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何高质量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任务,人才资源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就此意义而言,笔者认为,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川渝两省市要协同推进人事人才政策互认,推动人才协同发展,建立决策共商、资源共享、联动共建、协作共赢的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人才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市场相通、活动联办,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人才支撑。
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为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在促进人才开放协同发展尤其在人事人才政策互认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建立了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协作机制,成立了成渝双城技工教育、职业培训联盟,互享专家库,推动职业技能竞赛资源设施共享、专家教练库共建、选手梯队共育,联合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川渝两地在人才评选结果、教学成果、培训证书、竞赛成果、鉴定等级或评价认定成果互认。例如,自贡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五区协同”重大战略布局、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深入落实与成都、川南经济区干部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宜宾加快推进“双城”建设,在打基础、引高校、建机构、聚人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全国首批产城融合试点城市、全省唯一的市厅共建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这些措施和成效都激励着众多人才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
人才开发利用需要一个协同发展平台。城市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发展,也离不开协同发展平台。所谓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人才协同发展,关键在如何让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好务。在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四川作为全国创新改革试验区,抓住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时机,着力在区域协同品牌、区域协同培育、区域协同共享、区域协同服务、区域品牌赛事、区域双创基地等方面下功夫,推动“重庆英才卡”与四川“天府英才卡”对等互认,着力打造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平台,促进两地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式、方法等方面建立交流机制。近年,雅安从完善“引育用留”链条上入手,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大开放型人才、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着力打造服务成渝经济圈建设的人才协同发展平台,携手成渝共同培植人才成长“沃土”,吸引着越来越多高端科技人才“孔雀西南飞”。
推进人才协同发展需要真抓实干劲头。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要有奋斗实干、狠抓落实的具体行动。近日,川渝两地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川渝两地以此为契机,拿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劲头,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推动战略谋划向战略执行落地,构建起两地合作、双城互动、多支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双城经济圈人才诚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成都集聚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的引领作用,大力支持成都建成全国人才集聚的桥头堡,做大双城经济圈人才蓄水池,抢占高端人才发展制高点,以实干实绩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进展。要鼓励各市(州)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更好地发挥人才阵地作用,积极为双城经济圈提供人才服务,提档升级毗邻地区人才合作平台,因地制宜打造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区,搭建协同合作平台,共同奏响新时代人才协同发展交响曲。
唱好“双城记”,人才协同发展是关键。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共享机制,是川渝两地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人才协同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也是川渝两地贯彻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川渝合作重大战略协同的应有之义和务实之举,必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注入新的强大活力。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