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省市遴选 > 热点精讲 > 【宁夏遴选·第53期】宁夏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

【宁夏遴选·第53期】宁夏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

2023-03-21| 来源:北辰遴选

一、背景链接

3月6日,区直机关文明型机关建设推进会在银川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深化文明型机关建设、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安排。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作出批示。


二、深度解读

★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基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标识。党的二十大站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时,把建成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建成文化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目标,突出强调其地位和作用。

建设文化强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中得出的重要结论。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而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建设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举足轻重。文化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之中,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党的二十大明确将“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未来五年间,我们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等。由此可见,建设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昌盛的社会主义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党总是结合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可见,建设文化强国一直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重要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的幸福不仅来自物质需要的满足,更来自比物质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多样化、立体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对文化产品质量、品位和风格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

建设文化强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的沉渣泛起,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仍将长期存在,有时会相当复杂、尖锐。这些因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才能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引领作用,从而推动文明相通、文化相融,拉紧各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纽带,才能更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环境和战略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环境和基础条件有清醒的认识,唯此才能对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文化强国目标有准确的把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底气。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坚定的文化自觉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党的二十大总结了新时代1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明确指出,新时代10年来,“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们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这一切,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可靠保障。

新时代文化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网络成为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总之,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保持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拓深我国文化发展的内容和进程,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展现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也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更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直面国际范围内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激烈竞争,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按照“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要求,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我们必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整体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表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自治区“十四五”期间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规划

(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方面: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为我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赋予新使命;国家做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为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新契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建设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实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拓展新空间;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文化旅游产业列入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为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

挑战方面:全区文化和旅游特色优势彰显不足,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充分,在发展理念、产品开发、产业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融合不足;文化和旅游区域发展不均衡,区域间、城乡间差距较大;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匹配不充足,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二)发展目标

文化事业实现繁荣发展。全区艺术创作水平持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品质化、发展均衡化、成果共享化、治理现代化稳步提升,文化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振奋人民群众精神、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产业实现壮大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多元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给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文化业态进一步丰富,文化消费日益增长。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

旅游业实现创新发展。旅游资源实现有效整合,旅游产品不断创新,推动黄河文化、星星故乡、酒庄休闲、红色主题、动感体验、长城遗址为代表的“六大品牌”实现创新发展。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中转站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功能和服务能级大幅提升,“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品牌形象不断扩大。到2025年,接待人数力争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

(三)发展定位

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保护黄河文化遗产,传承黄河文化基因,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围绕讲好黄河故事、展示宁夏形象,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搭建一批有品牌力的文化载体、建设一批有带动力的示范项目,使宁夏成为彰显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宁夏旅游环线,依托贯穿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地区“北部大环线”和环绕固原地区“南部小环线”,构建宁夏全域旅游联动发展新格局,实现以旅游业带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发展局面,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

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建设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塑造一批文化地标,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一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业态,优化供给,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点)。

(四)发展布局

1.优化文化发展布局

构建文化强区服务新格局。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培育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革命文化继承弘扬样板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形成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均衡协调的文化发展布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领域统筹创作规划,合理集聚和配置资源,扶持重大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历史题材创作,推出一批新时代精品力作。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构建“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机制长效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普惠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建立健全国家、自治区、市、县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发挥银川区位、资源、科教等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推进创意设计、数字文化、影视动漫、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博会展等产业发展。发挥中卫黄河、沙漠、枸杞等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副中心,促进中部文化产业快速崛起,重点推进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博会展、数字文化等产业发展。发挥固原红色资源、历史底蕴、生态环境等优势,打造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副中心,带动南部文化产业快速振兴,重点推进红色文化、丝路文化、乡村文化、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发展。发挥石嘴山工业遗产、沙漠、湿地、黄河等优势,重点推进工业遗产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影视创作等产业发展。发挥吴忠黄河、长城、红色、美食等优势,重点推进黄河文化、长城文化、餐饮文化、包装印刷等产业发展。依托黄河、长城、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城市间协调合作、协同创新,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引导传统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创新文化产品开发,加强文化品牌培育,构建体现“根和魂”的宁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带。

2.优化旅游业发展布局

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

一核。建设沿黄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核心区。依托沿黄地区文化和旅游要素密集、资源富集、人口聚集的优势,推动构建以银川为中心,石嘴山、吴忠为支撑,以县(区)为节点的沿黄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核心区。发挥银川首府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提升沿黄河地区文化旅游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品质,引领带动全区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两带。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提升沿黄景区景点、发展休闲体验新业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创建黄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融合生态景观、承载文化价值、富含人文底蕴的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带。建设贺兰山文化旅游带。以贺兰山东麓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基础,融合“一体两翼”(贺兰山东麓产区主体,中宁县、沙坡头区西南翼,红寺堡区、同心县东南翼)葡萄酒特色产业,整合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葡萄酒小镇、旅游景区、文化遗迹、生态景观等特色资源,优化发展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文化休闲体验、生态运动康养等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打造贺兰山东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中国最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带。

三片区。建设沙湖文化旅游片区。以沙湖旅游区为核心,拓展连接东部沙漠旅游资源和西部贺兰山旅游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沙漠湿地休闲旅游度假区,辐射带动银川北部和石嘴山地区旅游发展,促进片区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全面提升。建设沙坡头文化旅游片区。以沙坡头景区为核心,拓展连接香山生态文化体验区、中宁枸杞康养旅游体验区、海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全国黄河生态康养目的地,带动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旅游发展,促进片区休闲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全面提升。建设六盘山文化旅游片区。以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为核心,拓展连接六盘山周边区域,打造全国红色旅游新高地、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展示区域,辐射带动六盘山周边县(区)旅游发展,促进片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避暑度假、长城丝路文化体验游全面提升。

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科学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规律,着重将城乡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起来,保护城市文脉,挖掘乡村文化,以城带乡、以文化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乡情仍有归途,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增加城市文化底蕴,优化城市旅游休闲空间,开发城市特色景观,促进城市文化品位和旅游休闲品质提升。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将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着力把县域作为城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城市带动作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和旅游互融互促。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开发一批非遗小镇、特色文化和旅游名镇名村,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重点村。

4.促进地市特色发展。推动中心城市突出地域特色,实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产业发展态势。银川市围绕“丝路明珠·魅力银川”,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核心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文化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中国大西北旅游目的地。石嘴山市围绕“神奇宁夏川·活力石嘴山”,做足生态和工业文化两篇文章,建设创新型山水园林城市。吴忠市围绕“黄河金岸·水韵吴忠”,打造黄河金岸亮丽生态城市、特色美食和健康休闲城市。固原市围绕“天高云淡六盘山”,打造西北地区知名的避暑康养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建设生态园林和文化旅游城市。中卫市围绕“沙漠水城·云天中卫”,创新大漠星空、度假康养业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表述

打造文化兴盛沃土。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开展重大主题、发展成就、先进典型宣传,讲好宁夏故事、展示宁夏形象,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施文明创建扩面提质工程,倡导移风易俗,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市县区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乡镇数字影院、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完善文艺创作引导激励机制,加强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岩画等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长城、长征、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文化需求。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8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8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8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8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8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8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8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8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8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8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