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全会强调,培育壮大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建设绿色矿业产业集群,推动建设粮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深度解读
(一)中央和国家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原则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
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有力支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使命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经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形成优质多样化的产业供给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高效的产业供给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要求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起优质高效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地缘政治因素和疫情冲击正在使全球产业分工加速向区域化、多元化方向调整。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最关键的“胜负手”。我国产业链整体上处于中低端,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把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我国产业体系虽然规模庞大、门类众多,但仍然存在不少“断点”和“堵点”。特别是我国产业发展面临外部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只有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补齐短板弱项,加长长板强项,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才能在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举措。现代化产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欧美日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先后历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功培育本国的现代化产业。而有些国家依靠资源优势曾短暂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最终都因没有现代化产业而“掉队”,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产业现代化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早在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目标。1964年,我国曾提出,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然后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我国不断推进产业现代化密不可分。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必须紧紧抓住产业现代化这个关键,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物质技术基础。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原则要求
①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总的目标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就要牢牢把实体经济抓在手里,坚决扭转“脱实向虚”倾向,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集聚发力,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②坚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用规划引导产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要搞好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增强方向感、引导性。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明确发展的优先序,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增强精准性、实效性。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对既定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稳扎稳打,分步推进,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统筹考虑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增强系统观念,注重各产业、各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协同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水平。
③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严格公平竞争审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持续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做法,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加快构建有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行业法规和部门规章,完善企业参与产业政策制定渠道,加强政策设计和实施方式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④坚持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和重要载体。要激发各类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强化企业的主导地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带动作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使广大民营企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力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大力培育对产业生态有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和对产业链节点有控制力的“单项冠军”企业。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⑤坚持把产业发展建立在科技支撑之上。科技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各国产业发展史表明,科技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产业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使产业发展有强大的科技支撑。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技术攻关,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新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鼓励企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着眼未来科技竞争前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率先突破,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
3.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①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我国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在全球分工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支撑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石,必须把这个优势巩固住、发挥好。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等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能够正常运转。
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先导性,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领国家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融合化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新型工业化的新趋势。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推动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增长引擎。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加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积极塑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孵化一批未来产业,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
③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占较大比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和优质高效服务的关键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专利、品牌、物流、法律、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要深化服务业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构建协同高效的现代服务业监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率。
④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促进生产效率提升,推动产业分工深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降低物流成本。要完善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大宗货物、集装箱物流网络,有序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推动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加强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大力发展货物多式联运。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发展现代邮政快递服务,推进快递进村入厂,构建国际快件运输网络,推动国际寄递服务便利化。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加快发展物联网,推进流通体系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培育发展物联网新兴服务业,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是新的时代特征,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要把握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加速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促进数据采集、挖掘、清洗、标注、存储、分析等形成完整供应链,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信息高效联通和开发利用。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和金融体系优势,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加强先进信息、科技、物流等支撑产业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二)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1.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什么?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弄清楚自己所具有的优势资源。
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当前,新疆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落实好总书记这一要求,对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实现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什么?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支撑,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新疆长期以来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政策优势和一代代建设者的接续奋斗,形成了现有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新疆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6.3%、33.2%和50.5%。新疆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以粮、棉、果、畜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不断提质增效;石油石化产业链不断延伸,非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南疆四地州形成一批消费电子生产、假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17年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2019年突破2亿人次,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2021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9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15.69亿元。
但也要看到,新疆经济发展中产业层次仍然较低,传统产业体量仍然较大,主要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链条短,质量、效益不高,实现“双碳”目标任务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虽保持较快增长,但两者占新疆工业比重不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等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如果延续传统发展方式,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新疆必须顺应产业变革以及市场变化的趋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迭代升级,破解新疆产业结构性矛盾,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引领支撑新疆产业向价值链更高环节攀升,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新疆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3.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对策措施——怎么办?
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新疆传统优势产业。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充分发挥新疆林草、棉花等特色优势,围绕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打响品牌知名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各类企业进入农产品生产、储运、加工、营销等各环节,培育壮大更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石油、化学、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在新疆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是自治区的当家产业,也是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要充分发挥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增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等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延链、补链、拓链、强链,促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推进葡萄酒、乳制品、马产业、民族医药等特色产业发展。加速培育新动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认真研究,做好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和项目推进各项工作,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
三是加快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充分发挥新疆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的独特价值,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对接人工智能、医养健康、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推动旅游与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加快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娱乐、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扎实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品质化。
四是强化核心要素支撑。发展核心技术,进行价值链升级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只有人力资本雄厚、创新能力强大,才能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位置的高端化。要加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激发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现代金融要素培育,发挥现代金融功能,降低企业信息和交易成本。树立数据资源观念,推进数据共享。建立起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率,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五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关系地区竞争力的关键。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回应市场主体关切,下大力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消除阻碍市场主体创新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素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三)自治区实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部署(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