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7月20日,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市委书记、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强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部署要求,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着力锻造高能级创新主体、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构建高效能治理体系,努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度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树立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的激励导向,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各展其能、各尽其才。
——2022年4月19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的讲话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一,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就我国创新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提供了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源泉,提供了最基本的创新方式,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空间。历史上的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生产组织和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第二,科技创新是统筹平衡的关键。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协调问题。这其中,科技创新是提高发展协调性、平衡性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科技知识在区域间的扩散、促进区域间科技协同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形成协同高效的区域科技创新分工体系,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科技创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钥匙。科技创新尤其是与环境治理相关的绿色技术创新,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存在一个平衡稳增长与碳减排之间关系的权衡问题,绿色技术创新既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又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有助于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
第四,科技创新对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来说,科技自立自强好比是“撬动地球”的支点,唯有这个支点坚强有力,国内大循环才能立得起来。同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需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在价值链上实现这样的跃迁,最重要的是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中国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竞争力。
第五,科技创新是共同富裕的杠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不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分好“蛋糕”。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做大“蛋糕”,为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创造条件。推进科技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技能水平,这就能够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重点
一是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虽然科技发展事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人才流失、结构畸形,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要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明确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入手。
二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保障、激励、服务作用,政府应坚持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导向;要充分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科研院所的原创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引领作用;要集聚创新优势,通过组建“互联网+”联盟、高端芯片联盟等创新联合体,加强企业在战略、技术、标准、市场之间的沟通协作,协同创新攻关。
三是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实践”的快速有效转化是体现一个国家创新实力的重点所在,而我国长期存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问题。要尽快制定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努力构建创新成果的市场评价机制,打破阻碍创新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藩篱。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紧紧抓牢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机遇,向绿色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的制造业发展方向迈进,逐步实现“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
★上海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则
使命导向。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和部署,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任务部署,集合优势力量,力争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策源驱动。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和配置为关键,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稳步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快实现从无到有的基础性、理论性科学突破,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源头理论支撑。
赋能发展。以科技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催生新发展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放融通。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视野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功能,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融通,着力推动制度型开放,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重要枢纽,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022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
聚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支撑。着力做强科技创新引擎。聚焦基础学科、战略导向领域,健全面向基础研究重点团队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积极参与、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布局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激发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深入推进长三角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揭榜挂帅”等攻关机制。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扩大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覆盖面,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上海科技创新会议精神
2022年7月20日,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市委书记李强主持会议并强调,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着力锻造高能级创新主体、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构建高效能治理体系,努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要加强制度供给、加大资源支持,促进各类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级,更好实现力量整合、放大协同创新效应。全力抓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在沪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要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整体提升能力水平,全面增强创新效能。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在资金使用、人员聘用、绩效评价等方面加大创新突破。用好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综合优势,着力完善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大力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帅才、青年英才。
会议指出,要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持续产出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依靠科技引领抢占新赛道,以新兴技术群突破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战略引领型项目,挖掘培育一批技术底座型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区域发展增长极,全力提升重点区域创新浓度。持续强化科技抗疫,加快新冠药物和疫苗研发。
会议指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更好实现创新效能的全面提升。持续抓深改革攻坚,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等机制。持续抓实创新协同,全面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发起和参与更多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持续抓好科技安全,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让科技创新更好惠及人民。
★上海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对策措施
一是提高原始创新水平。在前沿优势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在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争取成为世界领跑者,加速形成科学发现新高地。
二是提升技术创新能级。提升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能力,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势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促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显现,创新型经济发展活跃,力争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四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规模性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合理规划创新空间布局,不断提升创新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实战应用
例题1:请结合材料,以上海市科协的名义起草一份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要求:格式规范,逻辑清晰,1200字左右,20分。
【参考作答】
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
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区科协、园区科协、企业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上海科协决定于2022年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后,在上海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献上诚挚的节日祝福,增强科技工作者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二、活动时间
2022年5月中旬-6月上旬
三、目标成效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与科技活动周联动,将5月打造为科技工作者的节日。服务疫情防控大局,鼓励以多种方式开展特色活动,重点培育线上精品活动。广泛宣传展现科技工作者风采,增强科技工作者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强化与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扩大联系服务覆盖面,切实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四、主要活动
(一)“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活动。发动引导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以录制短视频形式表达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期待,通过各媒体平台推送宣传,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二)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联动重点活动。组织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时注重和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相结合。组织网络科普大V座谈会,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科普,强化优质网络科普资源供给,正向引导网络科普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