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热点精讲 > 【473期】弘扬劳模精神

【473期】弘扬劳模精神

2025-05-06

一、背景链接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二、深度解读

★劳模精神的基本内容

劳模精神,是指“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的精神。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劳模精神被纳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二十四字劳模精神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都不过时,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珍惜荣誉,传承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起源

劳模精神是劳模运动的精神结晶,劳模运动是宣传、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下中国开展的诸如“全国劳动模范评选”等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劳模运动。陕甘宁边区(1937—1949年)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陕甘宁边区成为共产党的根据地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按照革命的需要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有150万人口,下辖23个县,首府设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时期,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模运动。这一运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边区人民的劳动热情,在促进边区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同时,支援了抗战,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残酷的经济封锁,铸就了内涵丰富的劳模精神,谱写了我国劳模运动史上的新篇章。

★劳模精神的精神内涵

劳模精神是劳模之所以成为劳模,而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所坚持坚守坚定的基本信念、价值追求、人生境界及其展现出的整体精神风貌。“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表述,为我们科学理解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指导。这需要我们一方面正确理解这一表述中六个词汇的各自含义,又要从整体上把握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

总体上看,这一表述一方面道出了劳模之所以能在广大劳动者群体中脱颖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劳动者群体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六个词汇中,爱岗敬业是本分,争创一流是追求,艰苦奋斗是作风,勇于创新是使命,淡泊名利是境界,甘于奉献是修为。做一个守本分、有追求、讲作风、担使命、有境界、有修为的人,是每一位劳模的精神风范,更是每一位劳动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劳动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正确理解劳动精神的重要依据,也是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参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关于劳动,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全社会都要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这一概念,常被总书记提及,也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我们应该以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一方面理解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认识到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相比所体现出的特色。

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时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以及整体工作精神面貌。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极致、一丝不苟、自律自省。从工匠精神的角度看,坚守执着是一个人的本分,精益求精是一个人的追求,专业专注是一个人的作风,追求极致是一个人的使命,一丝不苟是一个人的境界,自律自省是一个人的修为。

★科学理解劳模精神的基本意涵

1.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的职业品格。爱岗敬业是劳模群体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所谓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所谓敬业,就是崇敬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爱岗敬业既是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特别强调“向内发展”,主张以自身为根基,逐步向外扩展;强调以内圣的修为,实现外王的目标。在儒家看来,修身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首先做好自己,然后才能把家庭经营好、把国家管理好、把天下治理好,此之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离开修身这一前提和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幻影和空谈。爱岗敬业,就是儒家文化“向内发展”的重要体现,它强调的是立足岗位和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和本职工作上发光发热、建功立业。劳模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劳动者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自己岗位和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并将这种热爱转化为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没有这种对岗位和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就不可能做到坚韧执着和始终如一,更不可能取得一流的业绩和令人欣羡的成就。

争创一流,意为力争创造第一等的工作业绩。劳模从事的工作也许是平凡而又平凡的,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劳模虽然甘于岗位的平凡,但却不甘于业绩的平庸;劳模不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还可以”“马马虎虎”,而是以卓越和完美严格要求自己,故而能够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勇于攀登、勇毅前行,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极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劳模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们并不是将本职工作作为普通的职业和单纯的养家糊口手段,而是将其作为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去奉献,因而能够不断成就伟业,不断创造辉煌。

2.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的工作作风。所谓艰苦奋斗,就思想层面而言,一是艰苦,二是奋斗,艰苦奋斗意即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积极改造客观世界,不断克服各种艰苦的客观环境的制约和考验。艰苦奋斗既是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脚踏实地、认真肯干的工作作风。劳模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艰苦奋斗精神充分体现了劳模为实现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

勇于创新是劳模精神的特质所在。劳模之所以能够成为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榜样,不仅因为他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执着坚守,而且还因为他们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所谓创新,就是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元素、新路径、新环境、新工艺、新产品等社会实践和精神活动。创新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性创新等三种方式,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教育、商业、军事等多个领域。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通过创造和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的巨大作用,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科学高峰;强调要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劳模从事的劳动,看似简单、重复,实则极具创新性。所谓创新性,就是不自满、不自傲,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而是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打破常规,坚持另辟蹊径,从而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并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人生的华丽蜕变,树立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

