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门禁实现旅栈式管理,人来登记、人走注销,避免治安隐患;智能充电桩,利用手机远程给电瓶车充电;依托微信公众号,对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借助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居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幸福感大大提升。这其中,看得见的是硬件支撑,看不见的是资源整合;看得见的是智能应用,看不见的是机制创新;看得见的是线下关怀,看不见的是线上融合,所有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加在一起,构成了智慧社区建设的丰富内容和强大功能,探索出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理念新路径。
智能技术是手段,以人为本是理念。近年来,各地争相建设智慧社区,但有的智慧社区投入很大、硬件“豪华”,高居“云端”却不接地气,实际应用较差,甚至成为摆设。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避免“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智慧平台怎么建、为谁建、如何用,不能靠领导“拍脑袋”决定。建设智慧社区,目的是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居民创造美好生活。因此,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应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针对居民生活中的痛点、社区管理的难点而设计。可以根据居民需求,整合党务、政务信息与服务,还有物业、志愿和商业等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了解社区全景,手指一点满足各种需求。以人为本,实现“按需点菜”“供求平衡”,智慧服务下沉到居民身边,才能真正让居民受益。
平台整合是关键,机制创新是先导。过去,城市管理常常出现“九龙治水”困局,职能部门职责交叉、条块分割,不仅降低工作效率,也无法保证公共服务品质。社区管理的关键是“合”,智能技术提供了“合”的可能,但真正的“合”要靠改革创新去实现。必须改变只注重装备智能设备的思路,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与信息化应用“两条腿”走路。通过整合辖区派出所、交警、运管等执法力量,形成“大综管”模式,能够使各部门不再单兵作战,形成管理合力,既能破除“九龙治水”难题,也能对服务区内所有事情实施分层管理,可以实现精准化处置,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体制机制创新在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技术的作用。
融合互动是方法,人文关怀是根本。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文化,让文化浸润人心、丰富生活,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以线上线下融合为手段,可以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尝试。比如,可以强化科技支撑,对辖区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实行精准管理、精准服务,做到“线下有服务,线上有记录”。可以推出“暖心一句话”“暖心图片”“暖心小故事”“暖心微视频”等充满温度的微“暖心服务”,倡导人人感恩生活、睦邻友爱。可以开展各种社区文体活动,线下“跳得欢”,线上看得见,“互联网+社区”天天有声有色,不断更新,破解“高楼冷漠症”,构建邻里新空间。人文关怀是现代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建设智慧社区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区落地开花,提升居民文明素养、道德水平,营造充满亲情、有归属感的社区空间。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丰富,也是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善,也是精神世界的丰富。智慧社区建设涵盖社区管理、服务与创新等多个方面,绝不是简单地推广应用智能化技术,而应以智慧引领智能,以智能落实智慧,着力建设以智能应用为技术载体的“物联”社区、以“智惠”居民为中心的“为民”社区、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与水平为目标的“创新”社区,形成科技含量高、治理高效、管理到位、服务精细、文明和谐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才是人们想要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