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鄂竟平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22日 12 版)
今天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安全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健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安全中的老问题仍有待解决,新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突出强调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针对我国水安全严峻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水领域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国务院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
破解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准确把握当前水利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工作总基调,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把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贯穿于治水的全过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不断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抓手,完善节水制度标准,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使节约用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重点抓好四个“一”:打好一个基础,制定完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建立节水标准定额编制工作机制,推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节水标准制定工作,动态修订节水标准定额,严格标准定额应用。建立一项机制,建立节水评价机制。在出台节水评价指导意见、规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编制指南的基础上,编制节水评价技术要求,从严叫停节水评价审查不通过的项目,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打造一个亮点,实施高校合同节水。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制定并颁布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通过合同节水引入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尽快建成节水型高校。树立一个标杆,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从水利部和地方各级水利部门机关做起,建成一批节水标准先进的节水单位,带动全社会节水。
二是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落实以水定需,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狠抓江河生态流量确定与管控,建立健全生态流量(水量)监测预警机制,严控河湖水资源开发强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量)下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快推进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制定并落实监管措施,在满足生态用水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明晰流域区域用水权益,加强省界断面监测,落实空间均衡要求。制定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推进重大规划和产业布局水资源论证,严格实行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取水许可限批政策,对达到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流域区域,实施取水许可限批,促进实现水资源动态监管。
三是处理好水与生态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关系,统筹推进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恢复扩大江河湖泊生态空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治草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在全国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发挥水利、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同作用,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通过专项行动,集中解决河湖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恢复扩大江河湖泊生态空间。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抓好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和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采取区域内节水、水源置换、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遏制地下水超采局面,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实现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良好、水环境优美。
四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两手”作用,促进用水方式根本性转变。水关系国计民生、不可替代,政府该管的要管严管好,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河湖管理、地下水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国家水治理的法治保障水平。加快智慧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监管信息化水平。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金融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节水供水项目建设运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化水资源税改革,利用税收杠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精准补贴机制。持续推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水价改革,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水权确权,培育发展水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促进水资源从低效益领域向高效益领域流转。
(作者为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