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进”只意味着得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承担更大的责任;“退”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一份应有的事业和价值。然而在年轻干部奋勇前进的同时,有些“二线”干部,却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想法,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闲暇之余,我们的“老”干部能否自问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不少原来在一线领导岗位上的领导干部退居幕后,成为所谓的“二线干部”,这是换届选举中的正常现象,也符合干部人事制度变革规律,领导干部退岗只是政治生命中的转乘站,党员干部退岗退的是职务而不是党籍,共产党员的政治觉悟不能退,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不能退,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形象不能退。正确对待岗位变动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胸襟气度,也直接关系到换届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古人云:“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其实,四五十岁的“二线干部”正是智慧、经历和阅历日臻完善和丰富的时期,他们大都有二、三十年的工作经历,先后在多个岗位、多个领域工作过,还有很多干部有长期在基层一线积累的丰富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复杂性事件,如果不注重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把他们当成编外人员长期不管,放任自流,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也是干部管理上的一种缺失,还会影响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发挥“二线干部”的余热,能够做到“退”有所为。“退二线”干部仍是在编在职的干部,组织上要一视同仁,善于引导激发“二线干部”的再创业青春、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为发挥余热提供舞台,严格管理,经常教育,采取工作需要、本人意愿与专业特长相结合的办法,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其单位特点、个人经历、能力特长、身体状况,为他们安排适当工作,当好重大事项参谋员、紧急情况调处员、监督考核调研员、年轻干部帮带员,真正做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建议从事组织工作的同志们能够潜心研究这些现实问题,让上去的下去的人都能有好平台、好岗位、好作为。