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央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中央遴选·66期】依法治国

【中央遴选·66期】依法治国

2023-09-30| 来源:北辰遴选

一、热点链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近期,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在全国发行。该书的出版,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二、深度解读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坚决破除“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要加强党中央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二)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保证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发挥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要功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确保公民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三)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为唯一正确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之所以能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之所以能开创新局面,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走出了一条立足我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从我国实际出发,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

★我国依法治国取得的成绩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确立。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飞跃,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领导法治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研究解决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法治省(市、县)委员会全面设立,加强各地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上下协同,确保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编纂民法典,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示范创建和督察,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纠正冤错案件,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持续推动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法治保障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意见,加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法治保障。坚持依法防控疫情,有力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法律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务。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立法和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推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和人民警察单独职务序列,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取得新的进步。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02.9万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我们党百年来提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法治思想体系,是最具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中国建设成就辉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为坚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化,将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上升到新的高度。

★如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第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中落实和体现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政治原则。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离开了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就难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建不起来。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切实做到法治建设方向由党指引,法治建设基本原则由党确定,法治建设决策部署由党作出,法治工作推进由党统领。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唯一正确的道路。新征程上,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定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决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被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带偏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条康庄大道,必将越走越宽广。

第二,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谋划推进法治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和法等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法治建设要把服务和保障这一中心任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洞察社会治理逻辑,把准时代脉搏,科学设计制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以良法善治引领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积极回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需求,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治保障。

第三,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谋划推进法治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总书记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新征程上,法治建设要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来展开,切实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更好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一切合法权益。

第四,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征程上,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法治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进一步健全党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把法治社会建设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法治链条各环节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何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牢记“国之大者”,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在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必须持续抓紧抓实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深化法治工作部门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任务做实做细。全面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统筹各方面力量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宣介,在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律制度、法治文化上抓得更实、更有成效,进一步彰显中国法治影响力和感召力。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把学悟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围绕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践难题。

健全完善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机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机制,在重要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贯彻落实党的领导有关内容,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着力破除制约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优化法治考核,创新法治督察方式方法,落实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以高水平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坚持法治先行、保障同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持续加强法治保障。做好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推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为所有经营主体提供依法平等保护、一视同仁的良好法治环境。

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对法治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要求更高。要全面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组织开展中期评估,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强化立法统筹协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完善重要领域法律制度,统筹立改废释,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组织开展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进第二轮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出台意见加强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抓实行政复议工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法,增强普法工作实效,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快构建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加大法治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抓住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专项整治、务求实效,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努力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法律制度,加强共同富裕法治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提高法律服务层次、领域、品质,逐步实现从基本满足群众需求到精准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转变。

大力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法律法规,加强我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深化涉外执法司法实践,切实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维护好国家利益。着力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深入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积极开展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创建活动,提高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协同育人,努力培养更多政治素质高、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涉外法治人才。

★如何推进依法行政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要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遏制一些政府部门不当干预经济的惯性和冲动,解决好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要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坚持优化协调高效,改革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实现整体性重塑。

(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要严格执法资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劳动保障等领域严格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强化法律威慑力。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要健全行政裁量基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为执法活动提供明确依据。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和积极性,完善监督体系,科学设定监督职责,严密监督程序,增强监督合力与实效。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滥权必追责。

(四)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执法力量过于分散,容易造成重复执法,加重企业和群众负担。要探索综合执法,推动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提高执法质效。要理顺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完善管理和协调机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要加强协调,建立健全执法队伍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加强统一领导和相互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整体效能。

★如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法治的伟力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信仰。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引导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发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法制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完善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实践的制度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公民道德建设,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群众及时获得法律帮助。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备要素。要优化服务配置,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保障特殊群体服务权益。要健全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县域和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健全县乡村法律援助服务点。要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党政机关依法履职、促进公平正义、国家重大经贸活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法律服务。要创新服务方式,建好连接省市县乡四级的法律服务信息化网络和平台,提供全业务全时空高品质服务。

