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4月26日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王浩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做好政策平台技术人才“四篇文章”,全面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高水平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做好政策平台技术人才“四篇文章”,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大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深度解析
★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世界百年变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加激荡,地缘政治紧张,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大国竞争博弈在科技领域明显增强。地缘政治摩擦凸显了技术依赖的安全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暴露了全球供应链风险。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科技的战略独立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国家发展和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各国纷纷强化前沿技术领域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抢占大国竞争的科技制高点。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在大变局中找准发展领域、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方法,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这历来是重要而关键的选择,甚至是不二选择。只有把我国科技发展建立在自立自强的牢固根基之上,才能增强应对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以自立自强的能力铸牢民族复兴的基石。
科技自立自强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赢得发展先机的战略抉择。国家之争就是实力之争,根本是生产力之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一个国家一旦在某个科技领域领先或落后,就可能发生竞争位势的根本性变化。近代以来,我国曾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为落后挨打的对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错失了发展良机,教训极其深刻。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量子科学、脑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持续突破,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全面渗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人机物多元融合世界加速到来。抗疫药物、基因编辑等生命健康技术不断突破,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蓬勃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加紧部署重大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努力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先机。深度参与并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是我国未来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巅掌握主动权、占据制高点,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重点突破与全面部署的关系、近期工作与长远谋划的关系,分析研判重大前沿方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下好前沿科技创新的先手棋,以“非对称”的策略加快在前沿领域“换道超车”,加快构筑先发优势。
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之需。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现实需求。只有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才能真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型增长。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位置,也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大批涉及科技改革发展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确定了科技改革发展各项重大部署、重点任务,这些都是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需要聚焦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充分听取一线科研人员意见,切实为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提供精准服务,更加突出重大研发任务落实,打好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更加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抓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更加突出改革攻坚,重点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科技评价、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方面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更加突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重点推进战略科学家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更加突出开放创新生态,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提出新举措。在效果上要做到落地有声,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上见成效,在应对三重压力上见成效,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见成效,有力支撑国家发展与安全。
★科技强国建设的现状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任务落实落地。国家实验室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效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创新体系。统筹推进科技改革任务,出台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深化院士制度和科技激励机制改革。探索项目管理改革,实施“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青年科学家项目等新机制。完成科技进步法修订,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
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攻坚突破。制定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基础研究活动、主体、评价、生态、规划等不断改进完善,支持强度不断加大,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连续三年超过6%,布局建设5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成运行稳态强磁场、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在量子计算原型机、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纳米限域催化、体细胞克隆猴、凯勒几何核心猜想等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突破。在量子保密通信、新一代超高强度钢、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人工合成淀粉、高性能碳基CMOS集成电路等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创新高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现代产业创新发展,健全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持续推动落实科技成果等级制度、强化技术市场监测服务体系,加强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动态管理。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进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会同金融主管部门强化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推动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及试点工作的落实落地。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产业规模均居全球第一。人工智能产业跻身世界前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样车成功下线。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更加凸显。国家高新区集聚了约全国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了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人才供给;营业收入预计超过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 左右,利润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左右,已逐步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推动科技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有力支撑民生福祉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推出更多惠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围绕疫苗、药物、检测试剂、动物模型、病毒科学溯源等五大方向持续开展科研攻关,29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16个疫苗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4个疫苗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获批国内紧急使用,2个疫苗获批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首款中和抗体有效药物获批上市。多款检测试剂全球领先。建立了变异株感染动物模型。保障粮食安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杨凌农高区抗旱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超过1亿亩,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科技成果支撑10万多亩盐碱地变为“吨粮田”。水稻、玉米、大豆等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农作物良种增产贡献率超过45%。90余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支撑绿色低碳发展,启动实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20多个碳中和科技重点专项。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先进煤电技术,引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力度不断加大,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科技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
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人才工程,改革完善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基础研究人员、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企业内科研人才队伍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冒尖”,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通过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300余个。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方式,探索科研人才培养新机制,赋予用人单位和领军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制定分类评价规范标准。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国际人才吸引力明显提升,累计发放118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稳步推进国家引才引智平台建设,促进各领域、各层级国际人才交流活动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创新创业,每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近60万人。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取得重要进展。
优化开放创新生态,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领域和空间。持续推动政府间科技合作有序开展,与160多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加入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高质量举办中俄科技创新年,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向开闭幕式致“双贺信”。推动中美抗疫科研、清洁能源系列交流,推动中欧科技创新合作路线图谈判,与欧盟及欧洲多国开展抗疫联合资助。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开展发展中国家技术线上培训,全面启动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围绕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气候变化、空间、健康、能源、农业等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入重大工程安装阶段,我国正式成为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成员国。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对港澳开放相关政策,推动港澳科研院所、高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首次对港澳开放,香港专家首次加入项目专家组。
★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对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建立完善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为我国科技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两个维护”真正体现到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握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全面推进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创新策源能力,加快落实基础研究十年规划重点任务。强化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的长期稳定支持。推动科研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科技资源库建设,支持高端科学仪器、科研试剂自主研发。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加快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仪器设备等瓶颈制约,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实施重点专项,以重大预期成果为牵引,加强体系化、集群式部署。加快实施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已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力争早出成果。完善颠覆性技术发现机制。关注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前沿问题,由行业出题形成榜单,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和技术挑战赛,综合发现遴选一批颠覆性技术项目。
