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领导称谓是门“学问”,已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专门有文章给大家讲解如何在不同场合称呼领导、同事。比如“叫大不叫小”、“叫实职不叫虚职”、“不知道职务的,统称‘领导’、‘老师’”等。
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场合、不同氛围,叫法也不一样,仔细分析下各种环境下领导的称谓,其中的味道各样。
“同志”称谓的淡出,“老板”“老大”称谓的禁止,“副”字不能省等规定的出台,折射出时代变迁,透视出哪些官场变化?
今天由“刀笔小杂役”给大家讲一讲他的所见所闻,看看机关里的称呼暗藏着哪些玄机。
1“老司机就是不一样”
上周,一个中直机关的老乡打过来电话:“晚上加班不?老家朱书记来北京了,送孩子上大学,不加班的话,一起吃个饭。”
我突然有点蒙圈:“哪个朱书记?”
老乡说:“你还木喝酒都装晕,你说哪个朱书记!”
我恍然大悟:“哦哦哦,你看我这迷哩!他不是不干县里副书记了吗?一年前就调市里当局长了。”
老乡笑道:“亏你以前还给市长掂过包,说那话咋恁不成熟。他正县级副书记,调到市里当一个清水衙门的局长,看着是副职变正职,你问问他心里愿意不愿意!所以咱们老弟们见了他还是喊‘书记’比较好!”
我回应道:“‘老司机’就是不一样啊!I 服了YOU,你太能琢磨了!”
2 能叫“书记”就不要叫“市长”
其实老乡解释得还不全面,地方要职调到清水衙门是一个原因,根据我多年观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当过书记而现任副职的领导干部,大部分都喜欢老部下、老朋友叫他书记。在他们看来,“书记”是全世界最悦耳动听的称呼!
一个给副市长当过秘书的哥们曾经给我讲,他服务的副市长是某县县委书记提拔上来的。有一次副市长在县里的老部下组团过来看他,一进办公室,一窝蜂全都“王书记”、“王书记”的叫个不停。这哥们实在听着别扭,吃饭时就问县里来的人大主任:“王市长从县委书记高升到副市长了,你们咋还叫‘书记’?”
这个人大主任喝得差不多了,端起酒杯给他碰了一下,笑吟吟地说:“兄弟,你这是装不懂呢还是真不懂啊,单从称呼上,‘书记’永远是老大,‘市长’永远是老二,更何况是副市长。”
这哥们说:“我算领教了,瞬间各种涨姿势啊。”
3“主任”是全国最“诡异”的官
你到一个陌生的机关去办事,进了办公室你搞不懂都啥职务,见人就喊“主任”可能就是最管用的一招了。即便是没实职的副科级、正科级,正牌职务叫“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前头都带“主任”俩字,你叫主任肯定错不了。就算是科长、处长,你叫他主任也没问题,毕竟机关内设部门除了科、处还有室,头头都叫主任,跟科长、处长是一个级别。就算是小科员,你叫他主任也不浮夸,“主任”无大小,早已成为一种尊称。
但你到有些中央机关的话,可别乱叫主任,否则很容易一嗓子喊到天上,想落地就难了。
我年初抽借到中央某机关工作,出发前给函上留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询问到站后的相关事宜。联系方式只有名字和电话,没写职务,我还卖能的想:反正叫主任就没错。电话接通我第一句话就说:“你好主任,我是明天上午的高铁,中午十二点半到北京西……”话刚说一半就被那边打断了:“不好意思,我不是主任,这边只有领导才叫主任。”
我来工作之后才搞明白,这边内设机构全是室啊中心啊什么的,除了副国级和省部级领导班子叫书记,其他厅局级领导几乎全叫“主任”。你想啊,要见人都喊主任,不全乱套了?
所以“主任”这个官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能上天能入地,能开飞机也能开拖拉机,而且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位列最“诡异”的官一点不为过!
4 机关里是“小李”,机关外叫“处长”
省直机关,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大院里的“小李”、“小王”、“小张”们,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下、处级以下,以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为主要群体。这个年纪在社会上混得比较开的,基本属于中坚力量的白领精英,大老板、小老板、职业经理人不计其数,手下统领着少则十数人、多则数十人的大兵小将,没人愿意也没人敢叫他们“小李”、“小王”、“小张”。
但在省直机关,这个年纪搞到处级的屈指可数,这些干部在机关里憋屈坏了,出去后大都想找点存在感。所以外面的人恭维他们,都叫他们“处长”或者“主任”,如果哪个生瓜蛋叫他们一句“科长”,他们会在心里把你从头到尾诅咒个遍:你才是科长呢,你们家全是科长,你们祖宗八辈都是科长!
但大领导不见得就不叫“小李”、“小王”、“小张”。我曾经服务一个副国级领导参加的汇报会,有个五十多岁的郭姓市委书记汇报过程中,这个副国级领导中间插话:“我说小郭啊,你这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得……”我瞟见下面陪同的两位市里的同志,意味深长地相视一笑,估计心里想:老郭你平时那么拽,怎奈一山更比一山高,你也有当小字辈的时候!
5 “老师”不是职务,但胜似职务
机关里还有一种称呼叫“老师”,一般不是什么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但绝对是泰斗级的、颇受尊重的人物。这种干部一般符合几个特点:
1、资历老。大都是在同一个机关里干了大半辈子,说起来机关历史如数家珍。
2、业务精。属于专业型人才,熟练工,业务上碰到难题找他绝对没错。
3、人缘好。你听到别人背后议论这个议论那个,但从没听过谁说他的坏话。
4、提拔慢。不喜欢跟领导套近乎,领导缺不了他,也不提他,有时还怕他。
在机关里碰到这样的人,叫他“老师”比叫他“处长”、“主任”更容易拉近距离。因为这样的人经历了机关里的各种风云变幻,你说他没有追逐过权力也不可能,但到这个年龄这个份上,他们往往对当官已经无感,几乎都沉浸在自己的小爱好里,要么写字,要么画画,要么摄影,要么钓鱼,就像桃花岛上的黄老邪,拥有自己的另一个世界。
他们虽然鹤立独行,但对机关的年轻人愿意释然畅怀、开诚布公地点拨。对于刚入职的年轻人,碰到这样的“老师”,一定要好好珍惜把握,这可是值得挖掘的富矿,得多请他吃吃饭!
机关里的各种称呼,还有很多道道,今天先说这么多。其实话说回来,抛却必要的人际关系处理这个层面,我认为称呼还是要实事求是,实在点比虚头巴脑的强。
有时几个体制内伙计们小聚,本来都是小兵一枚,但是觥筹交错之间,“李局长”、“王厅长”、“张书记”相互叫得不亦乐乎,满嘴跑火车。说轻一点失去了君子之交的意义,说重一点是潜意识里对官本位、对权力崇拜的惯性心理,也是年轻干部“官僚主义”思想的新苗头。
最后再说一句:咱都是有工作证的人,嘴上实在做事才能实在,别把自己搞得那么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