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学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2年第一季度,甘肃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但稳就业仍然面临挑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稳就业举措?如何帮助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本期热点对稳就业、保就业进行专题解读。大家总体可按照“445557”的思路来把握本期热点的核心要义。
促进就业“四大基本原则”:①坚持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②坚持稳定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③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④坚持突出重点与公平普惠兼顾。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四送一简化”:①送政策拓渠道。②送服务促匹配。③送培训提能力。④送帮扶兜底线。⑤简化手续增便利。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五大主要目标”:①就业形势保持平稳。②就业结构更加优化。③就业质量稳步提升。④创业带动全面提高。⑤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稳就业“五大重点举措”:稳市场主体稳岗位。保重点群体保就业。优就业服务促匹配。强职业培训提技能。重困难帮扶兜底线。
脱贫人口稳就业“五个一批”:①劳务输出一批。②项目建设促进一批。③就业帮扶车间吸纳一批。④返乡创业带动一批。⑤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
促进就业“七大主要任务”:①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②顺应新发展阶段,着力优化就业结构。③突出重点群体,切实稳定就业基本盘。④强化创业带动,积极拓展就业空间。⑤打造“技能甘肃”,全面增强就业能力。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提高就业质量。⑦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一、背景链接
2022年5月10日下午,全省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长任振鹤对全省稳就业工作的批示,深入分析当前我省就业形势,对做好全省稳就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我省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作为,及早发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省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二、深度解读
(一)为什么要稳就业?
1.重要性
(1)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2)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社会稳定之基。无论“六稳”“六保”,排在首位的都是就业。
(3)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
(4)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
(5)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
(6)稳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生计,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要指标稳,在预期控制目标范围内。二是市场运行稳,线上线下都有大量招聘需求。三是重点群体稳,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同比基本持平;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中有增。
2.必要性
(1)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就业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3)就业不仅是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前提。
(4)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如果就业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3.严峻性
(1)国家层面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扩大就业始终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分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迭代,这些都不可避免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再加上化解就业领域固有矛盾难度大,促进就业依然面临很大挑战。主要包括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然艰巨,就业服务需补足短板等。
今年我国就业工作总体开局平稳,成绩来之不易。同时要看到,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就业稳中有难、稳中有忧,3月份以来就业数据出现一些波动,就业压力有所加大。
(2)甘肃层面
“十四五”时期我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稳定和促进就业任务艰巨。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十四五”期间每年需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20万人左右。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就业产生潜在冲击,影响我省农民工输转,制约我省企业吸纳就业。二是“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劳动者就业诉求更加多元化,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应用,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持续显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企业人员失业风险增加,隐性失业问题将逐渐显性化。
(二)怎么样稳就业?
1.国家层面部署
(1)“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纲要部署
①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②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就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完善与就业容量挂钩的产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稳定拓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和社区服务岗位。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着力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
二是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劳动者和企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指导等服务。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健全劳务输入集中区域与劳务输出省份对接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力跨区域精准对接。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三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有效提高培训质量。支持开展订单式、套餐制培训。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办好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2)李克强总理最新批示要求(2022年5月)
当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保住市场主体稳住岗位就会赢得未来。要着力支持稳岗,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达产,加快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减负纾困政策,帮助尽可能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挺过难关、留住岗位。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要努力拓展就业岗位,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和服务,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各方面要压实责任,各地要创造性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22年5月7日)
①总体要求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稳就业工作,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②重点任务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既要坚定信心,认识到稳就业仍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应对。要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保持就业大局稳定。要加强对困难企业的稳岗纾困帮扶,积极拓展新的就业空间,更好发挥技能培训在稳岗位促就业方面的作用。
全国人社系统要把稳就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就业服务,调动各类就业服务力量的积极性,强化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要着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城市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兜底保障。要密切跟踪就业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等风险隐患。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22年5月16日)
①要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发挥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化就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着力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便利性。
②要组织开展更多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③要强化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实名帮扶,做好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托底保障,帮助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尽快融入就业市场。
④要有效规范就业市场秩序,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
⑤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落实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组织好各类升学、职业资格考试招录工作。
⑥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对低收入家庭和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毕业生开展精准帮扶,继续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⑦各地区各部门要细化实化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5)稳就业重点措施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①稳市场主体稳岗位。推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允许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②保重点群体保就业。重中之重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对高校毕业生,着力扩大就业渠道,着力提供不断线服务,着力强化困难帮扶。对农民工,重点加强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拓宽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增收。
③优就业服务促匹配。持续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优化信息发布、招聘组织,搭建企业和劳动者高效对接平台。常态化提供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复工达产。一季度已帮助超4万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330万人。
④强职业培训提技能。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牵引,大规模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专项培训,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⑤重困难帮扶兜底线。畅通线上线下失业登记渠道,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对其中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援助,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同时及时兑现失业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6)帮助脱贫人口稳就业、稳收入的针对性措施
盯紧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安置区特别是大型安置区,通过“五个一批”,保持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
①劳务输出一批。优先组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深化东西部、省内劳务协作,强化劳务品牌建设,持续开展跟踪服务,努力让外出务工脱贫人口稳在企业,稳在当地。
②项目建设促进一批。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提高劳务报酬占比,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业。
③就业帮扶车间吸纳一批。延续费用减免、资金奖补优惠政策,支持帮扶车间健康发展,引导有条件的壮大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为脱贫人口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④返乡创业带动一批。支持脱贫地区建设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强化创业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帮助脱贫人口自主创业。
⑤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用好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加强岗位统筹管理,对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脱贫人口予以托底安置。
(7)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措施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政策落实、活动开展、改革推进为牵引,以“四送一简化”全力稳定毕业生就业局势。
①送政策拓渠道。运用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落实学费补偿代偿等政策,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创业补贴、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步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拓展就业空间。
②送服务促匹配。离校前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岗位信息。离校后及时启动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跟进实名制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③送培训提能力。拓展一批学徒培训、技能研修、新职业培训,助力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实施百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上线全国统一就业见习服务平台,助力毕业生提升实践经验。
④送帮扶兜底线。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及时发放求职创业补贴,提供“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对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实施就业启航计划,及时纳入就业失业管理服务,促进尽快就业创业。
⑤简化手续增便利。取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毕业生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两个环节”,延长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积极推进体检结果互认,使求职就业更便捷。
2.甘肃省级层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