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1223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1223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2-12-23| 来源:北辰遴选

议论文


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

我们能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爬坡过坎、跃上新台阶,靠的就是以系统观念观大势、看问题、作决策,就是以守正创新统领干事创业、推动改革发展

 

奋斗决定收获,当下刻画未来。克服局地严重高温干旱等影响,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0%,物价保持总体稳定;新动能新业态接续涌现,彰显发展活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的宏观调控稳准有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前三季度新增市场主体2201.6万户……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不断巩固。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贯彻落实好“六个统筹”的重要任务,有助于推动经济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经济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把握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实现多重目标间动态平衡、整体推进。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认识并运用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善于“弹钢琴”“转盘子”,到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能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爬坡过坎、跃上新台阶,靠的就是以系统观念观大势、看问题、作决策,就是以守正创新统领干事创业、推动改革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抓好“六个统筹”对经济实现整体好转、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重要意义。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科学防控、提振信心。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物质技术基础。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让国民经济循环更加安全顺畅。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有效对接、紧密协同、相互促进。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有助于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有助于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风雨无阻向前进,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人间正道在我们脚下。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只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就能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目标越宏伟,任务越复杂,挑战越严峻,越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从战略全局出发办好自己的事情,在矛盾变化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必能推动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05 版)


用好冬奥遗产,点燃冰雪激情

近期,各地迎来北京冬奥盛会结束以后的第一个雪季。在吉林、河北等省份,室外雪场陆续开放,吸引滑雪爱好者前往“开板”;在湖南、浙江、四川、广东等省份,室内雪场受到人们青睐,冰雪世界类主题乐园开张迎客……北京冬奥盛会的筹备与举办,点燃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促进了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冰雪运动实现了从小众向大众、从区域向全国、从冬季向全年的跨越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强调“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共同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冰雪运动深入实施‘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形成东西南北交相呼应、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规划》的发布,有利于持续激发冰雪运动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冰雪运动消费潜力。

冬奥成果,人民共享。开发利用好冬奥场馆,可以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重要助力。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已成为北京青少年冰球比赛的主要场所之一;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公众可近距离体验“最快的冰”;崇礼云顶滑雪公园开启雪季运营,5条冬奥“同款”赛道吸引众多滑雪者……从积极面向大众开放,到引入高水平竞技赛事,再到努力探索四季运营,冬奥场馆在推广普及冰雪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因地制宜建设航空飞行、汽车自驾、冰雪、山地、水上等户外运动营地。强化战略规划布局,建设利用好冰雪场地设施,丰富群众冰雪赛事活动,必能把群众冰雪运动热情保持下去,让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

冬奥成果既包括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包括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约1/5的运动员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材开始冰雪项目专业训练的,他们连同其他专业运动员一起,成为下一个冬奥周期的重要人才储备;此外还有51名外籍教练,他们不仅传授运动员技术,更带动了一批本土教练员成长。我国还培养了一批造雪压雪等专业工种人才、裁判员等技术官员、专业志愿者和赛时实习生等服务队伍。下一步,要运用好这些人才资源储备,同时搭建新的人才培养平台,逐步建立起规模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持续强化人才支撑。

借助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掀起的冰雪运动热潮,我国冰雪产业迅猛发展。2021—2022年雪季,国内参与冰雪旅游人次达3.12亿,冰雪旅游、冰雪培训、冰雪装备等市场需求均出现明显增长。但也要看到,我国冰雪产业供给相对单一、产业创新力不足、产业规范和标准有待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冰雪产业提质升级,需要相关企业坚定走差异化、绿色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比如,贯彻环保理念,让冰雪场地更加节水节电,提高健康运营能力;雪道和住宿饮食等配套设施多元化,可以显著提升滑雪体验。拉长冰雪产业链条,培育壮大冰雪产业,才能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更好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

发展冰雪运动,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全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好冬奥遗产,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不断巩固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让“冷资源”持续带动“冰雪热”,一定能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孟繁哲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05 版)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正确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20世纪30年代开始,多起环境公害事件相继在西方国家发生,损失巨大、震惊世界。

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人口规模巨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意味着我国实现现代化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摒弃西方发达国家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必须立足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现代化的重大贡献之一,就在于用实践证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指引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更加牢固,绿色底色不断厚植,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需要长期艰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赵渊杰;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09 版)


