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梗概:
1.我国颁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 划纲要》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专业化、 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推进规范化、职业化建设。发挥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作用。加强全国就 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完善就业失 业统计指标体系,健全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推动适时发布城镇调查失业率,强化对部分地区、 行业规模性失业的监测,建立应对预案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消除限制创业的制度性障碍。鼓励城乡劳动者围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开展创业活动。 加大创业培训工作力度,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
为规范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工作,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根据《四川省人 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15〕38 号)规定,制 定本办法。 2017 年四川人社厅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大 就业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实现“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
2.A 市工会牛主席说工会在就业上的只能希望和其他部门合作更好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3.小江初中学历,政府通过外包公司培训使他找到工作。
4.C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发公益性岗位。
5.范女士 45 岁进门定制服务技能在就业。
问题:假如你是 N 市人力资保障局工作人员,以上资料所反映的情况也是 N 市在援 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方面的真实写照。请参考材料,就进一步提升 N 市就业人员就业援助 水平,提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内容的建议,供局领导参阅。(1.建议明确,针对性强;2. 有 条理,表述准确;3.不超过 600 字,30 分)
汪教授提示: 此外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参阅件;二是紧扣“提升 N 市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水平” 来提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内容的建议;三是建议明确,针对性强;四是有条理,表述准确; 五是不超过 600 字。
学员答案一: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幸福指数。我市人口以城市户籍为主,当前就业困 难人群的生活问题成为制约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为破解这一难题,提高 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今后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重要抓手。
一是搭建就业平台,促进供需衔接。一是通过举办各种主题的招聘会和活动,实现企 业与就业者的良性互动。二是政府明确就业政策及配套政策,便于就业者选择。三是创业项 目与创业孵化机构进行了对接,促进“双创”工作。
二是利用社会组织,促进创业就业。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效应 和催化剂效应。为各类求职者提供平台,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在为困难 人群提供就业保护、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过程中,能与政府、市场形成合力。
三是政府政策兜底,守好民生底线。一方面是做好“输血”。针对就业特别困难的人 群, 用好社会福利、低保等兜底性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另一方面是强化“造血”。目 前,为就业困难者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的创造就业岗位。要实施再就业援助, 切实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劳动保障权益保障。 就业问题本质是群众工作,在经济社会全盘工作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各 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准确预判就业形势,制定精准就业政策。人社部门要抓 好执行落实,举全社会之力,解决好就业这一民生大事。(568字)
参考思路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召开社区就业服务专题会议,全面动员、安排部署。组织成立由 社区书记担任组长的劳动就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劳动保障工作岗 位,悬挂劳动保障工作牌,由社区主任担任副组长专门负责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社区2名 工作人员担任小组成员,保障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入制度化、常态化运行轨道。
狠抓教育,加强培训。2012年,累计发放宣传单2000份,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人。多次 组织失业人员赴内地、拉萨等地参加种植、养殖、服务业等职业技能培训。截至 2012年11 月初,社区参加培训人员达856人。
建立机制,提高就业。社区本着“服务为民”的原则,扎实推进就业设岗工作,建立就 业服务机制,让社区就业服务领导小组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培训。2012年,先后进行 5次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到200余人,其中残疾人18人、零就业家庭85人、社区低保户90 人、贫困党员3人、大学生3人。社区年初失业登记入册人员有 241 人,已签订劳动合同的 有160余人。目前,参加培训人员就业率达到95%,辖区的就业率达到90%。
开发岗位,保障就业。为保障辖区的就业率再提升,社区通过与用人单位联系,组织无 业人员参与招聘活动。同时,积极通过辖区内部的个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自治区民宗委投 资,在社区成立繁养殖基地,为社区50名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注重实效,创建平台。社区通过全体党员,追踪就业信息,建立和完善服务台账。定期 进行查岗,了解和掌握就业人员的情况,对就业转失业人员进行再次失业登记,并根据本人 就业意向来进行就业推荐。大力宣传就业惠民政策,深入辖区各家各户了解求职人员的就业 愿望,并进行岗前培训,实行对口就业,逐步达到促进就业目的。(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