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作为大连沿海城市的主城区,西岗区的民生事业有着更高的定位和标准,人民群众也对我们有着更多的期盼和要求。我们将自加压力、勇于担当,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民生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全面践行“做群众需要的事、做事让群众满意”的理念,紧紧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守底线、提品质、促公平,全力构筑具有主城区特点、更加完善、更加公平的民生事业发展新格局。
就业乃民生之本。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我们将紧紧抓住就业和创业两条主线,确保大部分人能就业,一部分人能创业、能创成业。一方面,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外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创新创优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机制,发挥全国首家家庭服务业技能培训中心作用,增强待就业人群的劳动技能和就业技能,为城区就业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创新创业的有利机遇,创新小微企业服务模式,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立西岗区大学生网店创业孵化园,激发各类群体的创业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西岗区作为辽宁省首个基础教育强区,长期以来,以小班化、“片区+校群”为代表的一批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模式已在全国进行推广,辖区教学质量持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新形势下,我们将结合公共财力实际,有重点、分批次做好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等基础设施改造和教育教学设备更新配备,把学校硬件设施建成“优质板块”。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增值评价”为载体,深化小班化教育创新,推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的跃升。
文化服务是城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西岗区素有“小城区、大文化”的特点,作为中国第一个“曲艺之乡”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标兵单位,我们将全力巩固提升文化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突出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办好“西岗杯”全国相声新人新作推选、市民文化节、市民读书节、文化直通车等系列品牌活动,大力开展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专属定制”活动,丰富提升“500米文化圈”功能,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产品。
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医疗、养老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700米医疗服务圈”建设,推广“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保障工程等系列惠民服务项目,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做强做实“500米惠老服务圈”内涵,发挥公共财政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养老领域,集中推进一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新形势下的惠老养老事业。
主城区的城市面貌是大连城市形象的缩影。我们将按照建设美丽大连的总体要求,坚持国际化、生态化、精细化方向,科学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老旧楼院环境提升改造、花园社区建设、停车场建设等一批城建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在干净、整洁、舒心的环境中生活。大力实施“便民一键通”和市政维修“暖心工程”,集中精力解决城区三四级道路、弃管楼院公共设施、防盗门维修等问题,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是西岗区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集中财力、解决群众所需所盼的“牛鼻子”工程。我们将动真情、出新招、干实事、解难题,把件件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今年将重点聚焦服务“一老、一少、一弱、一特”,即:强化服务“一老”,推进全区462处惠老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为辖区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政府购买服务;聚焦服务“一少”,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工程,开发建立“知校”平台、云端课堂、OA手机终端办公系统等智慧化应用平台;突出服务“一弱”,完成26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辖区650名重度贫困残疾人提供临时救助;精准服务“一特”,推进失独新家庭“医养扶一体化”扶助项目,开展“情暖西岗、共建家园”流动人口系列活动,全力做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中困难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新常态下,我们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满怀感情、狠抓落实,在大连建设“两先区”和西岗建设科学发展的品质城区进程中,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品质、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