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代表学面试——教育扶贫
【导语】
今天北辰面试与您共同学习的是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代表回答记者提问。教育扶贫,是遴选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格桑德吉自身的经历,正是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破解之道。
【面试视角】
(引入)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是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前提。
(现状)经过多年努力,学校硬件已有较大改善,教育经费也有保障,基本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贫困家庭不需要为孩子没钱上学犯愁。
(问题)但是,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辍学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原因)一是认为学了没有用,看到身边的人上学不上学没有什么大区别,进城务工也不需要太高学历。二是感觉学习没有劲。教师紧缺,灌输式教学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这背后的问题是教师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下不去、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对策)一是乡村教师走出来,参与进修培训;二是高校师生走进去,注入新鲜血液;三是网络学习新平台,享受优质培训。
【文字实录】
中国新闻社记者:
格桑德吉代表您好,您来自于西藏墨脱,通过内地西藏班走出了大山,但是却又选择回家乡教学。19年过去了,我们想知道您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门巴族的孩子们学习情况怎么样了?谢谢您。
全国人大代表格桑德吉:
谢谢你的提问。我在内地西藏班上学期间,只回过一次家,发现家乡好多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深受触动。(教育扶贫的举措:一是乡村教师走出来,参与进修培训。)
家乡很美,但是太闭塞了,孩子们不上学,永远也走不出大山。老百姓要找到出路改变命运,教育是关键。于是,我产生了毕业以后回家乡教书的想法。(二是高校师生走进去,注入新鲜血液;)
2001年,我回到墨脱县帮辛乡小学,如愿成为一名老师。当时发现,失学孩子很多,辍学率很高。在很长一段时间,老师们的工作就是劝学。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班里有一位女孩,小学快毕业了,她没有来上课,我很着急,就跑到她家里了解情况。她的父母说,他们家里条件很艰苦,供不起她一直读书,还不如早点回来帮家里做一些家务活。我就把我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他们,让他们知道国家的好政策,最终这位女孩回到了学校。回到学校以后,她特别用功学习,最后顺利考上了内地西藏班。大学毕业以后,她和我一样回到西藏,成为了一名教师。(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辍学问题比较严重)
我们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2013年扎墨公路开通,乡亲们的观念一下子转变了,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学校建起了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老师们上课也用起了PPT(硬件保障)。在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隔离上网课。党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好(政策保障),西藏农牧民子女在全国率先享受到15年免费教育。如今,我们门巴族孩子们的入学率和孩子们小升初的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曾经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来得了、留得住、有学上”,现在变成了“上好学”。
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门巴族更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命运。我名字里的“德吉”是“幸福”的意思。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门巴族和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