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2.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4.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5.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6.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7.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8.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9.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0.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
11.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12.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13.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14.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15.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16.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17.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18.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19.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20.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