(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提升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纳入考评体系。要健全普法教育宣传机制,深入推进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执法司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实效。

(四)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善治的必由之路。要聚焦市域,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更好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把重大矛盾隐患防范化解在市域。要聚焦基层,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倡导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基层。要聚焦网络,完善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网上正面宣传,落实“三同步”机制,努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五)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要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要把宪法法律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重点课程,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三)严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实战应用

例题1:总书记强调:“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结合给定材料,请你对严格公正司法提出工作建议。要求:全面准确,措施合理,逻辑清晰,8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行办案责任制,加强新型办案组织建设,明确领导干部正负面权力清单,细化执法司法人员权力清单和履职指引,严格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和“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要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深化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加强司法辅助人员管理,增强司法人员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稳定职业发展预期。要健全执法司法质效评价体系,优化办案质效和公信力评判标准,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司法惩戒制度实质化运行。

(二)规范司法权力运行。要进一步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配合不够、制约监督不力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规范上下级法院、检察院层级关系,深化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完善检察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上级机关统一法律适用、监督执法办案质效的职能。要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紧盯司法权力运行重点环节,加快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权责一致、监管有力的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确保司法权行使严格精准、公正高效。

(三)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要突出党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党组(党委)主体作用,深入开展政治督察、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要强化上级监督,推动中央政法单位把更多精力放到对下监督指导上来,充分发挥促进司法公正的作用。要健全内部监督,完善内部制约和流程控制机制,定期开展案件管理、质量评查、行为督导,让内部监督“长出牙齿”。要加强检察监督,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拓展监督领域,丰富监督手段,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提升监督精准性有效性。要接受社会监督,构建阳光执法司法机制,畅通人民群众批评监督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例题2: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撰写一份胶州市推动镇街法治建设的经验材料。要求:全面准确,语言凝练,逻辑清晰,8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胶州市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镇街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胶州市创新镇街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在全市镇街设立法律事务部,立足法治审查、执法监督、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四大职能,打造法治镇街建设“升级版”,全市3个镇街被青岛市委依法治市办评选为青岛市首批法治镇街。

坚持一个统筹,实现镇街法治资源有效集成。强化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制度设计,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整合镇街法律服务资源,成立由政法委员任部长,镇司法工作者、村居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人员任成员的法律事务部,在依法治镇(街)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协同及法律服务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整合。

创新两项机制,推动镇街法治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创新建立“三联一群”工作机制(镇街干部联市、法律顾问联部、重大疑难问题联办和重大疑难问题建立指导群),实现了市镇两级机关干部、法律顾问、法学专业人才等资源整合联动。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将合法性审查纳入法治镇街建设专项督察,量化目标、传导压力,提高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质量。截至目前共开展法治镇街建设专项督察3次,组织对镇街合法性审查案卷统一评查165件次。

立足四大职能,实现镇街法治建设纵深推进。一是做好镇街重大决策“把关人”。今年以来,法律事务部列席镇街决策、项目、制度建设、执法决定等会议79次,审查镇街签署行政协议、合同117件,审查镇街议题53件,出具法律意见150余条,相关做法被法治日报、山东政务信息刊发。二是做好镇街行政执法“监督员”。落实“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全程参与”监督工作机制,全程参与镇街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三是做好镇街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员”。完善“1+1+N”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专业调解,去年有效调处矛盾纠纷2400余件。四是做好群众普法“宣传员”。创造性推出普法“小课桌”、普法“蓝马甲”等,深入村居群众开展活动,做好法律知识“普及人”。去年共开展普法活动417次,参与群众5万余人。


四、高分框架

★讲话稿框架

在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突出政治引领,准确把握全州法治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增强全州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强化组织领导,有效保障全州法治政府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5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9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5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5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9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5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5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9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5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5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9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5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445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2229人

【新品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401人

【新品现货】2024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385人

【现货】2024年3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3333件
浏览 637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