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不应“静悄悄地进行”,而需要在公开中“动真格”,在“动真格”中及时信息公开
1月25日下午,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取消的公务用车开始首场拍卖。自本轮公务用车改革率先在中央层面启动、取消了3184辆公务用车后,改革后的公车存量何去何从,也引起热切关注。以市场化手段公开处置,本身正是改革的重要一环。这一点,无论是从拍卖现场情况看,还是从舆论反应看,都获得了普遍肯定。
公车改革长期牵动社会神经。一来,“车轮上的腐败”长期吃药不见好,百姓深恶痛绝。二来,轮子一转,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老百姓有权并希望监督钱都去哪儿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公车改革不应“静悄悄地进行”,而需要在公开中“动真格”,在“动真格”中及时信息公开。
按照中央出台的指导意见,地方各级公车改革今年启幕,年底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各地能不能像中央层面这样公开透明动真格?这不仅影响本轮车改的效果,也影响群众对改革的信心。
这首先因为,车改稍有不透明,极易催生各种飞短流长,甚至引发民怨民怒。今天中国人的权利意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强,特别是关乎“公家”的事,就算跟我“没半毛钱关系”,也得让我知道。越不公开,越会好奇,越怀疑里面有猫腻。一些没来由的吐槽甚至谩骂,往往是由于不知情而导致的情绪宣泄。
更何况,公车改革注定要动一些人的奶酪,而一些地方的改革方案主要由“既得利益者”来主导。自己剜自己的肉,谈何容易?越是如此,越要以公开促公平,藏藏掖掖不可取,掩耳盗铃更行不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尤其需要通过公众的参与、监督,来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实,老百姓最关注的,并非公车的多少去留、车补的细枝末节,而是由公车引发的腐败特权。眼下一些地方的改革措施引发争议,一些“内部酝酿”的方案迟迟未定,盖因“圈里人”对改革细节的不满、对“难以推进”的担心。比如,有人就抱怨普通公职人员外出办事较多、车补却不高,等等。制定可操作的、符合实际的方案很有必要,但也需注意:改革是为了除弊兴利,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该如何协调就如何协调到位,首先得“动”起来,不能议而不决、久推不动;如果改革方案始终模糊,以至于公车维护保养都无人过问,出现公车管理的“空档期”,只会让百姓失去耐心和信心,进一步加大改革成本。
公车改革,中央高度关注,群众高度期待。当前是公车改革的最佳窗口期。中央反对“四风”抓铁有痕,高压反腐赢得民心,深化改革势如破竹,大小环境都较过去有了可喜的变化。各地公车改革不能再犹抱琵琶半遮面,必须迅速推出改革方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换挡提速,用科学确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