网络文艺与传统文化相互赋能

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当代文艺创作可从中萃取精华,为己所用;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文艺样式,富有创新基因。二者相融相生,为当代文艺创作注入生机活力,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作为我国文艺事业和网络生态新兴组成部分,网络文艺活力充沛,蓬勃发展。其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网络文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融合和相互赋能。一方面,前者对后者的转化创新从自发走向自觉,推动后者融入当代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后者成为前者的“流量密码”,推动网络文艺推陈出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力,重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连接,深度融合。传播快、互动性强、技术含量高,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文艺,正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有效桥梁,通过场景化和日常化,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约有网民10.5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超过9亿。据抖音年度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该平台书法类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达1074亿。人们利用碎片时间,通过体量轻巧的短视频欣赏、学习篆隶真行草不同书体,进而走进古代碑帖蕴含的历史、历代书家笔墨后的人生。

不仅书法,很多技术门槛颇高的非遗技艺,也通过网络视听文艺走向千家万户。在直播间向专业戏曲演员学习手眼身法步,跟着短视频流连于斫琴工坊、制陶作坊,成为休闲娱乐新潮流;唢呐、二胡、洞箫等传统乐器,成为新晋网红,付费的民乐通识短视频拥趸众多。国家大剧院推出的“8K+5G”线上直播京剧演出,大大拓展线下演出的覆盖面,吸引近3000万观众在线观看。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传统文化可敬可亲,成为流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水和精神泉流。

传统文化是网络文艺采之不尽的题材富矿、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近年来,不少“国风国潮”作品成为爆款。以网络音乐来说,仅2020年至2021年,就有50余首国潮音乐播放量过亿,播放量破百万、千万的作品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哪吒闹海、白蛇传等传奇故事,在网络电影中得到新的解读。网络文学创作者也主动调动古典文学资源,同时融入当代视角和现代精神,如《木兰无长兄》《将夜》等。茶艺曲艺、服饰饮食、节气中医等,也成为当前网络文学热门题材,《茗门世家》聚焦茶文化的传承普及,《枕水而眠》书写笔墨情怀,等等。

众多文博典藏、珍本字画,经由网络文艺得以广泛传播,同时也赋予网络文艺作品以独特的文化意蕴。网络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通过剧情演绎、纪实拍摄、专家访谈等内容,将观众带入传奇往事,深入认识这座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等为一体的文化殿堂。《新鲜博物馆》以舞台剧方式还原历史故事,开启古今跨时空对话。系列短视频《此画怎讲》更巧用动漫形式,将古典名画故事生动演绎成当代生活图景,兼具古意和现代气息。可以说,传统文化的融入让网络文艺“网感”与“美感”兼备。许多作品不仅吸引了国内观众,还频频“走出去”,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等网络剧,从国内“火”到海外。8K中国风水墨动画影片《立秋》,在传统水墨之美的包装下传递当代精神意蕴,为广大网友所喜爱,获得多个国内外奖项。

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当代文艺创作可从中萃取精华,为己所用;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文艺样式,富有创新基因。二者相融相生,为当代文艺创作注入生机活力,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人们尤其青少年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未来,网络文艺当继续探索二者融合创新之路,进一步打开文化格局,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丁兆丹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20 版)


守护好未成年人上网的清朗空间

日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未成年人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其成长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

2018年以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四年保持增长,互联网对未成年群体渗透的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报告显示,小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5.0%,28.2%的小学生在上学前就已经接触互联网。未成年群体社会经历不足,网络素养和上网习惯正处于形成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影响。在网民低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有效地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显得愈加重要而紧迫。