3.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的人格境界。名和利,是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毕生追求的两样东西,也是驱动人们前行的强大动力。名利固然重要,但在中国古人看来,在名利之外还有一样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这种义,是对民族和国家的大义,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儒家义利观认为,“义者宜也”,所谓“义”,就是适宜、合理,即符合公理和道义;强调要重义轻利,以义制利,舍身取义,而不能重利轻义,更不能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中国古人的义利观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义利关系和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名和利是无可厚非的,但若一味沉湎于名利场而不能自拔,则就走向了事情的反面。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讲的就是淡泊名利之于明志的极端重要性。劳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将名利看得很轻,却将大义却看得很重;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甘愿舍名利而取大义,甚至舍身而取义。正是因为淡泊名利,追求大义,才能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才能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重要体现。奉献,意指恭敬地交付、呈现。甘于奉献,就是心甘情愿地交付和呈现。这种奉献,不是被逼的,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真心、出于真情,是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是不计报酬、不求回报。甘于奉献,是一种典型的大公精神和大爱精神,是心里装着别人而唯独没有自己的忘我精神,是一种舍小我而成大我的牺牲精神,也是劳模区别于一般劳动者的地方。劳模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源于他们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大义的崇尚。劳模甘于奉献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为广大劳动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赶超的目标。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语境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中国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甚至还会遇到狂风巨浪、惊涛骇浪。新的时代语境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着力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上、力争上游的良好社会环境,牢固树立致敬楷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社会风气,为顺利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

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是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丰富内涵的首次系统阐述。总书记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深刻揭示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同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伟大民族,历来将勤勉劳作视为社稷之基和生活之本, 倡导“勤则不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也是推崇工匠的民族,木匠鼻祖鲁班、纺织家黄道婆、设计和建造赵州桥的工匠李春名垂千古。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涵养,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传承老一辈劳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鲜养分,催生出求新、求变的精神品格,呈现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新方向,激发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激励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追求卓越、建功立业。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关系

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从主体上看,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模群体,劳动精神的主体是所有劳动者,而劳模群体是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和杰出代表,也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劳模的本意也就是劳动者的模范。劳模群体是劳动者群体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劳模精神也是劳动精神的一部分。劳动精神是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应该有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劳模必须有的精神。做劳动者不合格,做劳模更不可能。没有劳动精神,也很难有劳模精神。所以,劳动精神应该成为所有劳动者都必须拥有的精神。劳模精神也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二者也是方向和基础的关系,劳模精神是方向,劳动精神是基础。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系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劳模精神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是影响和引领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外力。劳模精神从外部影响每一位劳动者学先进、做先进。工匠精神则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精神,是激发和激励每一位劳动者不断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内力。工匠精神从内部唤醒每一位劳动者不断成为最好的自觉。劳模精神是超越别人的精神,因为他们就是因为超越了很多劳动者脱颖而出。工匠精神是超越自己的精神,世上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工匠精神是让劳动者成为自己的“劳模”,劳模精神是让劳动者成为别人的“模范”。工匠精神点亮了自己的生命,劳模精神则照亮了别人的生命。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的共性,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则揭示了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的个性,是成就优秀劳动者的必要条件。个性不仅是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所说的劳动者的个性主要是指劳动者在自我超越过程中彰显出的个人优势及其精神状态,也就是工匠精神。换句话讲,没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很难有出色的成就和骄人的业绩。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成就杰出劳动者的根源。当然,如果工匠精神成就的劳动者不仅大大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也大大超越了别人,在企业、行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成为最优秀的劳动者。那么,他就会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最终就会成为劳模,劳模精神也随之产生。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成为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成为影响别人的人,就是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党和国家现在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更要成为优秀的劳动者,甚至成为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和大家学习的榜样。

