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也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面试视角
话题引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深入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新冠疫情不断蔓延的严肃考验,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发展高质量的农业,建设高水平的农村,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振兴“压舱石”,把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转化为时代中国的现实图景。
对策措施
“党建+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2021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我们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持续深化农村产业发展改革,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方面的组织优势,推动党组织“结对联建”实现要素资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建立产业党委“把党委建在产业链上”,以产业为载体设置功能性支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建、发展共推”。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党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智力因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全球新冠疫情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产量有力保障了中国饭碗的稳定,其中,科技助农、科创兴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力度,坚持把科技智慧运用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做强农业主导的生态绿色产业,培育一条一体化、全链条的综合绿色产业体系。要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样板引领集群产业发展。通过开展院地合作、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智慧农业、设置电商直销点、做实农文旅融合文章等,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硬实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跑出“加速度”。
“党建+人才”撬动乡村振兴“动力杠杆”。乡村振兴,人才是“金钥匙”。人才作为高水平的群体,是撬动乡村振兴这个杠杆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在乡村吸引力上下功夫,将行家里手、能人乡贤、年轻干部、技术人才等选进村“两委”班子,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化乡村振兴支撑力。坚持在培育新型乡土人才上下功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训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专业化培养、订单式培训、针对性补强,注重在农村基层一线培养、磨练和重用人才,不断优化政策软环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聚焦人岗相适、量才使用,推动人才效应最大化,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好态势,切实以人才“杠杆”撬动乡村振兴“新局面”。
结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吹响了奋进向前的“冲锋号”,发起了夯实大国粮仓的“动员令”,让我们一起埋头苦干、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