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习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提出六大方面20条重大举措。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共同富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二、命题预测
1.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结合给定材料,请你分析M市探索促进共同富裕道路上遇到的主要问题(300字)。
2. 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结合给定材料,请你为浙江省抓好落实提出工作建议(400字)。
3.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W市促进共同富裕中探索出的经验(400字)。
4.结合给定材料,请你评价疫情期间H市稳定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方面所做的工作(300字)。
5.结合给定材料,针对H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严峻形势,请提出帮助H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300字)。
6.A省要召开全省共同富裕推进部署会,结合给定材料,假如你是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你为省委书记起草一篇在部署会上的讲话稿提纲(1000字)。
7.Z省拟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专题会议,省发改委主任要在会上汇报全省情况。假如你是省发改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请草拟出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1000字)。
8. 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W市起草了《W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实施方案(2021-2025)》,结合给定材料,请你补充“工作要求”部分的内容(800字)。
三、理论精析
★现实基础
8月1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为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指明方向。今天,我们为什么又特别强调共同富裕问题?这是因为:(一)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最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诉求,我们党必须因应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更突出“不平衡和不充分”。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更突出“不平衡和不充分”。因而,在当前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环境,更需要再次审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收入差距处于较大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尼系数持续扩大,2008年基尼系数达到峰值,此后有所回落,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基尼系数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居民财富差距,比收入差距更为显著。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情况调查》的结果,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居民家庭资产分布不均,收入最高10%家庭户均总资产1511.5万元,是收入最低20%家庭户均总资产41.4万元的36.5倍。(四)我们有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经过持续奋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现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基本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擘画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美好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又作了强调要求和更为具体的部署,这样就把未来15年中国整体的基本政策逻辑说清楚了,把未来15年中国想要实现的样子和方向说清楚了。因此,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就是新征程的题中要义。(五)疫情冲击再次加剧了收入与财产差距,限制了经济恢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剧烈冲击,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工资收入和农民工工资收入,也极大地影响了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疫情冲击后,年收入在30万以上的家庭收入很快恢复,且有明显增长;而年收入在5万以下的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
★内涵把握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整体的把握:
第一,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二,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不只是生活的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的自信自强。还包括环境的宜居宜业,社会的和谐和睦,公共服务的普及普惠。总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第三,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第四,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既要遵循规律、积极有为,又不能脱离实际,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面临问题
从改革来看,我国虽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但改革的进展并不全面,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体现在以下三个“二元”上:
一是所有制二元。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元结构是历史形成的,作为经济基础,从根本上制约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尽管在公共开支上、投资上不再局限于二元所有制,但土地市场、住房市场是二元的,以及人的社会身份是二元的,农民不只是户籍身份,还有集体经济成员身份。城乡分治就是以二元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宅基地、农民住房、森林等产权制度改革试图在突破二元所有制带来的制约。
二是经济二元。这个概念是指传统落后的农业和现代先进的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通过市场化、工业化过程可以逐渐消除。但我国的经济二元结构不只是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之上,也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
三是社会二元。在所有制二元基础上形成社会成员身份、基本权利的二元结构。在市场化过程中成为起点不公平、机会不公平的社会因素,也是社会分配中形成群体性差距,进而形成能力群体性差距的社会根源。群体性的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也会因此而形成。
★基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对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新的征程上,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关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坚持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全面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共同富裕立足于物质富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财富的富足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只有经济和物质财富不断积累,才能为精神富裕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也蕴含着精神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精神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实现共同富裕,应该是涵盖各方面的全方位的富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从人的需求方面阐释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是正确把握勤劳致富和创新致富的关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念兹在兹的美好夙愿,其成功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劳动。一方面,勤劳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广大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坚决摒弃一切“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另一方面,创新致富能为促进共同富裕注入强大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我国部分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领先于世界,但同时也有多处面临着“卡脖子”的被动局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突破。勤劳致富和创新致富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如何促进共同富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勤劳绝不能仅限于重复低端的简单劳动,而创新背后必然凝结着大量的辛勤劳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勤劳和创新来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三是正确把握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领域使全体人民享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充分考虑我国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防止脱离经济基础与物质限制的不切实际的拔高,避免掉入“高福利陷阱”。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两者辩证统一于发展之中,共同检验着高质量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确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四是正确把握循序渐进和先行示范的关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策措施的制定都必须牢牢立足这一最大实际。而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庞大,各地区资源禀赋、城乡融合程度、劳动力素质不同,必然会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先富起来。因此,循序渐进促进共同富裕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科学论断。同时,促进共同富裕也需要先行示范、重点突破,可选取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实施作出示范。今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标志着浙江省成为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循序渐进和先行示范,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既有利于统筹兼顾,又能做到精准发力,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四、素材积累
讲话稿框架: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重要窗口”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在浙江省委全会上的讲话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
(一)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划时代意义。
(二)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
(三)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
(四)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既是金字招牌,又是重大政治责任。
二、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内涵特征
(一)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的社会形态。
(二)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与共同富裕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社会形态。
(三)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社会结构更优化、体制机制更完善的社会形态。
(四)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文明全面提升的社会形态。
(五)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社会形态。
三、明确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任务
四、着力抓好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
(一)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一要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要重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关系。
(二)着力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一要加快省域一体化。二要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三要创新实施山海协作升级版。四要创新实施对口工作升级版。
(三)着力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一要加快推进市民化集成改革。二要深入实施新一轮乡村集成改革。三要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
(四)着力加快缩小收入差距。一要千方百计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二要探索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机制。三要推动低收入群体持续较快增收。四要探索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五)着力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要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打造“浙有善育”名片。二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浙里优学”名片。三要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大提升,打造“浙派工匠”名片。四要加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打造“浙里健康”名片。五要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浙里长寿”名片。六要健全住房市场和保障体系,打造“浙里安居”名片。七要构建弱势群体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幸福清单,打造“浙有众扶”名片。
(六)着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一要守好红色根脉。二要健全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三要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化创新高地。四要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
(七)着力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要全省域推进城镇未来社区建设。二要全省域推进乡村新社区建设。
(八)着力一体推进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一要整体推进党的领导、权力运行、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二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三要完善社会风险管控机制。
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新理念新机制有力有效推动示范区建设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示范区建设,必须在中央坚强领导下,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
(二)树立共同富裕新理念。一要树立“创新致富、勤劳致富、先富帮后富”的理念。二要树立“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创共建”的理念。三要树立“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的理念。
(三)构建示范区建设新机制。第一,建立社会建设委员会。第二,建立年度工作推进会机制。第三,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第四,建立改革探索和试点推广机制。第五,建立民情通达机制。
意见框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共建共享。四是坚持改革创新。五是坚持系统观念。
(三)战略定位
一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二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三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四是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
(四)发展目标
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六)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七)提升经济循环效率。
(八)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九)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十)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十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十二)完善再分配制度。
(十三)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
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十四)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五)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六)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十七)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十八)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
五、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十九)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十一)高水平建设美丽浙江。
(二十二)全面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
(二十三)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
(二十四)全面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
八、保障措施
(二十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十六)强化政策保障和改革授权。
(二十七)建立评价体系和示范推广机制。
(二十八)完善实施机制。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