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好文天天读 > 好文天天读 > 0421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0421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3-04-21| 来源:北辰遴选

议论文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近年来,从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从跟跑参与到领跑开拓,从重点领域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建成了“中国天眼”FAST、稳态强磁场装置、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在量子计算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方面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唯有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做到抢占先机、勇立潮头。“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回顾非凡十年,我们能够在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逆势而上,在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下自信从容,正是因为对趋势性问题保持前瞻性和预见性,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面对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另一方面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维护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把握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位居世界第一,引领全球绿色发展;面对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能够在把握变化中先声夺人,在面对挑战时应对裕如。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要求我们处理好战略和策略的关系。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既从战略上具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从策略上具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我们才能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新征程上,我们更要用好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的方法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更多前瞻性研判,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有更多预见性认知,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不断发现新苗头、解决新问题、战胜新挑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以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把握大趋势,以思则有备的自觉主动下好“先手棋”,就一定能在乱云飞渡中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占据事业发展的制高点。

谭日辉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1日   第 04 版)

 

以高质量发展把握战略主动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日趋复杂,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升,多边贸易体制遭受冲击,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们只有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

  以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如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同时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必将在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力有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以高质量发展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同时,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此外,一些西方国家近年来对我国科技发展进行无理打压,阻碍正常的国际交流合作,限制对我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才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以高质量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把住了发展大势。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总体可控,发展的安全性不断增强。同时,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就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村人口老龄化、缺人才、留不住人等问题,是目前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培育特色农业,还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发展农业、振兴乡村,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农业职业经理人,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为农业农村发展打下深厚的根基。

  乡村振兴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人才与科技助力解决。近年来,人才与科技的有效结合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特别是高校与科研机构自觉践行责任担当,把乡村振兴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服务社会的战略要地,把科技创新植入乡村振兴的沃土,以人才活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比如,清华大学与云南省南涧县结成对子,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助力南涧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并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发起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启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等举措,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让青年人才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就自我。

  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人才的助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关键。扩大乡村产业规模,要从提高品种、品质、品牌水平入手,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做好“土特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也需要熟悉土地、热爱土地的本土人才,更需要敢于创新、眼界开阔的“新农人”。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今年全国两会,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全国人大代表魏巧。魏巧和爱人一个是土壤学硕士,一个是农学博士。2017年,二人辞去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的工作,回到镇江从事农业生产,建立起了2万多亩数字化管理的智慧农场。如今,越来越多像魏巧一样的“新农人”用知识、技术、技能改变着乡村的面貌,成为带动产业振兴的关键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我们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来思考谋划壮大乡村支柱产业,不断优化乡村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服务农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更加强大的人才力量,希望的田野必将更加充满希望!

  (作者:李玉滑)《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1日 02版)

 

策论文

以高质量发展开创未来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一定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不同区域之间腾挪与错位发展空间,经济发展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强优势。展望未来,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作为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不断提高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水平;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不断取得新进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展望未来,着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将形成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建设制造强国。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展望未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品和产业的复杂程度和全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展望未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有利于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数字经济将交易服务转移到虚拟空间,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采取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绿色发展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展望未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更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进一步提升我国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展望未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国将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贸易强国建设将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理论知识

增强发扬彻底自我革命精神的实践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理论上的清醒能够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自我革命能够让我们这个百年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回答好这个问题,有利于增强发扬彻底自我革命精神的实践自觉。

  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是党具有自我革命精神的根源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同志提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的特质,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经常审视自己,遇到问题不回避,有缺点敢承认并及时纠正。新时代新征程,要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好“六个如何始终”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守住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利益的立场,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回顾中国封建王朝兴衰更替、世界政治舞台上一些大党老党衰落垮台的历史教训,一个共同之处在于他们不敢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之不同,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有决心和能力改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能够正视一个时期以来作风问题的严重性,反腐败斗争才实现了由“压倒性态势还未形成”到“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转变;正是因为敢于正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的问题才得以根本扭转;等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无论什么时候,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怕就怕对问题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结果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本身就是要对着问题去的,就是要革除那些有碍于顺应时代潮流和形势任务变化的思想桎梏,革除那些有碍于发挥党的先进性的种种不正之风。

  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确保党的自我革命蹄疾步稳。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党的自我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高瞻远瞩,又见微知著,既进行战略规划,又解决现实问题。其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敢于斗争,彰显的是精神;善于斗争,体现的是智慧。从直面“七个有之”问题到反腐败斗争永远吹冲锋号,从“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到“深化标本兼治”再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都是这种精神和智慧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生动体现。当前,党的建设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增强敢于斗争的勇气、善于斗争的智慧,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应对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其二,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正视问题的自觉和未雨绸缪的忧患,增强了战略主动。我们不能因为取得的成绩松弛懈怠,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失去了革命精神,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其三,不搞“毕其功于一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指望泛泛抓一抓或者集中火力打几个战役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我们党不搞“贪大求全”,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强调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担当,破解全面从严治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保障自我革命战略部署上下贯通。缺少有力的执行机制,再好的举措也不能发挥应有效能。从革命时期努力“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将这一任务称为“伟大的工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系列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的成功出台和有效执行,都离不开完善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在严密的组织体系内,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等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共同保障了中央政令畅通和基层实际下情上达。第一,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具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保障全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二,如何防止“中梗阻”,是决定党的自我革命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地方组织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是可以做选择、搞变通而是必须坚决执行,不是简单机械而是认真负责执行,不是过分依赖而是积极主动作为。第三,在组织体系内,基层组织是“神经末梢”,广大群众对自我革命措施、进展、成效等的态度、情绪、意见,基层组织会常态化地感知、收集、整理,并向上级党组织反馈。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过基层组织的大量工作,党的政策、主张能够转化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实际行动。

  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保证。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关键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贯彻落实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路灯,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对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以慎独之法自律。严格党纪国法,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第二,以担当之举律他。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健康工作关系、同志关系、官商关系等方面带好头、尽好责。第三,以敬畏之心接受他律。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之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

  (作者:杨云成,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1日 11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9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9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9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9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9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9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9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9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51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9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9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