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链、订单缩水、国外原材料短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端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困难一个接一个,危机与挑战接踵而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政策看得见、摸得着,企业生存的活水才能更“活”、更“解渴”。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帮助中小企业突出重围的努力接续不断,为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成功“闯关”加油打气。据中国政府网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局联合推出的“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库”显示,截至7月初,国家层面已出台政策文件超300项;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区市推出的地方政策超1200项,涉及为企业减负、加大金融支持、增加财税补贴、支持稳岗就业、优化政府服务等方面。系列政策红利的释放,解了近渴、减了负担,也优化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数据显示中国已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对1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之下,才有企业行稳致远的勇气和信心。
服务上云、数据搭桥,企业生存的活水才能更“活”、更“多源”。“为有源头活水来”,解决资金问题只是缓解近忧,消除远虑还需要更多适应市场变化、应对国际形势的应时之举、“源头活水”。从工信部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企业发起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力量不断增强,通过普惠性措施供给和政府的创新性推进模式,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和能力问题正在逐步化解。云计算、AI、5G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推进,让“云上办公”打破时空阻隔进一步步走向现实;无需见面审批的“大数据+金融”贷款模式,提高了市场响应的能力,利用大数据做好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估、风险控制,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一条出路。
科技赋能、合作创新,企业生存的活水才能更“活”、更“持久”。市场并非一成不变,把握市场动态、依靠技术积累,才能在订单减少的情况下,探索转产、跨界,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疫情初期,口罩、呼吸机、防护服市场需求大、供给严重不足,企业及时跨界、补位生产,既是勇气也是担当;后疫情时代,面对市场需求、上下游供应链变化,企业及时跨越、转型升级,需要识时务之眼光,更需要政企、校企之多方合力,实现科技赋能、技术创新。青田起步股份有限公司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口罩生产线运转出现问题,学校专业老师赴现场检查并进行机器调试,确保口罩生产线加足马力投入生产;浙江力太互联网有限公司探索出快速、低成本的“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模式……为跨界护航,为转型助力,不懈探路,中小企业才能找到出路。
让活水更“活”,更要进一步倾听中小企业需求,优化营商环境,畅通企业服务,打破转型桎梏、发展困境,减轻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轻装上阵、成功“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