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大食物观”为湖南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一条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做优一桌湖南饭”指明了方向。本热点不仅要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去掌握,还要结合湖南“一县一特、一特一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知识点,立足于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深化思考,了解湖南发展精细农业的优势、问题、对策等。
一、背景链接
5月16日至17日,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率调研组在长沙、湘潭、岳阳等地,围绕“湘菜产业发展情况”课题进行调研。李微微指出,在中国餐饮菜系中,湘菜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要在种业、原料基地、加工、餐桌等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行动,挖掘湘菜文化内涵,推动湘菜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湘菜产业。省政协要持续助力,为“做优做香湖南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二、深度解读
★“大食物观”解读
从粮食到食物,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从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到“缺了哪样都不行”,关键词的变化折射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反映了国家食物保障和供给能力提升的现实,彰显了一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种认识的全新食物理念。
——历史沿革
1990年,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就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在人才工作领域举行的最高规格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也发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
——树立“大食物观”
“大食物观”,基础是粮食,关键是要促进多元化食物的均衡发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社稷之本,是其他食物安全的保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明确指出,要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必须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2021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足以表明,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固。但保障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不能仅强调主粮安全,还要着眼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关注农林牧副渔业的均衡发展,让“中国饭碗”里装的食物更加丰富、更加可口、更加诱人,让中国人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
“大食物观”,表象是饭碗,本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发展。延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友好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食物观”紧密联系“食物观”与“生态观”,将农林山河湖草视为大自然生态共同体,强调人类万物共生共存,注重科技研发与运用,关注绿色与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在不破坏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面向整个自然生态资源,包括耕地、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等,全方位开发并获取粮食资源,不仅确保“中国饭碗装中国粮”,而且改变以往仅依靠耕地种植、畜牧养殖的传统粮食来源方式,推动食物来源多元化发展,旨在回应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生态优美,绿色长存。
“大食物观”,重点是粮食安全,根本是食物安全。传统的“粮食观”主要关注吃得饱,而“大食物观”不仅关注数量充足,更加强调膳食均衡搭配,确保人民健康饮食。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不仅折射出人民群众对食物“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追求变化,而且体现了食物供给侧和需求侧两大方面的变化,拓展了传统粮食的边界,引导单一化的粮食生产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粮食安全”一词也被拓展成为“食物安全”。同时,“大食物观”的食物多元化需求,能有效分散主粮风险,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稳天下安。
★落实“大食物观”,做优“一桌湖南饭”
——独特优势
湖南地理地貌是“七山二水一分田”,长期以来形成了农业生产与饮食多元结构的历史传统,呈现农业发展区域差异性与发展路径多元性的双重特征。
多特色产品的地理优势。湖南既有生态优良的湘西大山区与地形复杂的湘中湘南丘陵、盆地,也有湘北的大江、大湖平原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带,光、热、水资源优越,不仅具有生产优良独特农产品的天然条件,而且具有发展山地农业、林下农业、水域农业等多种农业形态的良好条件。
多品种繁育的农业科技优势。湖南涌现了水稻院士、鱼院士、油菜院士、养猪院士、辣椒院士、茶院士、果树院士等8名院士,在多个领域居世界或国内领先地位;拥有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农业创新平台39家,特别是以岳麓山种业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现代种业高地,正不断提升湖南农业科技优势。
多业态融合的湘菜品牌优势。湖南独特地理环境及气候、文化因素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地域饮食特色,使湘菜成为有着上千年历史渊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湖南饭”已拥有4000多种菜肴、300多道名菜,随着湘菜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日益成为餐饮、旅游、文化等多业态融合的支柱产业。
多元化结构的农业生产优势。湖南地理环境复杂,使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类别的农产品,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地域也具有不同的品质,形成了长株潭都市农业区、环洞庭湖农业区、湘中南丘岗农业区、大湘西山地生态农业区等各具特色的多元结构与区域分工,形成涵盖山水林田湖的粮、油、茶、烟叶、菜、菌、果、药、畜禽、水产等多样性的“立体式”农产品结构。
——现实问题
尽管湖南落实“大食物观”有诸多优势,但结构性矛盾成为湖南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
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一些农产品相似度较高,区域差异优势不明显,柑橘、茶叶、黄桃“遍地开花”,区域主导产业结构同质化的问题突出,陷入农产品市场品牌特色竞争少而价格竞争多的困境。
农产品的品质结构明显失衡。长期以来农业的发展是“以量取胜”为主导,导致中高端农产品供不应求,低端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果蔬水产等方面的农产品滞销情况在湖南连年发生,甚至出现区域性滞销。
推进绿色转型面临长期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而随着农家肥逐渐“一粪难求”,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难度不小,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超负荷经营,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鲜活产品的冷链物流严重滞后。湖南农产品绝大多数属于鲜活农产品,不仅具有产品量大、品类繁杂、保鲜保质期短等特点,还存在季节性集中上市和分散性需求的供需矛盾。而湖南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不足,冷链设施分布不均,冷链物流成本过高,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导致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在出产期集中上市时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在非出产期产品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