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做到“四个坚持”,通过科学谋划、多管齐下,提高经济、人口承载能力,使省内各城市间相向而行、相得益彰,实现高质量一体化集约发展,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为引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交通先行,实现城市联系便捷化。交通是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要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间交通规划,加快推进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打造高效便捷的“一小时都市圈”,进一步拉近各城市间的时间空间距离。按照全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以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济郑高铁等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城市群高铁通道建设,构建“四横六纵三环”高铁网络。深入实施“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路网规划,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公路物流运输快速化。以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为契机,加快沿海港口资源整合,进一步畅通出海通道。稳步推进机场建设,加快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济南机场北指廊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空运便捷化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水青山常态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流域生态脆弱,要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做好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坚决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之路。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蓝天碧水青山成为常态,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断增强幸福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让美丽乡村与魅力都市美美与共。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资金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持续讲好黄河故事。
坚持人才为本,实现人才资源集聚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按照《山东省人才发展条例》要求,根据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意见及38个配套性文件精神,继续实施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重大引才工程,深入探索实行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重点企业自主引才等灵活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通过探索人才和技术评估机制,健全知识产权和运用体系的制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实现知识产权可作价、成果转化能估价、人才团队有身价。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和基层一线人员发展,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加大对基层一线奖励激励力度,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舞台。
坚持质量引领,实现动能转换最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要按照《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要求,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在改革、开放、基础设施等方面集中发力,进一步释放新旧动能转换潜力。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加快未来转型升级,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用好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契机,围绕发展壮大“十强”产业,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促进机制,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实现腾笼之后换来“俊鸟”“靓鸟”,切实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
攻坚克难聚伟力,肩负使命再出发。时与势已经表明,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撸起袖子干”,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前方虽有疾风骤雨,但我们坚信,只要用奋斗定义方向,再远的征程也终会胜利抵达。
(来源:齐鲁网,有所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