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用如此高规格的文件来谈教育评价问题,是因为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也决定了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同时,全社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也会反过来影响教育的办学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网上经常有求职者曝光用人单位招聘只收985、211高校毕业生的简历,近期多座城市的落户政策也明确只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开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人或一些单位对人才评价的错位已根深蒂固。长此以往,这种“明示”一定会让学生、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更加看重分数,看重名校,看重学历。我国早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培养的学生离创新型人才还有一定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此。
因此,从教育指挥棒入手,彻底破除“五唯”,让教育回归培养人才的初心,而不仅是选拔人才的筛子、找工作的敲门砖,这是完善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评价改革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不同主体,必须予以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特别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积极稳慎务实施策,既大力破除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做法和导向,又着力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一应改革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机制。破除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确立更加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关键是要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二应改革学生评价机制。破除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牢固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能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能不能在严格学业标准的同时,继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们如何看待成才,进而决定他们未来以什么方式回报社会。
有人会说,用学历筛人才是一个最便捷的方式,因为用人单位也很难在短期内判断出到底谁是人才,谁有能力。回答这样的质疑,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应岗位需求的招录办法和选拔机制。特别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
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
作者:佘颖;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