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6月20日下午,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和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本市重点工作任务。会议听取并研究了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等事项,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深化履行工作职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高城市韧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双碳”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日,《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方案安排了7个方面28项任务措施,围绕“效率引领、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三方面,将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出北京贡献。到2030年,北京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深度解读
★理论原点
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2021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截至2022年9月,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关内容
工作原则。1.总体部署、分类施策。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和各方统筹。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明确既符合自身实际又满足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2.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准确认识碳达峰行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3.双轮驱动、两手发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4.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稳住存量,拓展增量,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着力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防止过度反应,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
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重点任务。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的讲话精神
国家速滑馆制冰技术世界领先,实现了低碳化、零排放。要发挥好这一项目的技术集成示范效应,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筹办备赛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已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集体学习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
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这方面要做好科学测算,制定可行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近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致信祝贺二〇二二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要突出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资源节约,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
要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要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做好国家重大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加强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衔接,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发挥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导向作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北京市能源消费特征及问题
北京市能源消费特征。①能源消费总量大。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约7 360×104 t标准煤,“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4%。②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较高。北京市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天然气、电力等为主的清洁能源占比超过64%。③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单位GDP能耗从2015年的1.69×104 t标准煤/(108美元)降至1.28×104 t标准煤/(108美元),年均下降8.2%,能源利用效率居全国首位。碳排放强度降低至2.52×104 t CO2/(108美元),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本地能源供应保障度低。北京市属于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城市,能源严重依赖外地供应,全市98%的能源供给需从外地调入,导致本地能源贡献较小,一旦外埠能源供应出现问题,会给全市能源供应带来较大影响。②外调煤电碳排放量高。北京市年碳排放总量约1.45×108 t。其中外调电力碳排放量为0.58×108 t,占比最高并达到40%。天然气和油品碳排放量相当,占比分别为30%和27%。不难看出,北京市外调电力仍以燃煤火电为主,且碳排放强度大,成为影响北京市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尽快减少外调煤电量,北京市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将会滞后。
★北京市碳达峰前期工作
1.强化系统设计,统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北京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转型的典范城市,优质能源占比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坚持首善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出台《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煤改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运行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给予补贴。近十年来,全市煤炭消费量由2012年的2179.6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不足150万吨,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25.2%下降到不足1.5%。压煤措施对PM2.5直接减排量贡献占五成以上、对SO2减排量贡献占八成以上。能源结构加速优化有力支撑了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显著改善。
2.强化重点突破,精准实现能源关键领域清洁转型
坚持去煤、提质、惠民,抓住重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21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绿色成为首都靓丽底色,人民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舒适。
去煤方面。先后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淘汰燃煤机组272.5万千瓦,新增燃气机组724.2万千瓦,实现本地电力生产清洁化。持续推进采暖、工业锅炉用煤清洁替代,实现31座新城集中供热中心、中心城区63座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累计完成3万多蒸吨燃煤锅炉清洁替代,基本实现城镇供暖和工业用煤清洁替代。同时,大力推动化解煤炭产能,全市600万吨煤炭产能全部退出,随着2019年大台煤矿关停,结束北京千年采煤史。
提质方面。突出分类推进,全面增强清洁能源设施能力建设。城乡供电能力持续提升,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电力设施建设,外受电通道达到13条28回,输电能力增加到3400万千瓦,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多源多向燃气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三种气源、七大通道”外送格局,2017年全市16个区全部连通管道天然气,天然气消费量从2012年的92.1亿立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189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撑了“煤改气”。基本实现城镇地区清洁供热,形成以四大燃气热电中心为主力热源、7座燃气尖峰锅炉作为辅助热源的1个中心大网以及若干个区域独立供热系统组成的供热格局,构成了以热电联产、燃气供热为主导,多种能源、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清洁供热体系。
惠民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能源结构调整,回归到生活,就是为了服务于民,让能源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完成全市130多万户农村居民实现“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安全取暖,采暖温度明显上升、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取暖炊事更加省时省力,使用更加安全放心。持续实施一批老旧小区供热管线及配电网消隐改造,惠及数十万户城乡居民。居民用能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通过压减燃煤、增强设施能力建设,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执行更为严格的燃气轮机、锅炉等排放地方标准,能源领域污染物显著下降,助力全市SO2平均浓度从2012年的2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微克/立方米。NO2从2012年的5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26微克/立方米。
3.强化绿色优先,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坚持内外齐抓、优势互补,大力发展本地和外调可再生能源,全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4.4%提高到2021年的10%以上,成功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承诺。
立足自身。结合北京本地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先后出台鼓励热泵、太阳能利用等绿色能源支持政策,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与城市重点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园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由2012年的5万千瓦增长到2021年的75万千瓦左右,热泵供热总面积由2012年的0.4亿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1.01亿平方米。冬奥场馆实现100%绿色电力覆盖,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0%。
借助外力。一手抓基地,支持市内能源企业走出去,在域外布局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一手促通道,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与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省区签订了一系列涉及电力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跨区域送电工程规划建设,增强域外绿色电力进京能力。全市外调绿电由2013年的7.2亿千瓦时大幅增加到2021年的180亿千瓦时以上,增长了24倍。
4.强化制度建设,推进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源刚性需求不断上升的形势下,把节能降耗作为减污降碳的源头措施,直接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在健全机制上,不断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三级双控”目标考核制度,落实分级管理责任,规范实施节能评估和节能监察,本市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202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21吨标准煤/万元(可比价),较2013年累计下降36%左右,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好水平。
在完善标准上,发布190多项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在27个行业试点开展能效领跑者活动,实现工业、大型公建、公共机构、农业等领域清洁生产全覆盖。
在科技引领上,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挥节能改造、余热回收等重大项目引领带动。投运太阳宫热电厂、方庄供热厂等余热回收项目,单位面积供热能耗进一步下降。
结合“清空计划”的实施,通过多年努力,目前本市能源结构已基本实现清洁转型,“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构建坚强韧性、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北京市开展碳达峰工作的背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深化落实首都功能定位,率先树立减量发展理念,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加强减污降碳协同,以大气污染治理为契机,大力度压减燃煤,推进能源清洁转型;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率先试点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经过多年努力,北京节能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2年分别累计下降48%和38%,碳效、能效水平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良好。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研究部署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