为未成年人构筑清朗网络生态,需持续改善网络安全环境。近年来,一系列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不断出现的新风险新隐患不容忽视。与2020年相比,去年未成年网民中遭遇网上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的比例有所升高;调查显示,过半数的未成年网民、家长和近八成教师对智能手表、智能台灯等新型上网设备的信息安全风险感到担心……针对形式多变、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推出创新举措,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才能更好保障未成年人的网上权益。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互联网平台责无旁贷。视频、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内容质量会对未成年人思想观念产生直接影响。不止网络音视频平台,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社交等网络平台,都应切实发挥青少年模式对不良及消极负面信息的阻断作用,强化相关内容审核,对未成年人参与网上娱乐活动时间进行“总量控制”,更好履行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的社会责任。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是激发互联网正向价值的必然要求。报告显示,家长和学校越来越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超九成家长和教师对未成年人开展相关教育,但仍有20.0%未成年网民表示上网过程没有考虑过网络安全防范问题。有必要根据不同年龄未成年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引导中学生遵守网络规则、规范网络言行、防范网络社交风险。不仅如此,在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超过城镇的背景下,还需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留守儿童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网络常识、网络技能、网络规范、网络安全等方面教育,弥合城乡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鸿沟”。

互联网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未成年人是互联网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主体。净化网络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规范未成年人校内上网管理,家长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及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底线,各方各尽其责,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定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张近山;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05 版)


策论文


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

随着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日趋活跃,足不出户在网上购买常用药、急用药,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相比线下售药,网上药店往往没有实体店铺,购药时也没有药师当面指导,销售行为的监管难度更大,因而更容易出现用药安全风险。近年来,网上违规出售处方药、非法销售违禁药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

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从规定“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应当按照经过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经营”,到指出“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再到强调“第三方平台应当加强检查,对入驻平台的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的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药品销售和配送等行为进行管理”,《办法》为药品网络销售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合规指引,对于进一步规范药品网络销售行为,保障网络购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将《办法》落到实处,全面做好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严查违法行为,维护药品网络销售秩序。

网上药店资质审核和销售行为监管需强化。药品网络销售主体类型多、数量庞大,推广和展示方式复杂多样,监管难度比实体药店更大。《办法》规定,“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对药品配送的质量与安全负责”“应当完整保存供货企业资质文件、电子交易等记录”。网上药店基本都有线下实体企业和仓库,加强对网上药店的资质审核和药品检查,就抓住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管的“牛鼻子”。抓好药品网络销售全过程监管,确保每一笔交易有留痕、可追溯,如有违法违规问题就可以实现快速倒查。

处方药网络销售需从严、从紧管理。我国对非处方药和处方药有着严格的分类管理:非处方药使用比较安全,不需要开具处方即可出售;处方药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违规出售造成的用药安全风险更大,必须在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出售。《办法》规定,“处方药销售前,应当向消费者充分告知相关风险警示信息,并经消费者确认知情”;销售处方药的药品网络零售企业“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且不少于药品有效期满后1年”。药品网络销售监管要突出处方药销售这个重点,遵循经营监管“线上线下一致性”原则,加强处方审核,严厉打击伪造处方、随意开具处方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方平台应担负起管理和监督责任。第三方平台面向大量消费者,进驻的药店多、药品销量大,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办法》对第三方平台建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药学技术人员,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处方审核、不良反应报告等管理制度做了详细规定,并要求对申请入驻的药品网络销售企业资质、质量安全保证能力等进行审核,对销售活动建立检查监控制度等。第三方平台要完善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对进驻药店销售行为的监督,从而更好地履行平台管理责任。

药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监管部门须坚持“以网管网”,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测,发挥技术手段在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突出优势,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查处。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第三方平台要把药品安全放在首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统筹协作、共管共治,一定能持续提升药品安全治理水平,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

申少铁;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05 版)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不断对法律体系建设提出新需求,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加以完善”“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完善立法体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高质量立法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提供高质量制度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律保障。

推进科学立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当前,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同时要看到,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

推进民主立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立法应当体现人民意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当前,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立法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使立法更好体现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体现和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推进依法立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用高质量立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需要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推进依法立法。要遵循立法程序、严守立法权限,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同时,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推动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张婉苏;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09 版)


把更多粮田建成良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我们一定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通渠清淤、挖槽砌砖,江西省安福县的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一派火热场景。“趁着冬闲,我们调集上千人、200多台套机械,计划完成5.7万亩建设任务。‘饭碗田’质量更高了,来年粮食丰收底气足足的。”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朱涛说。