★创新性传承劳模精神的实践路径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构建高技能人才技能形成体系。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需要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不仅需要“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这样光彩夺目的“珠穆朗玛峰上的明珠”,更需要“有绝活的老师傅”“能钻研的小伙子”“肯吃苦的手艺人”这样分布于各行各业中的“青藏高原上的珍珠”。立足新发展阶段,应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措施,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不断拓展职工技能培训渠道,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体制,适时出台产改方案升级版,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

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完善高水平技能人才评价使用体系。高技能人才是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群体,应贯彻落实“多劳多得、技高多得”的分配导向,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作用,体现劳动正义、确保劳动公平,使高技能人才的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广大劳动者“看得见实惠、看得见希望”,在共建中共享劳动成果,自觉生发提高技术技能的主观意愿。

加强表彰激励拓宽发展空间,凝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价值认同。在评选劳模、选举代表和委员参政议政等方面,可以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倾斜力度,激发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构建“劳有所获、劳有所成、劳有所乐、劳有所荣”的社会主义劳动新生态。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技能冠军等杰出人才的先进事迹,为工人阶级画像、为工人阶级立传、为工人阶级明德,打造一大批讴歌工人阶级奋斗历程的文化精品,让模范先进人物社会上有名、媒体上有声、银幕上有影、生活中有光。引导青年一代树立“一个人有技术,家庭有前途;一群人有技术,企业有前途;一代人有技术,国家有前途”的价值信念,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精神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向各级工会组织和全体工会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工会和劳动界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祝福!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李强主持大会,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出席,蔡奇宣读表彰决定。

在全场热烈掌声中,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动员我国工人阶级紧跟党的步伐、走在时代前列,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建立不朽功勋,谱写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壮丽篇章。

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部署推进一系列重要工作,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工运理论,推动党的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全方位进步。各级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书记指出,10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国工会不愧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愧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不愧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不论时代条件和社会群体怎样发展变化,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动摇,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容动摇,我国工会的性质和职能不容动摇。

总书记强调,100年来党的工运事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坚持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坚持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是党领导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长期坚持。

总书记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动员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着眼推进共同富裕,稳步增进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福祉。

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总书记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工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促进职工全面发展。要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总书记强调,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进对工会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工会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总理在主持大会时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100年来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充分肯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总结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寄予殷切期望,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工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讲话饱含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亲切关怀,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重庆工会提升劳模精神示范引领实效的做法。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清晰,300字左右,15分。

【参考作答】

一是高位聚力,提升“站位”。建立劳模工匠参加重大活动、列席重要会议制度,进一步引导劳模工匠把握党政所需、发展所向、目标所往、工会所为,更好地履职担当、敬业奉献、创新创效,引导和带动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高频共振,传递“匠心”。创新劳模精神弘扬和传承方式,市级层面邀请劳模工匠为重要活动颁奖、授牌,厚植工匠文化,有力推进企业劳模工匠培育和选树工作,带动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三是高效聚光,引领“风尚”。指导全市各级工会邀请劳模工匠参与重要表彰、文体活动等,充分扩大劳模工匠在职工群体中的影响力。邀请劳模工匠担任技能竞赛、各类表彰、文体活动颁奖嘉宾,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职工群众。(306字)

例题2: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结合给定材料,请你围绕“劳模精神”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1200字左右,40分。

【参考作答】

“不止、不停、不渝” 争做时代“劳模”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223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8674人

【新品现货】2025年4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2件
浏览 800人

【新品现货】2025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2件
浏览 651人

【新品现货】2025年3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124件
浏览 1343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223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8674人

【新品现货】2025年4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2件
浏览 800人

【新品现货】2025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2件
浏览 651人

【新品现货】2025年3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124件
浏览 1343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223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8674人

【新品现货】2025年4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2件
浏览 800人

【新品现货】2025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2件
浏览 651人

【新品现货】2025年3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124件
浏览 1343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223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8674人

【新品现货】2025年4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2件
浏览 800人

【新品现货】2025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2件
浏览 651人

【新品现货】2025年3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124件
浏览 1343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223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8674人

【新品现货】2025年4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2件
浏览 800人

【新品现货】2025年3-4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12件
浏览 651人

【新品现货】2025年3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124件
浏览 1343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