突出强化改革攻坚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国家队作用。推进战略科技力量与战略人才力量、战略科技任务一体化配置。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优化项目形成机制,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全面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新要求,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深化科技评价奖励改革。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升级版。加快落实自主权改革措施。完善新型研发机构信息服务平台。深入实施转变作风改进学风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深化统筹部署、分工负责、央地联动、协同共治的科技监督体系。落实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强化科技领域依法行政。
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在重点领域依托科技领军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鼓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推动在更多企业布局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健全企业出题、政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重大科技项目凝练机制。推进科技型创新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创新创业。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加快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普惠政策,延长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周期。
增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成效。加强数字技术研发,打造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赋能重点产业,高质量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科研攻关。强化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加强疫苗和药物研发,做好病毒变异科技应对。开展常见多发病和传染病防治研究。发布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及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部署低碳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科技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长三角高新区工业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行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行动。围绕耕地和种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160个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全覆盖。实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动态管理。加快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新布局一批农业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增长极。加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统筹布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化部省会商机制,谋划推动地方科技工作的重大抓手。促进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发布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推动出台自创区新一批试点政策。加强自创区和自贸区联动,促进融通互惠。优化高新区建设布局,稳步推进省级高新区“以升促建”,推动补链强链和绿色转型。促进高新区东西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区域协同。
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发现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探索建立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管理机制,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基地、计划项目等,加强交叉融合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壮大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创新实践中担当重任。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减负”专项行动,推进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落地见效。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流程,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为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用好人才创造条件。
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格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行动,推进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提质升级,发挥中外创新对话、科技伙伴计划高层引领作用,积极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发挥双多边平台和驻外科技力量作用,持续拓展合作新空间。强化全方位多主体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国际民间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升级版。推动“创新丝绸之路”建设,拓展和丰富合作内容,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互联互通。加大支持优秀青年学者交流力度。高质量建设联合实验室,探索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快推进我国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和地球观测组织(GEO)等合作。开展科技抗疫国际合作行动。继续做好对外科技援助。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加强国际科技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支撑高水平开放合作。
★我国最新科技人才政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022年4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会议指出,科技激励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对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作用。要激励科技人员坚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自觉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担当作为、贡献力量。要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重点奖励那些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安全等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团队和人员。要创新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机制,保障科技人员科研工作时间,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激励,敢于给年轻人担纲大任的机会,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健全科研经费稳定支持机制,持之以恒支持科研人员在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方向上“十年磨一剑”。要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编制《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要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会议强调,要坚持重点布局、梯次推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高标准,努力打造成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要把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培养上,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和保障。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主体责任,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统筹推进人才工作重大举措落地生效,积极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排忧解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2022年4月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开展科技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加强各级科技管理干部学法用法。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将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推进法治建设情况列入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引导广大科技管理干部学法用法,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察科技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科研人员学法用法。面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社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等的科研人员,大力宣传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科技法律法规,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特别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等重点内容。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的法治意识,促进科研人员严守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2022年4月8日,交通运输部、科技部发布《“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提出,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实施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进科教、产教融合,增强科研骨干跨领域、跨学科交叉合作和创新链组合能力。支持高校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综合交通运输、前沿交叉等领域学科和专业设置。推动科研院所依法依规实施章程管理,鼓励科研院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决定经费使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职称评审及合理流动等内部管理事务。鼓励事业单位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试点实施交通运输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促进科技人才流动,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试点实施人员编制备案制。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要求
2022年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产生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总书记要求加快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一是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二是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三是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领域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一是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是优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
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科技成果不仅要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还要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只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二是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浙江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
进一步明确科技强省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落实政策、创新政策、整合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快速兑现、精准发力,确保上半年大头落地,让更多财政资金为创造性活动服务。二要建好用好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科创平台,确保既服务“国之大者”、国家战略,体现浙江担当;又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战略支撑。三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攻关体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圈,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四要把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作为科技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水平招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第一资源、战略资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