发展。出台乡村振兴、农业强省建设规划,着力实施种业振兴、农机补短板和数字农业突破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人才引育机制,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集聚。
六是聚焦聚力体制机制建设,全力抓好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召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观摩会,健全完善考核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保障体系、资金投入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大动力、更强活力。
三、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循迹“千万工程” 追逐齐鲁大地“乡野新梦”
绘一幅“粮食丰”田园美景,逐一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乡野新梦,“鼠标”和“锄头”同频共振探寻共富新路。
绘一幅“农村美”花鸟风情,逐一场“绿水青山带笑颜”的乡野新梦,“自然”和“人文”交相辉映探寻共富新路。
绘一幅“产业兴”水墨丹青,逐一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乡野新梦,“禀赋”和“人才”精准匹配探寻共富新路。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勾勒齐鲁样板“乡村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