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2月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历史,为奥运留下了一套全新的标准,将开启全球冰雪运动新篇章。2月19日,巴赫将奥林匹克奖杯授予中国人民。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
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队摘得9金4银2铜,取得历史最佳成绩。
二、深度解读
★冬奥会由来
随着冰雪运动在欧美的日益普及,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建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一建议到1924年成为现实。此前,1908年第4届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1920年第7届奥运会上增加了冰球项目。花样滑冰和冰球加入奥运会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但因天气条件等因素也给奥运会组织者带来诸多不便。鉴于此,把冰雪项目从奥运会分离出来,单独举办冬奥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1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当时参赛代表团共16个,参赛人数258人,比赛设6大项16小项,最终挪威名列奖牌榜首位。
冬奥会最初也是每4年一届,与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从1928年的第2届冬奥会开始,冬奥会与奥运会的举办地点改在不同的国家举行。从1994年起,冬奥会与奥运会以两年为间隔交叉举行。1992年冬奥会是最后一届与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而为将冬奥会与奥运会时间错开,也只有1992年冬奥会与1994年冬奥会相隔2年举办。
★基础知识
会徽: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正式亮相。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吉祥物:2019年9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揭开神秘面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名为“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大红灯笼。
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奖牌: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英文全称字样。圆环做打凹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了吉祥的寓意。奖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文全称字样。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第24届冬奥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佳绩。奖牌背面最外环镌刻获奖运动员的比赛项目名称。奖牌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冰雪底纹上印有北京冬奥会会徽、核心图形等相关信息。挂带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奖牌盒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申办口号: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创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精彩、非凡、卓越。让奥林匹克点亮青年梦想,让冬季运动融入亿万民众,让奥运盛会惠及发展进步,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
志愿者标志:标志上半部图形由寓意连胜的“VVV”组成,象征志愿者“手拉手” 参与冬奥服务冬奥的热情;图形下半部分“笑脸”表达了“奉献、爱与微笑”的主题。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既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承,也是对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体现。
火炬接力: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火炬最下方一圈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称的盲文。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接力以“迎接冰雪之约 奔向美好未来”为主题,以“健康·欢乐·活力”为口号,精简传递规模,增加展示活动,分为火种展示、传统火炬传递和网络传递三个部分。2022年2月4日,鸟巢广场里,火炬手接过最后一棒,在终点把火炬一放,世人惊讶地看到,原来它就是最终的之火。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
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
开幕式旗手:高亭宇、赵丹。
闭幕式旗手:高亭宇、徐梦桃。
北京冬奥会有19个比赛日、228个竞赛单元,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2022年2月2日开赛,4日举行开幕式,20日闭幕。冰壶将是最早开赛的项目,在开幕式前两天就将举行第一场混合双人循环赛。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决赛是最后一个结束的比赛项目,在闭幕式当天下午举行。
截至2022年2月19日的所有比赛结束,挪威代表团以15金的优异战绩领跑北京冬奥会金牌榜,并成为史上单届冬奥会获得金牌数最多的代表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9金、4银、2铜位列奖牌榜第三,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
★科技冬奥
2021年底,闭环外冬奥支付环境建设圆满收官,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试点稳妥推进,为科技冬奥打造了安全、便捷、高效的数字人民币支付环境。
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在水下完成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科技冬奥”多机器人跨域协同的火炬接力环节,两名“机器人”火炬手完成水下接力。这一环节包括:机器人冰面滑行入水、水下火炬交接传火、机器人出水三部分,传递过程中,不仅能体现火焰在水中“水火相融”的神奇景象,还能展现设计者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2022年2月2日的冬奥公园,当冬奥会火炬手将奥运圣火传递给科技领域一位特殊火炬手——水陆两栖机器人时,火炬传递的科技感瞬间拉满。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北京冬奥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运营冬奥会所需的全部核心系统都迁移至阿里云上。”
★首个“碳中和”奥运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地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事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我国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冬奥会筹备原则
北京冬奥组委从成立之初,紧紧围绕“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要求,全力以赴,高效务实、脚踏实地开展着筹办工作,为确保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奥残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夯实了每一步。
“从落实‘简约’的要求来讲,北京冬奥组委注重主动谋划,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等各利益相关方协商,制定简化办赛方案,提出精简人员、简化仪式等简办的措施,并做好具体的实施流程。精简仪式活动,优化火炬传递等重要仪式活动,对路线、时间、人员、规模等进行合理化设计,降低运行成本。科学利用设施,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合理规划非竞赛场馆空间和临时设施建设,压缩场馆运行团队规模,提升服务效能;严格预算管理,节约办赛资金。”
从落实“安全”的要求来讲,严把疫情防控关,把防疫安全作为办赛的重中之重,成立国际、国内两个疫情防控专班,共同制定冬奥疫情防控总体指导意见、防控工作总体方案;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联合制定并发布《防疫手册》;制定“一馆一策”“一场一策”,聚焦竞赛组织、交通运行、抵离保障、住宿餐饮等环节,织密疫情防控网。严把赛事安全关,运用“三维、秒级、多要素”冬奥气象监测网络和“分钟级、百米级”预报服务系统,提升赛事气象预警能力。强化雪上医疗救援工作,配备救援直升机和专业医疗救援队伍,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严把安全保卫关,建立赛时安保指挥体系,强化跨区域联动、跨部门协作。严把城市运行安全关,围绕赛事需求,全面加强水电气热保障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赛事安全。
从落实“精彩”的要求来讲,以文化展现精彩,把春节文化、长城文化、冰雪文化同奥林匹克理念相融合,将中国元素融入会徽、吉祥物、火炬设计之中,注重把冬奥元素融入文艺创作,精心策划开闭幕式,举办“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开展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着力把冬奥会打造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奥林匹克文化盛宴。坚持以科技创造精彩,建成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竞赛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诸多冬奥科技,让世界体验中国创造。从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可持续管理体系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北京冬奥会正在创造可持续发展新典范。
★冬奥组委会赛事总结
2月20日上午,北京冬奥组委举行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通过视频致发布辞。
蔡奇代表北京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及关心和参与北京冬奥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和中国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国际奥委会等方面通力合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顺利完成赛事组织和赛会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北京冬奥会成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必将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
蔡奇说,北京冬奥会赛事组织体系运转顺畅,比赛精彩纷呈,为参赛运动员营造了专业、公平的竞赛环境,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冬奥氛围浓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冬奥文化活动,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向全球展示了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服务温馨周到,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精细做好餐饮、交通、医疗等服务保障,为各客户群提供了良好的参赛体验,展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风范。
蔡奇说,北京冬奥会防疫有力有效,坚持把保障参赛各方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防疫手册,成为疫情下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也为今后举办国际性重大活动提供了成功范式。留下丰富冬奥遗产,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全部实现中和,所有场馆制定赛后利用方案,首钢园区成为城市复兴新地标,延庆区成为最美冬奥城,张家口市成为冰雪旅游度假最佳目的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成为现实,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
蔡奇说,北京冬奥会突显“一起向未来”主题,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舞台,发出了人类面对困难挑战团结前行的时代强音。我们将与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国际社会各方面继续携手合作,共同传承奥运遗产,促进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做好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三、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