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9月27日,全省深入推进《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现场会在深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对前海开发开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就深入推进《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进行研究部署、推动落实。
二、深度解读
★数读前海
●2021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关区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增长20.3%。今年1—9月,实际使用外资37.9亿美元,增长23.2%;实际使用港资35.5亿美元,增长29.1%
●截至目前,前海合作区已在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领域,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2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
●2021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5家前海科技型企业上榜长城战略2021年独角兽榜单、占大湾区独角兽总估值40.7%
●2022年,在前海申报个税人数达96.5万人,人数同比增长29.7%,各类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倍增
●前海已拓展青年创业空间至13.9万平方米,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338家;高水平建设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200家金融机构,港资外资机构占三成
★前海做法
◎建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圳知识产权法庭等部门率先在新兴领域探索建立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行机制。包括打造“鸿蒙协同云平台”,设立“技术调查官”,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等。其中,“鸿蒙协同云平台”运行至今,协助执法部门侦办处置多起案件,如打击侵犯华为注册商标专有权的“有为行动”等。在审理有关侵权案件时,按获利金额3倍确定赔偿数额,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侵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前海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持续深入,深圳国际仲裁院发挥国际仲裁“跨境管辖”和“跨境执行”特殊作用,创新“新加坡调解+深圳仲裁”“香港调解+深圳仲裁”等跨境争议解决模式,联合10余家大湾区代表性争议解决机构共同制定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联合调解员名册》和《争议解决规则》。目前,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名册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覆盖,境外仲裁员达567名,占比超过36.7%,国际化比例全国领先。
解决“出入境、执业就业、停居留”等问题
为解决外籍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问题,前海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制定“前海外籍人才紧缺职业清单”,打造前海国际人才港,设立国际人才服务工作站等。
同时,前海破除国际人才流动壁垒,推动境外专业人才在深圳执业便利化改革,包括制定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放宽建筑领域执业限制和涉税领域执业限制等,发布《深圳市前海合作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和《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执业管理暂行办法》,针对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取消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的限制,取消须在税务师事务所占比不高于35%的人数限制,取消须在税务师事务所从业不低于180天的限制。
创新通关模式与国际船舶登记入级管理
2022年7月,蛇口邮轮母港在客运码头设置的旅客国际中转区正式通过验收,该中转区打通港澳高速客船与国际邮轮之间的中转通道,在符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下,港澳高速客船或国际邮轮旅客到达蛇口邮轮母港后,在中转区可快速办理中转手续后直接换乘,大大节约中转时间,提升中转体验。
2017年3月,“中国前海”船籍港获交通运输部批复设立,标志着前海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变为现实。深圳海事局围绕国际船舶登记入级、船员任职配套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包括放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实施范围,放开外国船舶检验机构资质,优化外籍船员任职程序,形成外籍船员在“中国前海”籍船舶上任职的管理制度等,进一步降低深圳国际船舶登记的准入门槛,便利外籍船员在中国籍船舶紧缺岗位任职,将吸引更多中资方便旗船舶与外资国际船舶来深登记,加快高端航运要素在深集聚。
此外,在“建立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方面,2022年9月,深圳市卫健委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在前海发布。该标准于2022年2月正式获国际医疗质量协会外部评审会(ISQuaEEA)国际标准认证,成为全国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
★前海经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的通知》,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新进展新成效进行梳理研究,形成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
要素市场化方面,建立土地联动高效审批机制、实施私募基金商事登记服务创新和全流程一体化监管、推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5条;科技创新方面,建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创新基层编制资源统筹管理、实行大科学计划全链条综合管理机制等6条;对外开放方面,建立跨境仲裁协作和国际仲裁合作新机制、创新口岸国际中转便捷通关模式、推动国际船舶登记入级管理集成创新等4条;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建立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建立急需药械准入和全流程监管新机制、打造气候项目市场化投融资服务新模式等3条。
★部委做法
◎海关总署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措施
一、发挥前海先行先试优势,推进深港规则对接
(一)支持前海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服务平台。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前海试点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挖掘与应用,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结合前海业务特色和区位优势,不断丰富完善应用场景,更好地促进前海合作区发展。试点深港“一单两报”,支持中新(深圳)跨境贸易数据国际互联互通项目,试点提单电子化,推动实现跨境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助力打造跨境贸易服务生态系统。
(二)开展深港两地规则制度“软联通”合作。推进“三智”合作加强深港规则制度“软联通”工作,支持与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共商共建两地工作沟通机制,推进深港两地监管规则和检测标准的衔接,试点“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支持前海建设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实施分类,采取风险识别、分析评估、风险等级研判及预警处置措施。
(三)推进自港进口的部分法检商品检验结果采信。充分利用香港检验检测资源,在前海率先试点对农产品、食品以外的部分法检商品检验实施采信,提升通关效率。
(四)拓展深港卫生检疫合作。推进海关健康申报信息纳入广东省“粤康码”、香港“港康码”转码范围,实现信息共享、结果互认、疫情联防。深化深港卫生检疫部门监管互助、结果互认,全面推广深港口岸往来旅客“一检双放”模式。
(五)支持科研用生物物质便利跨境流通。在生物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接香港生物物质进口许可管理制度,对已获得香港卫生署进口许可且用于科研的特殊物品,优先办理出入境卫生检疫审批,加快通关。
(六)推动深港酒类产品高效便捷流通。试点深港酒类“两地一检”模式,实现深港酒类产品一体化监管。建立全球主要葡萄酒产国及产区的溯源数据库,搭建以酒类质量鉴别研究平台为基础,集“检测、研究”为一体,服务大湾区的综合性、高端酒类研究和应用基地,打造酒类检测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