耕地提质量,丰收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放眼广袤田野,从通水修堰到平地扩路,各地铆足干劲,倒排工期,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今年底,全国将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越来越多的“巴掌田”“望天田”变为“大格田”“丰产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灌排有保障,农机进得来,土壤肥力足,增强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可以说,无论是端稳百姓饭碗,还是鼓起粮农钱袋,都需要持续发力,把更多粮田建成良田,牢牢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让高标准农田真正“高”起来,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田、土、水、路、林、电等诸多要素。如今的农机“块头”越来越大,机耕道的宽度和承载力要跟得上。有收无收在于水,通水通电才能把灌溉水引到田间地头……可见,只有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才能真正建一块、成一块。相关部门要聚焦影响耕地质量的关键环节,补短板、锻长板,地块整治、沟渠配套、路网完善、林网建设要同步进行。当前,要抓住冬修水利有利时机,协同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衔接工程和配套工程,让水网、田网、路网相连相通。

建好高标准农田,精准施策是关键。从东北黑土地到华北大粮仓,从西南山地到江南水乡,耕地类型、土壤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因地制宜,对症开方。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综合采取保持水土、秸秆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举措,才能有效提升黑土地质量。治理盐碱地是保护耕地的重要课题,相关地区可通过推广耐盐碱品种、改良土壤、工程改造等,不断提升盐碱地利用水平。此外,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西北干旱区、南方坡耕地等地区,同样需要依据现实问题,加强攻关,开展试验,探索出可行的建设治理模式。

 “三分建、七分管”。建好更要管好,才能让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效益。各地已经摸索出设立“田长制”、管护员,完善考核监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护机制。接下来,要进一步探索经营主体自管、专业机构托管等模式,调动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眼下,冬小麦正安稳越冬,油菜蓄势生长,广袤良田又在孕育新的丰收希望。坚持藏粮于地,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我们一定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王 浩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18 版)


理论文章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作出专门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想及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擘画,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

当前,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反之,则会造成发展动力衰减和能力天花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充分认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增强我国发展竞争力和持续力的决定性意义。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这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甚至是不二选择。

(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的影响警示我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增强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我国科技发展正处在将强未强、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不会被迟滞甚至打断。

(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内大循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强大科技作支撑,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使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新时代新征程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稳致远

新时代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体制改革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我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一)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彰显我国科技实力显著跃升。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突出原始创新,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加强战略性“新赛道”布局,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前沿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成功问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访火、人造太阳、北斗导航、万米海试等重大突破让我国在深空、深海、深蓝等领域牢牢占据科技制高点。

(二)高质量源头科技供给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交通等战略性产业强化科研攻关,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高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国产C919大飞机市场化运营加速,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技术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产销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移动支付、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技术新模式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战略必争领域历史性突破有力支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解决瓶颈制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科技重大专项有效实施,填补一批科技领域战略性空白,有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掌握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构建涵盖不同速度等级、成熟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深海潜水器具备从试水到11000米级全海洋作业能力。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的“深海一号”改变了我国在南海油气开发中的被动局面。

(四)更多更好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成果为人民健康福祉提供有力保障。围绕新冠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等重点领域方向持续开展应急科研攻关,从疫情之初7天内分离出病毒毒株到14天内研制成功检测试剂,再到构建疫苗、中医药、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三道防线,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点领域和临床专科,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早查、早筛、早诊、早治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一批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和器械投入使用。土地、基本粮食作物、种业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五)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143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有效运行,科技力量宏观统筹和优化配置效能不断提升。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持续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狠抓学风作风建设,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取得新进展。繁荣创新文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擘画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科学指引的结果。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好了充分准备,必将助力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和拓展,基础前沿领域相继突破,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我国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要坚定创新自信,抢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全面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和未来5年目标任务。就科技发展而言,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未来5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实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

(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技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强化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力、战斗力。

(二)构建体系化全局性科技发展新格局。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系统观念,加快形成与科技自立自强匹配的“顶层设计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加强顶层设计,补短板、建长板、强能力、成体系。围绕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在力量构建、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夯实基础。

(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科技战略咨询,发挥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国家科技高端智库和战略科学家决策支撑作用。

(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当务之急,尽快改变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为突破口,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

(五)加强基础研究。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并举布局基础研究,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化目标导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鼓励自由探索,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

(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七)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王志刚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4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9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6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4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9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6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4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9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6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4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9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6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14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1996人

【新品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3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3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29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2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666件
浏览 369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