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试真题
一、案例分析
材料:某市政府在搞拆迁基建项目,决定在B地区建造垃圾焚烧厂,防止垃圾污染,由于该地区群众对政府的做法了解不深,认为破坏了风水,不吉利,不断到政府上访,政府为了平息事态,派出所民警来维护秩序,却造成了大规模的冲突,大量群众聚拢而上并打伤了警察,导致事件进一步恶化。很多群众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去高速公路上抢砸车辆。市政府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派出工作组协调,次日中午,事态才得以平息。
问题:
1.请分析此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10分)
2.谈谈从这件事情得到的启示?(10分)
二、材料分析
材料: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干部队伍中以往不太明显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一些人产生了“为官不易”的想法,能不做事就不做事、能少做事就少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为官不为”作风悄然兴起。一些领导干部“不在状态”的问题也浮出水面。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表明,从严治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政治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还有待时日,党的作风建设仍“在路上”。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等,是“为官不为”的普遍心态。有些人“不想为”,安于现状,守摊子,缺乏工作热情,进取意识淡化,碰到问题要么绕道走,要么将问题上交;有些人“不敢为”,工作怕失误、怕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做事缺乏勇气和开拓精神,整天缩手缩脚、患得患失;有些人则是“不会为”,经济新常态对干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干部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不熟悉,靠吃喝处感情、拉关系跑项目的老作风依旧存在。既解决不了新问题,又不主动学习、钻研,于是工作中,往往思路不宽、不得要领、束手无策。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品质。党的领导干部是经过长期考验、层层选拔上来的,不管是自身素质和能力,还是工作水平和业绩,各方面都比较突出,在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上,都应该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充分表现出个人的人格魅力,发挥表率作用。但是在当前中央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大形势下,面对不再滋润的工作环境,却失去了工作的兴趣,这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领导干部思想意识腐化的体现,是缺少担当精神的体现。
近日,某市纪委通报了近年来市惩治腐败的工作情况,向社会发布了“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小官贪腐”等重点问题查处清单。 从2015年开始,某市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治理行动以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根据通报,三年来,查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有关问题1025人。
官员“不在状态”容易催生“懒政”思想,遇到困难就会胆怯怕事,躲闪逃避,一些干部由于长期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习惯于得“实惠”、捞“好处”,对日益扎紧的制度笼子、日益勒紧的纪律绳子感到很不适应,其结果是摊子不管,工作不推,经济上不去,矛盾不处理,甘当“太平官”,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要转变官员“不在状态”的局面,还需政策给力,严惩官员的无作为和不作为,有效激发官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问题:
1.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分析官员不在状态的深层原因是什么?(15)
2.针对当前干部为官不为的问题,你认为怎样解决?(15分)
3.某区县纪委干部“为官不为”整治工作会议召开,市纪委领导将以“治理为官不为”为主题在此次会议上进行发言,请你为市领导草拟一份发言稿。(50分)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 案例分析
问题:
1、 请分析此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 谈谈从这件事情得到的启示?
【参考解析】
这个案例分析题,是要求考生对案例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事后剖析,分析造成后果的原因和启示,考察考生对现实问题的剖析能力。作答时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部曲来思考。第一步,简要提炼其中的错误做法、表现、后果;第二步,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三步,谈谈从案例中得到的启示,即应该怎么办。我们要答题时应把握好四度:即哲学的高度、理论的深度、语言的亮度、结合材料或现实的紧密度。这样答题,才有阅卷老师要求的厚度。
本题中,垃圾焚烧是近几年出现的热点问题,网上类似的新闻也很多。湖北、广东都有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真实案例,也建议学员们多关注有关公共决策的新闻热点,从中多分析,多思考。首先分析事件的性质,是由公共决策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中间有一个演变过程。其次分析原因,运用公共决策的原理,信访处置方法,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等。最后针对问题谈启示,列对策。
1. 请分析此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